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媒体上的中国
文·汪惠迪
2015年7月15日,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发布了“2015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设在北京语言大学,“十大流行语”是基于该校的动态流通语料库(Dynamic Circulation Corpus ,DCC),通过电脑提取获得的。从2003年起,该中心每年发布两次,一次是“中国报纸春夏季流行语”,另一次是“中国媒体年度流行语”,至今已经12年了。
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所监测的18家平面媒体依汉语拼音序排列是:《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法制日报》《光明日报》《广州日报》《华西都市报》《今晚报》《南方周末》《钱江晚报》《齐鲁晚报》《人民日报》《深圳特区报》《新京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中国青年报》。这18家报纸从中央到地方,覆盖了机关报、都市报和晚报,代表了主流媒体的语言特点和变化指征(indication)。
本次发布的流行语共有7个类目:综合类、国内时政类、国际时政类、经济类、社会生活类、体育娱乐类和文教科技类。分类是为了便于人们对流行语的认知与分析,也能更好地发挥流行语对某个领域的生活进行素描的作用。7类流行语的榜单如下:
综合类:创客、三严三实、四个全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宪法宣誓、国际足联、控烟、股市、MERS、希腊债务。
国内时政类:简政放权、十三五规划、司法改革、复兴航空、京津冀协同发展、红色通缉令、天网行动、也门撤侨、新国家安全法、双引擎。
国际时政类:尼泊尔地震、也门危机、李光耀、缅甸事件、万隆会议召开六十周年、德国之翼、红场阅兵、美国古巴恢复外交关系、中拉论坛、查理周刊。
经济类:自贸区、O2O、大众创业、纳什、G7、中国制造2025、救市、高通公司、互联网+、普惠金融。
社会生活类:专车、东方之星、留守儿童、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抢红包、姚贝娜、柴静、粉尘爆炸、僵尸肉、闰秒。
体育娱乐类:苏炳添、真人秀、女足世界杯、颜值、大白、孙楠退赛、Duang、撕名牌、足球改革、聂隐娘。
文教科技类:校园足球、汪国真、平凡的世界、物联网、校园暴力、苹果手表、人工智能、文化惠民、生源大战、5G。
所谓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或某一人群中迅速传播、风行的词语。流行语比一般词语更直接、更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忠实地记录了民众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方面的发展与变迁,为他们留下了真实的、具象的集体记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流行语是一种集社会面貌、大众心理、观念形态为一体的语言现象。流行语榜单已成为广大民众了解世间万象、大情小事,把握时代脉搏的重要依据。域外人士若想读懂媒体上的中国,了解并研究中国国情,途径之一是关注、跟踪中国流行语的发展变化;流行语的发展变化是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发展的轨迹。
如果单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观察,那么,用一个字( character)或一个词(word)或一个短语(phrase)来描述当代社会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正是汉语魅力的彰显。
上述7类流行语,每类10个,共计70个,绝大部分不是新造的词语,而是固有的普通词语或用这类词语组合而成的短语,例如:股市、自贸区、希腊债务、红色通缉令、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美国古巴恢复外交关系。有些则是人名,例如:李光耀、柴静、姚贝娜、苏炳添、汪国真,多半是因这个人逝世或突发事件而忽然盛行,成为流行语的。
可是,也有些流行语是新造的词语,即新词语,例如:创客、控烟、颜值、僵尸肉、互联网+、Duang。这类流行语深受语言用户青睐,假以时日,很可能成为词典中的新血。限于篇幅,试解读一二。
【创客】2015年3月5日,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在回顾2014年工作时说,过去一年,我们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李克强第一个提出“创客”,接着这个新词就在媒体上和民间广泛流行。在李克强报告的英译文本中,“创客”译作creators。因此,有人认为应将“创客”解读为“利用互联网、电脑等‘高、精、尖’技术,使创意变成现实的创意领导者或技术领衔者”,“创客”不是Maker或Maker和Hacker二者的综合义。在应用“创客”时须特别注意的是,“创客”不是一般的创业者。例如有一则新闻说,“去年,她辞职当起了‘创客’,在老家搞起了舍饲养羊”,这个“‘创客’恐非真正意义上的‘创客’,意思更多指向的是‘创业者’”。(详参李世江《创客:“✕客”族新贵》,《语文建设》2015年第4期,第71-72页)笔者赞同李先生的解读。
【颜值】颜:容貌;值:数值。颜值指人物的颜容英俊或靓丽的程度,用于评价人物的容貌,男女都适用。“颜值”产生后广受语言用户青睐,结果是使用的领域大大拓宽,它所形容的主体从人物延伸到事物,如相机、汽车、楼盘、城市等,甚至一道甜品做得靓,也用“颜值高”来形容。社会大众能否普遍接受,尚须观察。
【僵尸肉】听着就让人毛骨悚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肉呢?2015年6月23日,新华社记者发表了一篇题为《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的新闻报道,首次使用“僵尸肉”一词。僵尸肉指冷冻年限长达数十年的陈年走私冻肉;别称“70后”冻肉。泛指超过保质期的走私冻肉;别称“超高龄冻肉”。
【duang】出自香港影视明星成龙代言的一个过气的洗发液广告词。在华语语音系统中没有duang这个音节,因此也就没有相应的华文字。没有音、形,总该有个意思吧?可是duang表示什么意思呢?有人说是“加特技”、“加特效”,问成龙,他也“说不清道不明”。也就是说,duang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解释。金波生先生说:“没有公认的准确释义,就不可能在交际中正确地表情达意,即不能用来‘造句’,这是duang的致命伤。”(《说不清道不明的“duang”》,《咬文嚼字》2015年第5期,第9-11页)duang仅是一个没有标准的形、音、义的标音符号,是个无厘头流行语。笔者预测,它的“词命”长不了,要不了多久,就会淡出人们的语文生活。
流行语测量着时代的体温,勾勒了时代的画卷,帮助我们读懂媒体上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