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梅:将新加坡“输出”海外
文│钟芝娜 图│受访者提供
城市人的脚步总是太匆忙,很少有意识地停下脚步,感受空间的气息。然而,这是中冶置业(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开发执行副总裁李艳梅常做的事。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她由衷欣赏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理念;作为一名从中国来此生活了25年的居民,她喜欢钢骨水泥中的春花秋叶,以及这个城市给人带来的舒适感。
因此,多年来,她致力于将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理念输出国外,落实于她在亚洲多国的30多个城市规划项目,包括海防市越南新加坡工业园、日照国际海洋城、石狮市概念性总体规划、柬埔寨七星海、马来西亚新山Danga Heights大型综合发展区等。
李艳梅说,新加坡这个多元且充满活力的“花园城市”,是亚洲高密度现代城市规划的经典案例。“新加坡的面积仅728平方公里,总人口却有545万,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7500人,是北京市域的六倍。但这样一个小国,却很少见到交通拥堵,而且整个国家的绿化覆盖率非常高,建筑错落有致,即使在中央商业区也完全没有大城市的压抑感。”
她认为,新加坡卓越的城市规划离不开决策者的远见。作为城市国家,新加坡没有腹地,然而在国家发展受到土地制约下,每一次新的总体规划与蓝图都能让人看到未来发展的新方向。虽然人口在增加,但生活环境却越来越宜居,得益于新加坡分层级的总体规划概念。多中心发展战略的东南西北中五大片区,涵盖了27个卫星镇(24个town和3个estate),每个卫星镇又包括邻区(neighbourhood)和小区(precinct),按人口规模和布局配置了不同等级的商业、教育、医疗、食阁、住宅、公园、娱乐区、产业以及交通等设施,既减少了钟摆式的交通,也使得生活非常便利。
走遍新加坡看建筑
李艳梅原籍中国黑龙江,大学主修建筑学,1995年毕业后从中国来到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工作,负责绘图。由于学建筑出身,因此无论是工作所需的专业书籍,还是平日阅读新闻和杂志,她最关注的就是各地的建筑设计。
“刚来的那几年,几乎走遍了新加坡,观摩中央商业区的新时期建筑,克拉码头那些记录南洋历史的受保护建筑,隐藏在都市的英式黑白屋,以及各种宗教建筑,看了很多,也学了很多。”
随着她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考获城市设计硕士学位,从此专注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视角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时候,我关注的不只是建筑的设计,更多的是城市的交通是否顺畅,公交是否便利充足,步行环境是否安全,居住环境是否舒适,城市商业区是否具有24/7的活力,城市的空间形态是否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绿地公园的分布是否均匀等,思考角度从个体转向大众,同时也越来越喜欢城市规划的工作。”
李艳梅说,城市规划师的项目尺度远远大于建筑设计师,一张最终落实的城市规划总图将会影响一个区域,一座城市,以及那里的居民和前往的游客。
“建筑设计更多的凸显建筑师的单体设计能力,创意和美感,而城市规划与设计则要求各个用地、各种城市功能之间的和谐发展,不仅空间布局要合理,还要理顺交通,并考虑到产业与经济的长远发展。一个好的城市规划也须有好的管理才能实现。”
一张图纸,注入新活力
2003年,李艳梅转入建屋局的子公司,就是现在的淡马锡全资子公司盛裕国际咨询有限公司,参与了多个东南亚和中国的规划项目,其中绝大部分是由当地市政府或规划管理部门主导的城市或区域的规划项目。也就是这时候起,她开始将新加坡的规划理念,科学的应用到这些项目上。
大约从2011年开始,李艳梅带领团队开始负责公司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项目,并在七八年间走遍了中国多个省市。除了深入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做详尽的优劣分析、制定精准的项目定位和发展目标外,也须懂得取舍,思考如何在保护原有生态的同时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做出可以指导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蓝图。
她说,一份经过反复修改的总体规划图,仍须无数次的细致调整,完成最终方案要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而要看到一个规划项目从起步区到基本建成,则需要几年或几十年。
李艳梅事业上的突破应该是2018年加入中冶置地,她说,“当时中冶想从房地产开发转型到城市运营与开发,我的经验正好派上用场。中冶作为大型开发企业,公司业务涵盖规划到开发建设的完整产业链,对于综合性片区开发项目,既能很快推进,又可以全过程主导。”
能够看到自己负责的项目从总体规划方案到开工建设,并一直参与到实际建成,居民企业入驻,对既有建筑专业学位,又有规划工作经验的李艳梅来说,是事业上的一大跨越,也是一种极大的成就感。
“三层”设计满足需求
李艳梅表示,新加坡的规划特色是城市结构清晰,功能完善,有效利用低强度公共建筑、学校、公园绿地和广场等,形成建筑高低错落的有趣城市空间形态。另一个成功的策略是层级分明的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非常便民,并能满足不同程度的生活需求。
