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军官养成记
一个踏上警察训练之路,一个在消防员训练中不断挑战自己。他们的兵役之旅并不顺遂,却淬炼出勇气与担当。
文│叶宝莲 图│受访者提供

Nihaal服役期间在船上接受消防训练。

葛天放(右)完成特警训练后在镇暴警车前与同伴合影。
国民服役对一些人来说是可预见的两年军旅生活,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从不可能到可能的逆袭之路。本篇聚焦的两名年轻人:葛天放与Nihaal Manaf,虽背景迥异,却都曾在服役的过程中经历了文化冲击、自我怀疑与身心挑战。且看他们如何从不安走向坚定、从挣扎中找回自我,并在压力中更上层楼。

葛天放提前退出兵役上大学,目前是医科二年级。毕业后,他会以军医的身份完成剩下的一年多兵役。
故事一
医官的文化冲击
“其实刚进兵营的时候,我是懵的,不知道要做什么。”来自中国上海、现就读于南洋理工大学医学院的葛天放,很直白地说出他的入伍初体验。
葛天放是在九岁时随母亲工作迁居新加坡,相对高昂的生活费和初来乍到的不适应,给这对母子带来了不少挑战。不过,他在国际学校上课还挺开心的,结交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他说,唯一的缺点就是“国际学校圈子较小,我当时没几个新加坡的朋友,也没能完全体验到新加坡的文化”。
因此,得知要服兵役时,他的内心是复杂的。他虽然对自己的体能蛮自信,但对即将进入的警队服役仍感不安。
“我对警队纪律和管理方面比较陌生和紧张”,虽然提前问了朋友,但他坦承“有点焦虑”。
果不其然,文化冲击在开始接受基本军训时显现出来。他不习惯教官的新加坡口音,有时会因没听懂而产生误解,“当时我就很后悔没有早点多交些本地朋友,要不然沟通起来会顺利一些。”但他没有退缩,而是“迅速学习,几周后终于适应了”。
被分派到警察部队后,他深刻体会到“纪律”二字的分量。
“比如警服必须笔挺,靴子必须发亮,步伐要完美”。这些要求是出于警察公众形象的考量。虽然训练中不乏严厉训斥,有时也会被处罚,但回到宿舍后和同伴一起放松自我,是最开心和幸福的时刻。
谈及服役带来的收获,葛天放表示,训练中一次次地突破了自己的认知极限,学会了许多技能,如擒敌术、救人技巧,甚至使用MP5冲锋枪射击等。这些经历在他当兵之前难以想象。但他说,真正的“意外收获”,是在完成服役后才显现出来。
“我在生活中变得更加冷静,感觉经历过‘地狱周’的考验后,很多事情都不足为惧了”。
服役也改变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以前我经常为小事担忧,脑子里老想着去做某件事,但却没有真正付诸行动。现在我担心的事情变少了,反而执行力增强了。”
回想当初,母亲反对他参加特警训练,“但我说服了她,让她相信这是个磨炼的机会,能借此塑造和提升自己,最后她全力支持我。”
葛天放是在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后提前退出兵役,目前读大二。毕业后,他会以军医的身份完成剩下的一年多兵役。对于未来,他计划在新加坡从医,也可能继续深造。“服役带给我的最珍贵礼物,是培养出坚持不懈的毅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他给新兵的建议是,“摆正心态、放轻松,不用想太多,努力做好自己。珍惜身边的同袍、尊敬长官,同时也要注意安全。抱着好奇心去体验和观察,你会发现这段奇特经历将是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完成消防队长课程的Nihaal(中)和他在服役中结识的朋友合影。
故事二
消防队长迎难而上
Nihaal Manaf没想有一天会被送到印度的寄宿学校,从中三待到高中毕业。四年的寄宿生活让他措手不及,也让他领悟到“事在人为”。
2021年5月,他回新加坡等待入伍。原以为国民服役只是一个必须履行的义务,结果却是一段让他不断挑战自我、塑造自我的宝贵经历。从一名新兵蜕变成消防队长,他的逆袭之旅再次印证了“事在人为”。他说,“只要愿意尝试和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回顾入伍之前,Nihaal确实做过一些准备,“我看了《新兵正传》和网上与国民服役相关的视频。但事实证明,光靠看电影就幻想能为接下来的巨变做好准备,实在是太天真了。我真正应该做的是加强体能训练。”
“入伍后,意外的挑战接踵而至。我常想,如果自己是个消防员或急救人员,那该多好,但我能做到吗?”他知道,最大的挑战是战胜自己。所以,他克服心理障碍,逐渐建立起自信,并与同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国民服役人员模拟在有害物质污染的环境中,合力用担架拯救伤员。下面圆图中是侦察火患情况的仪器。
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他成功进入第90期消防员课程,并在一年内完成了消防员课程(Basic Fire Fighting Training)、分队长课程(Section Commander Course)和消防队长课程(Rota Commander Course)。每一关都比上一关难,但最终他成功了,从一个新兵一路晋升为中尉(Lieutenant,NSF最高军衔)。
消防队长课程的终极挑战,是带着全副消防装备攀登一栋51层(280米)高的大楼。回首当时的情景,他说,“最后10层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抽筋,但当我站在楼顶,看着新加坡夜空,我只有一个念头:我做到了。”
Nihaal最终成为一名排长(Platoon Commander)。 在服役的最后六个月里,他还发起了一个项目——“SCDF MyWellness—你口袋里的中士”。它是一个面向新兵的人工智能助手,能回答有关国民服役、训练等问题,并提供重要资源,如热线电话。目前,该项目正在民防学院进行测试。
Nihaal目前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二年级学生。他坦承,国民服役教会他走出舒适区,培养坚韧的意志,同时与队友一同成长。
对于新兵,Nihaal说,“面对困难时,可以尝试逐步突破自我极限,在整个服役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