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人文献研究中心正式开幕
文图 · 许源泰
2023年1月16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东南亚华人文献研究中心开幕典礼顺利举行,该中心成立的宗旨为系统性地集聚并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民间历史文献。为了配合中心的开幕,一场以“共同探讨大马华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也随之展开。
开幕仪式于当天上午10时开始。在研究中心主任许源泰副教授的陪同下,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前主任丁荷生教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长王瑞芳教授、副校长张颖教授,在各位学者以及参与者的见证下一同完成揭匾仪式,为此次的开幕典礼掀开序幕。
出席活动的学者包括马来亚大学文学院院长黄子坚教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系主任王晓梅教授、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柯木林先生、新加坡历史学者林孝胜先生、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廖文辉教授、厦门大学特聘教授郑振满教授、厦门大学郑莉教授、厦门大学曾玲教授、华社研究中心詹端缘主任、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张杰鑫主任、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徐威雄教授、马来亚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顾问有灯法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邱克威教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图书馆馆长萧德洪馆长、馆员郑美玉等。
王瑞芳校长、丁荷生教授、郑振满教授和许源泰副教授都在开幕典礼的致辞中表达了对研究中心成立的欣然,并表示了对其今后发展的期许。王瑞芳校长承诺将全力支持东南亚华人文献研究中心的各项工作,使它能够成为开放型的研究平台和高水平的研究中心。他希望关注和支持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华人历史研究的相关人士以实际行动进行支持,协助推动马来西亚华人的人文研究和支持交流,并培养更多专业人员。
提供交流平台 促进学术交流
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朱俊凯以及研究助理桂伟凯对中心的基本概况进行了简单介绍,除了搜罗华人民间文献并展开相关的人文研究外,中心也将积极培养年轻的学子。
中心主要延续着丁荷生教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模式,通过田野调查和实地访谈系统性的汇聚以及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的社会以及民间历史文献。目前,中心已建立马来西亚历史地理信息系统(Malaysia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MHGIS”)。MHGIS在计算机科技的帮助下,将区域内的华人单位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呈现并发掘更多研究课题的可能性。作为学术界目前重要的开放性研究工具,该系统将免费让学术界乃至民间学者使用,让广大的大马华人研究者得以参与和完善华人研究的相关课题。
此外,中心亦有意建立马来西亚华人传记数据库(Malaysia Biographical Database,“MBDB”),数据库内的研究资源也会免费分享,希望借此让世界各地的学生对马来西亚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传递书香 薪火相传
开幕典礼的其中一项活动是赠书环节,在丁荷生教授以及王瑞芳校长的见证下,三位捐赠者——柯木林先生,马来亚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顾问有灯法师,以及陈笃生先生的直系后代陈继廉先生分别为中心捐赠了书籍,许源泰副教授则以东南亚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的身份接受赠书。
柯木林先生则代表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捐赠了约两百本与新加坡华人宗乡会馆相关的书籍予中心;有灯法师亦为中心捐赠了近百本与《人间佛教》相关的书籍;陈继廉捐赠了《陈笃生家谱》。所捐赠的书籍丰富了中心资源,相信所有的书籍都会发挥其效用,推动未来的学术研究。
圆桌会议 关注大马华人
圆桌会议的主题为“共同探讨大马华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其“子题”有二,一为“大马华人研究当下与未来”,二为“大马华人研究成果、资源与信息的共同平台”。
丁荷生教授说:“同行之间必须合作性地收集、整合数据,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较全面的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出版更多有建设性的文章。”他提出目前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将不同的资料进行汇总和整理,进行跨学科的知识共享,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东南亚华人史的研究,并探讨多向并行发展的可能性。
柯林木先生认为中心是研究的革命基地。忠于初心,保持原则,中心的运作才能长久。所谓“百年树人”,栽培人才也是必须的。他提出研究的课题也要必须“接地气”。他认为必须要集合各方面的人才,学术界的研究才能更上一层楼。
其他学者也在会议上提出了本身对于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看法以及其研究成果,各地学者通过圆桌会议进行交流分享,不仅让在场的所有参与者获益良多,也从而推动了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在学术界的进展。
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获得了宗乡总会蔡其生会长和柯木林主任的鼎力支持,宗乡总会所赠送的诸多特刊给予中心很大的帮助。研究中心希望宗乡总会及新加坡的宗乡团体能够继续给予支持,让中心填补更多会馆的原始资料,同时也能让中心培训的研究助理从中学习,培养更多的优秀年轻学子,从而推进东南亚华人在学术界的研究发展。
(作者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东南亚华人文献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