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eople, Yuan #166, Yuan Highlight Article, Yuan Latest Issue, Yuan Magazine, /一腔诗情在岛国——蔡欣专访

一腔诗情在岛国——蔡欣专访

文 · 齐亚蓉     图 · 受访者提供

辈的故事

上世纪30年代初,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浓浓的离愁别绪笼罩着广东澄海东湖村。已然为人祖父的蔡含英挥别一家老小,背起行囊决然西去,他要用自己的双脚为后人踏出一条生路。他身后的蔡氏祠堂在缓缓后退,牌匾上“忠惠世家”四个黑底金字却一动不动,同样站在原地的,还有门口的那幅木雕对联。“莆田家声远……”轻叹一声之后,他不由加快了脚步。

他先到泰国曼谷站住脚,然后沿马来半岛南下至柔佛峇株巴辖。在那里,他开了一家杂货店,不久,已婚的长子钦中携眷南来一同打拼。两三年之后,他们跨过柔佛海峡,落脚新加坡,并在新加坡河畔的亚陵姆拉街开了家米店——“义和隆”。此后的若干年里,义和隆米业在这个热带岛国历经了自己的兴盛时期,然后慢慢走向了衰落。但作为蔡襄(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后人的澄海蔡氏一族却在这块土地上开枝散叶,人丁日益兴旺起来。

这些零零碎碎的故事如同秋后的落叶,一阵风吹来很快便将踪迹全无,所幸蔡氏后人不乏舞文弄墨者,随手捡起几片,便也成了美丽的书签……

来自长兄的文学启蒙

1947年12月11日,落户后港罗弄亚殊甘榜“庆丰园”的蔡钦中夫妻迎来了自己的第八个孩子,他们为这个男婴取名向荣。向荣懂事的时候,义和隆已结束营业,其父在亚陵姆拉街开了家鱼行。家道中落对年幼的向荣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河畔的一切都令他感到好奇,凭窗看河看街的日子深深印在脑海,成了他日后的写作素材。

向荣的父亲虽没上过几天学,但写得一手好字,也因此在鱼行难以为继之时得以顺利转换跑道。年长向荣一轮的大哥镇桐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十七八岁时即任教于住家附近的新民小学,后来更以莎笳为笔名在报刊发表诗作并著有两部诗集,这位兄长顺理成了向荣的启蒙老师,也点燃了他的文学梦。

八岁那年,向荣入读新民小学,除了《小朋友》之类的儿童读物,大哥的藏书诸如《中华通俗文库》等陆续成为他的课外读物,为他日后步入文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晚一年入学,但由于成绩突出,读完小三后他直接跳级至小五。除了文学,大哥在书法、绘画及歌唱方面亦颇具天份,潜移默化之下,向荣的各类才艺也日渐精进,“多才多艺”后来几乎成为他的标签,也应了那句“后来者居上”。

值得一提的还有他的二哥及三哥,他们也都受到大哥的影响,又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相对年幼的向荣。年长向荣九岁的二哥镇华后来进入报界,曾任《民报》总编辑,后转入《联合晚报》担任执行编辑,他曾以宋雅为笔名,著有长、中、短篇小说计七部之多。长向荣一岁的三哥向华(笔名莎克)是一名中学教师,他于上世纪60年代活跃于新华文坛,作品散见于《南洋商报》及《星洲日报》文艺副刊,著有散文集及诗集各一部。

事实上,向荣的四个姐姐亦属文学爱好者,她们常买李怡编的《伴侣》杂志回来,该杂志所刊舒巷城(李怡好友)的“中英文抒情诗”乃少年向荣之最爱。

从新中到华中

小学毕业后,向荣升入新民中学,此时的他开始大量阅读起古今中外各类文学名著来,华文一直是他最为喜爱的科目,作文写得好自不在话下。中四那年,他遇到恩师刘瑜。笔名茀特的刘瑜老师也是一名作家,他对堪称写作高手的向荣自然欣赏有加,除了给出极高的分数,也会在这位高足的作文本上洋洋洒洒写下一大段评语予以肯定及鼓励。多年之后,成为中学华文教师的向荣也步刘老师的后尘,给学生写起评语来从不吝惜笔墨。

中四毕业后,大哥劝向荣转去知名学府华侨中学,他托同在新民小学任教的水彩画家沈观德先生带弟弟去华中见丘絮絮老师。担任文学史教员的丘絮絮是知名诗人兼小说家,在他的推荐下,向荣直接进入华侨中学高中部。此乃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进入华中的向荣有幸遇到擅长书法的赵满源老师,赵老师的草书功力非凡,华中校训“自强不息”四个大字即为他的手迹。赵老师除了要求学生每天勤练书法,还要他们用小楷现场完成作文,这让喜好书法及作文的向荣如鱼得水又如饥似渴。

