旧世界的歌台争霸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文│王振春
图│档案照
歌台,是时代产物,本地的歌台文化可追溯至上世纪的40年代,50年代进入全盛期,70年代逐渐式微。新一代对歌台的了解,应该是将之视为每年中元节的庆祝活动,然而曾经风光过的歌台,可不仅仅是庆祝“鬼节”而已。
战后的第一家歌台
仙乐歌台是新加坡的老祖宗,它是第一家战后歌台,成立于1946年。仙乐的老板是杨佩云,歌台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懂。仙乐当时有四个名气响当当的女歌星,第一个是老板杨佩云,其余三人是陈美光、白凤和林兰。已故的歌坛元老白言,著名谐剧艺人关新艺,都曾在仙乐歌台表演。
1950年,仙乐因为人事关系,在歌星一个个跳槽后结束,杨佩云虽然精明能干,交际手腕一流,也无法挽救仙乐王朝。仙乐一倒,本地的歌台业,便进入“夜花园”时代。
仙乐倒台后,歌台业在新加坡,如雨后春笋,一家开了又一家,可说独步天下。尤其1953年,韩战爆发,胶价大起,人人口袋有钱,晚上的消闲节目不多,夜间最好的享受,便是到歌台听歌。
那年头,歌台的生意一枝独秀。小市民放工后,个个抢着跑歌台、霸位子。一张小小的桌子,围坐几人,汽水一瓶一块钱,如果喜欢,再添几毛钱花生或瓜子,便可悠哉闲哉地翘起二郎腿,听台上的歌手唱周璇时代的歌曲,如《五块钱》《打是疼你骂是爱》《三人行》等。
歌台的歌曲,有些是打情骂俏如《打是疼你骂是爱》,有个非常鬼马的男歌星李苏,人称“阎罗王”,唱到打是疼你骂是爱时,常挨女歌星掌掴,那张脸长期被打,但他却不在意,因为掴得越重,台下的笑声也越多。
李苏也擅长唱一些诙谐、油腔滑调的粤语歌曲,好比《青梅竹马》《点解我中意你》《赌仔自叹》等,从他口里唱出,表情十足,赢得许多掌声。后来年纪大了无法在歌台表演,为了生活,在芽笼一带的餐馆替人洗碗盘。那年代的歌星,除了王沙、野峰、上官流云等老来生活不错外,很多晚景都不好。
歌台兴旺,带动游艺场的生意,进去游艺场,门票一毛钱。游艺场热闹,歌台的功劳很大。
游艺场内的歌台
那时新加坡有三个世界游艺场:新世界、大世界和快乐世界。每个“世界”,都有几个歌台。新世界有满江红,凤凤、香格里拉;大世界有夜花园、桃花江、百乐门;快乐世界有快乐天、玫瑰林等等。歌台虽然多,倒闭的也不少。但这个倒了,马上有人接手,好像打不死,换了老板,换个招牌,依然夜夜笙歌。
新加坡的歌台业,从战后杨佩云的仙乐歌台算起,经历20多年,到新生歌台时已油尽灯枯,最终走进历史。歌台行业的黄金时代是韩战那几年,中美朝鲜战场打得你死我活,新加坡则拜胶价大起之赐,歌台夜夜爆满,一片繁荣。
韩战结束后,大批战前来自中国歌舞团的团员,留在新加坡打天下,加入歌台行业,个个能编能导能演,如路丁、马骏、白言、叶青、熊莉莉等,歌台有了这些生力军,如虎添翼,生意门庭若市。
那时的歌台,节目都很健康,每晚有话剧演出,如《祥林嫂》《夜店》《雷雨》《原野》《十字街头》等,吸引了很多文教界人士去观赏,学校假期时家长也带孩子去看演出。路丁、白言和冯翔等的相声演出,也大有看头。这些,都是昔日歌台的健康表演。
后来,黄色文化侵蚀歌台,脱衣舞走入三个世界游艺场,这股歪风有如秋风扫狂叶,把走健康路线的歌台打得一败涂地。脱衣舞走进歌台,流失了大批文教界的观众,家长也不带孩子来歌台了,只有爱看脱衣舞的人士偷偷来看。
歌台为了生存,只好随波逐流,有一两个标榜反黄的歌台,与脱衣舞划清界线,坚持表演健康节目,结果没几天便关门大吉。歌台一时变成了搞脱衣舞的天下,报上的歌台广告,也离不开性感、肉感这类字眼。原本真正唱歌的艺人,空有好嗓子却无用武之地,只好靠边站 ,看脱衣舞女郎的脸色吃饭。
当时最出名的脱衣舞娘是陈惠珍,她最大胆的表演是斗大蟒蛇,有时还请台下的观众上台帮她宽衣解带。然后跟着音乐,摆出各种性感动作,与蛇共舞,甚至把大蟒蛇缠在身上。
