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Oneness #45, Oneness Magazine, /那年头的媒婆趣事

那年头的媒婆趣事

到妓院、赌馆找新郎,还要变身邮差送聘金?

文│王振春    图│新报业媒体提供

1940年代,新加坡年轻人的婚姻,还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那时有两个“专业”的媒婆远近驰名。一个是牛车水的阿玉姐,另一个是葱茅园的月桂婶。两人的媒婆生涯,干了五六十年,过去提起她们可说是无人不知。

牛车水的阿玉姐

阿玉姐1920年代过番,一直住在牛车水的沙莪巷。1986年过世。玉姐来到新加坡后,本想找份家庭女佣的工,替人看孩子,烧菜煮饭,想不到后来做了牵线的红娘。她生前常说,很多人以为媒婆好当,只是靠一张嘴上门替人说亲,其实媒婆接下任务后,每天东奔西跑,往往连好好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

她说:“我入行之前,是要拜师的。我的师父是姑姑,她做媒婆,能说善道,什么场面讲什么话,我跟在她身边学了两年多。”得到姑姑的真传后,姑姑刷亮的招牌也由她接手。

“干我们这一行,是有许多礼节的。比如一对新人跪地向父母敬茶时,旁边有很多长辈,每个长辈的辈分不同,做媒婆的,对长辈讲的吉祥话也不同。比如一个玻璃杯摔破了,我们马上要说一句吉祥话,使人听了很开心,不把摔破杯子的事放在心上。”

她说,战前的人结婚,家里稍微有钱的,都请两个媒婆和一个陪嫁娘来帮忙。原来,那时的媒婆有很多事要做,例如背新娘子上花轿,替她整理嫁妆,帮她梳头,要做的工作太多,没有陪嫁娘不行。

她记得,有一次,牛车水一个新娘嫁到里峇峇利路,她在牛车水背新娘上花轿,花轿在八音队吹吹打打下,去到里峇峇利路男方的家。按照婚俗,新娘子这时还在花轿里,要新郎哥亲自请她出来,可是新郎哥这时却躲起来,要她这个媒婆拿着写上新娘姓氏的大红灯笼去找他。

他们男方的几个小伙子恶作剧,故意带她往青楼、赌馆和货仓找,找了老半天,觉得玩够了才带她去找姑爷,原来他就在隔壁邻居家看别人打麻将。找姑爷踢开花轿,请新娘子出来后,玉姐还要背她到三楼,那时的婚俗,有够累人的。媒婆没有一定的体力,还真扛不住。

葱茅园的月桂婶

1987年10月,艳阳高照,笔者到李姑娘安老院采访慕名已久的月桂婶。

月桂婶是葱茅园非常出名的媒婆,在安老院见面时,她已83岁,精神很好,满口老一辈的福建话,非常动听,谈起媒婆老本行,津津乐道。

她说,她10多岁从福建南来后,住在葱茅园,那里的年轻一代,很多是由她做媒。葱茅园是昔日的一个大村庄,在大成巷和惹兰友诺士一带。葱茅园分为上芭与下芭,上芭村民多为福建诏安县或东山县人,月桂婶便是诏安人。下芭住的是潮州与马来人。

不管上芭或下芭,谁家谈婚论嫁,都会找她。由她出面说亲的婚姻,几乎十拿九稳,新人婚后也都过得幸福,她因此建立起信誉。她说:“我替人家说媒,讲话从不夸张,好就说好,坏便说坏,所以我讲的话他们都相信。”

据知,有位朋友的婚姻经另一位媒婆撮合,婚后才知道太太已有身孕,孩子不是他的,但也只好无奈面对,结婚10多年,虽然有了自己的孩子,心里仍然怪那个媒婆。

月桂婶说,媒婆牵线,不能保证能生胖娃娃,但要保证自己对双方的了解,好坏要直说,这才是媒婆的职业道德。

月桂婶为人老实,深获村人信任,几十年来替人送聘金,从没出过问题,这也是葱茅园的村民办喜事,一定找她的原因。

“潮州人的聘金为280元,福建诏安人是420元,我做媒婆时,都是这个数目,几十年都没变。”女方收到聘金后要退回一些,她说:“有些退80元,有些退120元,做媒婆的,像邮差一样,把这些钱送回男方。”