此外,字正腔圆的赵老师常常带领学生大声朗诵课文,他还要他们背诵古典名篇,如《阿房宫赋》等,向荣至今依然倒背如流。

1965年,向荣高中毕业,家境贫寒的他未能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次年,19岁的他成为德新政府华文中学的一名教员,教书育人的同时,他也进入师资训练学院(教育学院)参加培训。

步入文坛

就职德新中学前的那个年终假期,赋闲在家的向荣开始尝试诗歌创作。某个宁静的夜晚,父亲养的昙花悄然绽开,怦然心动间,一首《咏昙花》自笔端流出。次日,向荣把这首处女作投去香港的《文艺世纪》之“青年文艺专页”,署名蔡欣。此时的他最为喜爱的是殷夫及田间的诗作,同时也颇受香港诗人舒巷城的影响。

1966年初,他的《咏昙花》在《文艺世纪》刊出,当他把发表的诗作拿给时任德新中学高中华文教师周粲与苗芒过目时,得到这两位已然成名的作家同仁的肯定与鼓励。这年8月,周粲与钟祺发起创办《新诗月报》,次年3月,《新社文艺》创刊,这两份刊物的编务主要由周粲负责。崭露头角的蔡欣于是开始在《新诗月报》发表一些较短的诗作,他的散文也开始在《新社文艺》发表。

周粲与苗芒对蔡欣的诗歌及散文大为赞赏,苗芒更把他的诗歌转寄《星洲日报》的“青年园地”版发表,此等提携与爱护令蔡欣感激不已,也激发了他更大的创作热情。

1968年,蔡欣的首部诗集《昙花》出版,两年后,他的又一部诗集《贝壳》问世。

上世纪70年代,蔡欣开始接触台湾现代诗人诸如余光中、洛夫、痖弦、杨牧等人的作品,之后又从古典诗词中汲取养分,他那一首首“具古典韵味”的诗作一再受到好评。

这一时期,除了新加坡的报刊杂志,蔡欣的作品也先后出现在香港的《伴侣》及《海洋文艺》上。

1970年,蔡欣师从新加坡小提琴演奏家林哲源先生学习小提琴。虽然前后仅五年,但获益良多,西洋古典音乐从此成了他的另一“终身伴侣”,对他的写作,尤其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椰花集》

1976年,他的文集《椰花集》出版,该文集按年份收录了他自1966年以来所作小品、杂感、散文及散文诗。当属对自己早期作品的一个小结。

从“艺苑漫游”到“单簧管”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受香港散文家兼美术评论家黄蒙田先生的影响,蔡欣开始创作艺术随笔。1980年5月底,他接受主编李向的邀请,以怡然为笔名开始在《南洋商报》“生活版”写专栏,每周一篇,取名“艺苑漫游”(1982年4月由《南洋商报》结集为《艺苑漫游》出版,列为“南洋商报丛书”);1981年8月改为每周三篇,每篇约五百字的“饭后谈艺”;1982年又改名为“茶余杂话”。次年,《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合并为《联合早报》,“茶余杂话”移入《联合早报》“商余”版,栏目名称三改为“茶余随笔”至1983年8月16日。此时的蔡欣忽觉意兴索然,遂向主编“请辞”。往后的几年里,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诗歌创作上。

1990年,《联合早报》开辟新专栏“四方八面”,已升任该报副总编的李向邀蔡欣与他合写一个专栏(每人每周一文),因二人皆为西洋古典音乐迷,蔡欣为该栏目取名“二重奏”,后李向因无暇顾及而退出,“二重奏”也就变成了“单簧管”(每两周一文)。转瞬三十余年成为了过去,长气的“单簧管”依旧隔周奏响,婉转而嘹亮。

2012年岁末,蔡欣受《源》杂志主编谭瑞荣之邀,在该杂志开设专栏“艺苑漫游”,评介本土书画家。第一篇文稿于2013年年初刊出,2015年,蔡欣因患胆管癌请辞。

《柳暗花明》

《仙人掌系列 蔡欣卷》

《湖光山色里》

从“艺苑漫游”到“单簧管”,长长的三四十年间,专栏作家蔡欣的有关文集一本接一本问世:1993年8月,《小岛神话》出版;1996年,《方寸天地》出版;2002年10月,《柳暗花明》出版;2009年10月,《仙人掌散文系列:蔡欣卷》出版;2014年1月,《湖光山色里》出版。

需要说明的是,《柳暗花明》一书还收录了蔡欣1999年3月到祖居地澄海归来后所创作的一系列回忆性散文。

除了诗歌与散文,蔡欣在文学评论方面也不落人后。1990年12月,他的评论集《上帝与艺术》出版。

圆梦奥马鲁

2005年,蔡欣自教育界退休,也就在这一年,他取得了中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文凭。退休后的他似乎比之前更加忙碌,不辍笔耕的同时,他还担任新跃大学兼职讲师及智源教育学院讲师。