“我每次作宣讲,常会用时间段做形象化的解释:组屋楼下的24小时便利店、咖啡店和杂货店,可以满足你最基本或急用品的需求;稍远但步行可达的邻里中心的小贩熟食中心、小餐馆、银行、家庭医生诊所、小型超市,可以满足每日到一周的生活所需。再远一点的地铁站上盖的新镇中心,则有电影院、图书馆、大型餐厅、大型超市、时装、美容、儿童教育与游乐等,适合周末家庭聚餐、休闲放松和购物;更远一点的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如乌节路国际时尚购物街等,可视为每月去一次的高端消费,这样有效地把各种功能的中心建设一层又一层地扩开的规划理念非常好,因此我也在项目中大力推广。”
柬埔寨有个“新加坡”
一块面积达360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新加坡的土地面积,交到李艳梅手中规划,可以想象有多让人兴奋。这个柬埔寨七星海项目(Dara Sakor)是李艳梅做过的最大型项目,正好可以体现新加坡成熟的城市规划理念。
“这个项目在柬埔寨西南海滨,要打造一个创新宜居的智慧城市,集休闲度假、城市生活、商贸物流和生态保养功能于一体,我向他们介绍了新加坡的建设模式,在城市规划管理、旅游发展策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水务管理、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提出建议。”
在邻国马来西亚,李艳梅也在负责一个1平方公里的Danga Heights综合发展项目,打造新山第一个5G智慧创新的未来社区。起步区的详细设计已紧锣密鼓的展开,综合商业部分值得期待:借鉴东南亚特色的shophouses却拥有最新的co-working, co-living功能。
“在现有商业规划中,深度体验型是主流,也就是将休闲、娱乐、科普和购物融合在一起。”
李艳梅说,新加坡星耀樟宜就是一个具国际领先设计理念的典范之作,它将巨型室内景观瀑布、购物、餐饮、游乐设施、公园等巧妙地融入在一个大的商业综合体,成为本地入和国外游客又一个必到之处。
跨界成时代潮流
随着行业形态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李艳梅也跟着公司的新方向进行跨界,在线上线下结合的室内设计业务中,领导设计团队打造公司的第一个品牌旗舰店。在2021年12月底开业的旗舰店具有互动展厅与咖啡厅、展示现代生活不断变换的空间设计。
李艳梅解释:“跨界是方向和趋势,可以是横向打通产业链,或是逆向地由使用者转为生产或开发者,角色互换,站在不同角度做事,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创意效果。”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室内设计,李艳梅认为都是在跟建筑和人打交道,非常看重人和空间、人和建筑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随着疫情带出更多居家办公与学习的需求,她会把室内设计聚焦在“多功能的空间转换,高科技的智能结合,打破常规不断创新”。
她说,“规划师要有顾全大局,通盘考虑的能力,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平衡点。必须关注商业和经济的发展动态,同时要能接受新鲜事物,关注各种创意与科技发展。”
她眼里的赤道诱惑
01 女人的安乐窝
刚到新加坡的场景,她记忆犹新,“第一次出国就是来新加坡,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一股热气,进到机场大厅后又突然很冷,但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已经成为新加坡公民的李艳梅觉得,在这里生活和工作非常安心舒适,尤其适合女生。“新加坡安全,这是国际公认的。工作环境也好,有公平透明的竞争机制,大家凭自己的努力,不需要靠家庭背景也能做出成绩,得到应有的承认。”
02 春节舞狮春意浓
李艳梅说,一入职场就面对不同种族的同事,让她的英语得到很好的磨练,也很快就适应了多元社会的工作方式和各种族的节庆。
以春节的传统习俗来说,她觉得新加坡要比中国很多大中城市更传统,每年都还在张贴悬挂传统春联和装饰,穿新衣拜年走亲戚。公司企业、商家摊贩在春节期间更是要请舞狮队采青为新的一年求个好彩头。
03 轻松的人际关系
如果要挑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就是她一进职场便发现同事下班就急着走,吃饭时也是账目分明。
“在国内,大家出去用餐一般不会算得那么清楚,比如今天你请,下次我请,不会想划算不划算。但后来觉得各付各也好。这样人和人的交往少了一些包袱,反而比较轻松。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职场上也非常清楚,不会为了某种关系而必须去维护某种关系。”
04 爱看有故事的老房
谈到来新加坡25年对城市变迁的感受,李艳梅对一些老街区颇有情怀,例如克拉码头,她认为这里既保留了原有风貌又能感受到城市活力和魅力,新旧融为一体。
她也喜爱如切的娘惹气息。“每次看到如切的东南亚老式建筑,都能感受到传统匠心,每栋房子仿佛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旧日的圣淘沙对初来乍到的李艳梅而言,也是绝佳的放松和发呆的地方,相对于市区的热闹和繁忙,昔日圣淘沙的宁静悠闲,岛上没有空调的小列车,她至今依然怀念。“发展是必然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舍才有得,我们要拥抱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05 发展地下城市?