按照诏安人的婚俗,下聘时代男方送给女方两瓶酒,一些首饰,四色糖以及一只猪脚。她说,四色糖是花生糖、龙眼干、冬瓜糖与红枣,代表甜甜蜜蜜,讨个好兆头。猪脚代表劳动力,那年头的葱茅园村民大多务农,送猪脚便是送劳动力。女方收到猪脚后,就在猪脚上切下一块肉,表示婚后天天有肉吃,然后将猪脚送还男方。这些送来送去的劳力活,都由媒婆包办。

至于洋酒由女方收下,送还男方的是两个装满残羹的瓶子。她说,残羹是吃剩下来的饭菜,把它装在两个瓶子里,当做回礼,带有农村时代的味道。因为残羹可以喂猪,送到男方家里,希望女婿家里的猪,吃得肥肥胖胖。女儿嫁过去,日子过得好。后来有人觉得送残羹不好看,便在瓶子里改装洗米水。

谈到当年为人做媒的故事,月桂婶滔滔不绝。她回忆说,那年头,新加坡有三个世界游艺场,每次安排相亲,不是到大世界,便是快乐世界或新世界。介绍双方认识后她便走开,让他们交谈,如果一见钟情,便在游艺场坐鬼车,看歌台。

第二天她会上门跟进,她一般会鼓励相亲双方多接触,多了解,不要即刻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等时机成熟再找媒婆上门提亲。

月桂婶提亲的步骤,是按周朝留下的所谓“六礼”。

她说:“我反对迷信,‘六礼’中的‘问名’,也就是问双方生辰八字,这点已不要。要的是纳吉

(定亲),纳征(下聘),请期(通知女方结婚日)和亲迎(迎娶)。

“婚姻如果要靠八字来决定,很多理想的对象恐怕都无法结合。我替人做媒,从来不迷信,不看生辰八字。我注意的是职业道德,要了解男女两方的情况,老实交代,这才是好的媒婆。”

在下聘的日期与时间方面,月桂婶也没刻意选黄道吉日,她认为只要是初二、初四或初六这些双日便行。

她说:“那些找我做媒的人家,常问我一些婚俗的问题,我都主张越简单越好。比如按传统婚俗,新娘出嫁那天,要穿着新娘礼服下厨,象征婚后丰衣足食。你想,要新娘子穿着漂亮的礼服到厨房下灶,多不像样。”

媒婆牵线,忙碌了一段日子后,如果好事做不成,就白忙一场,但也有些人还是会给一张红纸。好事做成,红包钱多少由他们给,都是双数。

戏院咖啡店相亲多

那年头也很流行相亲,相亲必须有媒婆穿针引线,安排从未谋面的男女,到一个地方见面,男女各在一桌,有些还有亲友陪伴做“参谋”。相亲的两桌人,相隔不远,互相对视,如果看得满意,便进一步来往,不满意可再来另一次相亲。

1950年代,相亲的地方很多,三个世界游艺场最受欢迎。媒婆能言善道,把一对年轻男女带进游艺场,在咖啡店找个位置坐好,介绍他们认识后便走开,接下来的节目他们自己安排。

大世界游艺场外观。

新世界游艺场灯光璀璨的夜幕,摄于1953年。

有些人相亲,连父母和家人也带来,多些眼睛看对方多些保障。大坡的大华和东方两间戏院,附近的珍珠巴刹,晚上最热闹,到处都是咖啡摊和煮炒摊,来这里相亲的男女最多,大家一见钟情或看得满意,便买票到大华和东方看戏。

多少的未婚男女,后来谈情说爱,成立家庭,都是在珍珠巴刹撮合的良缘。可惜1966年,接近圣诞节时,一把无情火,烧毁了巴刹,也烧毁了相亲的一个好地方,结果那里就成了今天的珍珠大厦。

小坡也有多个相亲的好场所,奥迪安戏院附近的月兰亭,便吸引了很多相亲的男女。

月兰亭是大型的咖啡店,里面有炒粿条等各种美食,隔壁是奥迪安戏院,对面是“光华”,戏一散场,咖啡店门庭若市,要找一个位子难如登天。相亲的男女,知道戏散场时咖啡店爆满,一位难求,于是都在戏未散场时来相亲。所以,月兰亭的生意,一天忙到晚。

戏院附近,还有庆昌、津津等海南人的咖啡店,也做不少相亲的生意。那个年代,有戏院的地方,就有咖啡店,这两个行业,都做不少相亲男女的生意。

下期预告:满清时代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