1959年自治邦成立,行动党上台,首先便是大力取缔黄色文化,一间间小报被关闭,脱衣舞当然也封禁,以前健康的歌台想东山再起,力挽狂澜于既倒,但元气大伤,挽救无力,到60年代末,只剩下金露华和新生歌台,可最后也走入历史。
歌台的最后岁月
新生歌台创办于1959年,老板大多数是海南人,曾有过10年的风光,1970年结业后,三个世界游艺场,生意也随着一落千丈,苦苦挣扎到1980 年代,也先后结束。
新生歌台在最风光的岁月,为庆祝台庆想出“四大金刚”的噱头,轰动一时。四大金刚是秦淮、魏民、朱江和冯冲,唱的是文艺歌曲。另一方面,他们原本对歌台有成见,担心到歌台表演会被人嘲笑他们晚节不保,爱钱爱到出面,但四人几轮商讨后,认为身正不怕日影斜,决定放胆唱歌台。
秦淮说,四大金刚一连几晚,演出关新艺编导的《夜半歌声》。戏里,魏民演被军阀毁容的宋丹萍,唱《夜半歌声》,秦淮演歌舞团的年轻演员孙小鷗,唱《热血》和《我在你左右》,都是健康的歌曲,没有“靡靡之音”,四大金刚进军歌台,不但没有吓跑观众,倒是吸引了一批爱听文艺歌曲的歌迷捧场。
新生歌台还有一件“轰动”的事,1959年开幕不久,被政府封了七天。原因是台上有个两男争一女的歌剧,三人拉拉扯扯,不知怎地,女歌星的裙子拉落了一半,一时春光乍泄,有人向政府部门举报,新生歌台高声喊冤,但不管如何喊冤都白费力气,只好接受处罚。
艺人大本营
1963年,艺人公会成立。公会主席符舒云是新生歌台的台柱和老板,副主席野峰和郜小丽,秘书王沙,副秘书窦金怀等,都是新生歌台的人。其他歌台的艺人,下了班也常往新生歌台跑。所以,新生歌台是艺人的大本营。
关新艺是新生歌台的中文秘书,写了这首台歌:“我爱新生台,你爱新生台,新生歌台人人爱,你来他来大家来”,那时的歌星,不管是哪个歌台的都会唱,新生歌台的声势可见一斑。
歌台多小报也多
1950年代,歌台多小报也多,有些歌台像蜻蜓点水,办没多久便关门,小报也是,出版几个月便结束。寿命最久也最出名的《夜灯报》,创刊于1949年9月10日,1959年停刊,办了10年。
歌台和小报,像一对难兄难弟,谁都离不开谁。歌台的歌星需要小报吹捧,小报需要歌台的花边新闻。1959年,歌台和小报在扫黄行动下最先遭殃,歌台一间间关门,小报也一间间走人历史。有个主编在大选成绩刚揭晓,便马上收拾行李溜之大吉,跑到吉隆坡继续办报。
那时的小报有《欢乐报》(1948-1955),《香槟报》(1952-1953),《锋报》(1953-1955),《内幕新闻》(1955-1956),《中流报》(1952年4月-同年停刊),《铁报》(1955-1959)等。
夜花园的“野猫”花样多
当年熊莉莉的“夜花园”红及一时,外号“野猫”的她最会搞宣传。
夜花园歌台开幕不久,便派得力助手巫美玲到香港,聘请屈云云南来登台。屈云云是当年的唱片红星,一首《三轮车上的小姐》风靡新马两地。屈云云登台,熊莉莉做足了宣传,歌台门口摆了一个比人还高的广告牌,广告牌上的一个个五彩小灯泡,非常炫目,照亮了大世界。
夜花园歌台平时一晚一场,屈云云登台时一晚两场,一连三个月晚晚满座,当时的歌台,没有一家比得上。
点子不断的熊莉莉,还请了当时的摔跤大王金刚主持开幕,在几份小报上大事宣传,几百磅重的金刚为歌台剪彩,可说是轰动娱乐圈的大新闻。
老板黑脸,陈美光跑路
几年前病逝的花腔女高音陈美光,是歌台的第一代艺人,常唱的都是难度极高的文艺歌曲,如《八百壮士》《杯酒高歌》《王昭君》等,出过几张黑胶唱片,销量不错。
记得那年她在新世界的百老汇歌台唱,有一天歌台老板脸黑黑地对她说:“美光,这里是歌台,不是文艺歌曲演唱会,唱文艺歌曲会把观众吓跑的。”陈美光受不了这句话,观众没被吓跑,她倒先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