土地稀缺,难免要上天下地的发展,李艳梅认为新加坡能发展地下城市吗?
她说,新加坡的发展动力之一来自于建国伊始就具有的忧患意识,而在土地匮乏和快速经济发展的压力下,向地下要空间势在必行。
其实新加坡早在80年代就已逐步这么做,比如地下的地铁线、连接大型商业中心和地铁站的地下商业街、地下管网系统、储存库等一系列地下空间工程,以及目前最为人所知的“裕廊岩洞”大型地下储油库工程。
然而,以目前的发展状况,她认为地下城市只适用于不需要阳光、生产性的工业工程与建筑。人们的日常居住和生活还是得绝大部分在地上的空间,毕竟我们的身心健康,和我们与大自然的接触、阳光的沐浴以及新鲜空气的供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有一点,相信大部分人也会同意,就是尽可能的将大型交通设施转入地下。
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她说:“地下城市的建设与传统的城市开发都会对自然环境和地下水资源等造成影响,所以无论哪种形式,减少碳排放、发展新能源、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该是一直要坚持的方向。”
Seeing the big picture
Translation: Hong Xinyi
Born in China’s Heilongjiang, Li Yanmei moved to Singapore in 1995 after earning her architecture degree to take up a job at the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During those years, her work focused on drafting, and she paid keen attention to the variety of architectural designs in Singapore, from Clarke Quay’s conserved shophouses to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s skyscrapers.
Subsequently, her focus expanded beyond the aesthetics of individual buildings. In 2003, she joined Surbana Jurong and took part in many urban planning projects in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By 2006, she had earned a master’s degree in urban design from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Working in urban planning, she adopted a broader perspective that included considerations such as traffic flow, the pedestrian environment and the presence of greenery.
Starting from 2011, Li led teams to work on urban planning projects in China. These required an understanding of local cultures and history, and learning how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n 2018, she joined MCC Land (Singapore). “The company wanted to move from property development into urban development, and I had the right experience for this,” she says.
Now the Executive Vice-President of Urban Planning for the company and a citizen of Singapore, Li often elaborates on Singapore’s urban planning concepts for different events and projects. As a compact city-state with an average of 7,500 people per square kilometre, Singapore is six times denser than Beijing. But its far-sighted urban planning policies have allowed it to develop in an orderly way, without creating the congestion that is found in many growing cities.
The key strategies that made this possible include the creation of satellite towns, each with its own neighbourhoods and precincts, and complete with facilities like schools, shops and parks. This eliminates the high traffic volumes that would occur in an urban design with a single central hub.
Li’s current projects include Dara Sakor in Cambodia. At 360 sq km (half the size of Singapore), this future smart city is her largest project yet, and is set to be a great showcase for Singapore’s urban planning methodologies in areas such as water and waste management. She is also working on Danga Heights in Malaysia, a development that will draw inspiration from Southeast Asian shophouses, and features cutting-edge co-working and co-living capabilities.
Li is also exploring new frontiers in line with MCC’s new directions, and will soon unveil the company’s first flagship store that showcases interior designs for rapidly changing contemporary lifestyles. Since the onse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home-based working and learning have increased. As such, the store will focus on flexible multi-use spaces with smart functions.
“A planner needs to see the big picture and find a balance when problem-solving,” she says. “When it comes to commer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have to stay attuned to new trends i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