五年之后,他同妻子加入候鸟一族——每年定期往返于新加坡和新西兰奥马鲁(儿子一家移居地)。在湖光山色里尽享天伦的蔡欣,他的“单簧管”吹奏得愈加婉转动听。一圆“湖山梦”的同时,他的“文学梦”亦臻于完美。

如果在岛国

虽然写了三四十年专栏,出了五六部文集,但蔡欣最为醉心的,始终是诗歌创作。依胡凌芝教授的说法,散文只是他“诗心旁骛的产物”。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蔡欣发表于香港《伴侣》杂志的一首题为《风》的诗作即引起编辑陶融(何达)的注意,朱自清先生的这位高足后来把蔡欣的《风》跟自己的《风》对比作评,称蔡欣的《风》是牡丹,自己的是绿叶。后来他还为蔡欣的五首诗作专门设了一期“蔡欣主页”。

上世纪80年代,本地著名诗人周粲除了撰文品评蔡欣的咏物诗《盆栽五题》,还把他的十首诗作推荐给中国诗评家李元洛,李先生“惊奇于新加坡诗坛人文鼎盛”,他“在审美激情驱使下”写了两篇诗评。第一篇评他最为喜爱的《让我斟一杯茅台》,发表于中国的《中学生文学》杂志;第二篇评《盆栽五题》,发表于中国的《诗神》月刊。1988年6月,蔡欣的诗集《感怀》出版,一万多字的序文《挹一掬遥远的清芬》即出自李先生笔下。

《感怀》

《感怀》出版后,蔡欣曾寄赠余光中,余在回信中对其多首诗作予以肯定及赞赏。

值得一提的是,诗集《感怀》还收录了蔡欣1987年首次游走神州大地时创作的一系列饱含深情的诗作,诸如《谒灵堂有感》《金陵的迷惑》《姑苏行》等。

1988年8月,“第二届华文文学大同世界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朗诵晚会上,李元洛先生即席背诵台湾诗人洛夫所赠诗作,著名教授学者周策纵戏曰李元洛可改名“李元洛夫”,因二人皆“洛”。蔡欣据此赋诗一首,题为《致李元洛夫——兼致周策纵教授》,受到一致好评,此诗作后来发表于中国湖南的《湖南文学》月刊及台湾的《联合文学》杂志。

《鹰旅》

2002年1月,蔡欣又一部诗集《鹰旅》出版。三个月后,《蔡欣短诗选》出版。后者列属香港银河出版社推出的《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中英对照系列丛书。

蔡欣的诗作备受好评是不争的事实,而他自己最为看重的,是颇费心血的两首长诗:《如果在岛国,一个老人》及《如果在岛国,那些事儿》。前者创作于2001年,发表于香港的《香港文学》杂志 、新加坡的《五月诗刊》及《第七届向文艺敬礼纪念特辑》,后由国大曾昭程博士英译,刊登于2020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中英文翻译丛刊《译丛》第94期;后者酝酿数年,几易其稿,终于在2022年年初完成。这首总计六百余行,共约五千余字的长诗首刊于《雨林》线上诗刊——2023年4至6月分三期刊完,随后在第24期《热带》半年刊刊出。刊出长诗于《热带》而言绝对史无前例,足见这首诗作是如何的震撼人心。

未来的一两年里,蔡欣打算再出一部诗集,除了这两首长诗,一些尚未集结的诗作将一并录入。诗集名暂定为《如果在岛国》。

诗和岛国始终为蔡欣志之所在。“一腔诗情在岛国”,这是他对自己此生为文的总结。

蔡欣全家福

后记

很久很久以前就被蔡欣的专栏所吸引,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以为他是大才子蔡澜的弟弟。真是个美丽的误会,至今想起仍觉美丽无比。

撰写《文坛掠影》之初即想到了蔡欣,征求总编意见时,方知对方曾在《源》杂志写过专栏。2019年杪准备跟朋友一同前往新西兰南岛自驾游,想着路过奥马鲁时没准可顺便采访一下他,于是向伍木要了他的邮箱地址,临出发前才发现行程安排相当紧凑,也就没发电邮给他。

去年年初拜访白荷时,得知她跟蔡欣很熟(他们各自任教的中学曾一度共用同一校舍),故而托她帮忙联络对方。后来白荷通过妙华要到蔡欣三姐的手机号,我打通三姐电话,请她转告蔡欣,希望他回来时联络我。

2023年6月27日下午二时许,我的手机铃声响起,是蔡欣打来的。几日之后的一个下午,这位吹奏了三十余载“单簧管”的高手落座我的身旁。此后的五六个小时里,恭听他细说从头,方知晓原来除了早报专栏,诗歌创作才是他的最爱。感叹自己孤陋寡闻的同时,也直呼三生有幸。

致谢所有热心相助者!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 冰心文学奖首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