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Oneness #40, Oneness Magazine, /有问题找孙大人

有问题找孙大人

孙大人是何方神圣?为什么人人都找他?  

文| 王振春    图| 网络照片

1990年5月17日,出席福州会馆的宴会,一心想找福州人口里的“孙大人”。但那晚,孙大人没来,福州会馆的负责人告诉我,孙大人病了,他那年已经93岁,人老了,身体越来越差。

几个月后,福州会馆总务江克长打电话来,说孙大人走了。

孙大人走了,在福州人社群中,大家带着眼泪奔走相告,好像走了一个自己最敬爱的长者,最亲近的亲人。

究竟孙大人是谁?为什么福州人那么敬重他?关心他?

孙崇瑜小史

孙崇瑜

孙崇瑜(1897-1991)生于福建福州,能操闽粤等多种方言。1909年南来槟城,1926年12月来新加坡,得到当时福州会馆首届总理孙子善的照顾,供他吃住,又安排他到英华义学读书,这间义学,也即后来的颜永成学校。

在英华义学时由于成绩特优,转学到当时的名校——莱佛士学校。在莱佛士学校毕业那年,华民政务司署招考翻译员,他不想继续负累恩人孙子善,于是放弃继续念书的计划,到华民政务司署应试,结果得了第一名被录用。

起初任华民护卫司署首席华语通译员,

1932年升为新加坡华民政务司署华人帮办。1941年12月协助殖民地政府筹组华侨动员委员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仍任华民政务司署帮办。

1930年代的华民护卫司署 ,位于合乐路。

曾经的南天大酒店,是如今的裕华国货。图为还有人力车夫奔走谋生的社会生活面貌。图片取自《Chinatown牛车水-an album of a Singapore community》

华社眼里的衙门大人

原来孙大人就是1932年的华民政务司署帮办孙崇瑜。

江克长告诉我,战前新加坡有三个华人当过帮办,一个是广府人何乐如,母亲是潮州人。另一个是福州人孙崇瑜,还有一个也是福州人郑惠明。殖民地时代的三个华人帮办,两个是福州人,常到福州会馆走动的是孙崇瑜。

江克长说:“我那时常和孙大人在外头吃饭,听他讲很多他当帮办的经历,他给我的感觉是完全没有官架子,做人特别随和。”

1877年,殖民地政府为了管理华人社会的风风雨雨,设立了华民护卫司署(Chinese Protectorate),1934年华民护卫司署改名为华民政务司署(Chinese Secretariat)。

第一位华民护卫司,是通晓华语和华人方言的必麒麟。必麒麟之后,开始用华人当帮办,由华人管理华人社会。第一个华人帮办是何乐如,之后由孙崇瑜和郑惠民接棒。

殖民地时代的帮办一职,高高在上,原是英国人出任。何乐如,孙崇瑜和郑惠民能做上这个位子,真不容易。

那年头,华人的知识水平不高,只相信一句老话:“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华民政务司署在他们眼里是衙门,有事要到华民政务司署办理,尤其想到衙门里的大人,是白皮肤的英国人,先怕了好几天。除非万不得已,谁敢进去。

江克长说,孙崇瑜出任华民政务司署帮办,担任“大人衙”的头头,于是大家都叫他孙大人。

孙大人是福州人,福州人有事找他,只要合情合理的,他都帮忙。就算不是福州人,他也能帮就帮。所以,那时的华人社会流传一句话:“有问题找孙大人”。

据一些福州籍的老船员回忆,有一年经济不景气,新加坡很多福州船员失业,连住的地方都成问题。孙大人见状马上挺身而出,为他们奔走,一方面找船公司洽商,另一方面与船员承包商交涉,双管齐下解决船员失业的问题。由于出面讲话的是“大人衙”的孙大人,大家都给几分面子,于是福州船员失业的问题很快获得解决。因此孙大人的名字,不但在新加坡本土响当当,就是在船运界,也是知名的。

一篇文章改变命运

要谈孙崇瑜其人其事,必须提到当年福州会馆的总理孙子善。

孙子善

孙子善是福州会馆的首届总理,那时在殖民地政府的报穷司担任稽查员。孙崇瑜和他的哥哥孙崇品,正是在孙子善的帮忙下,飘洋过海南来的。

孙子善起初不认识孙崇瑜兄弟,那年福州发生大水灾,报纸上有则新加坡消息,说新加坡有个出名的福州侨领孙子善,出钱出力筹款救济福州水灾灾民,孙子善的名字,在福州的报纸上出现好多天。于是,天天想到新加坡闯天下的孙崇瑜兄弟,连忙写信到福州会馆向孙子善求助。也许有缘分,孙子善回信表示,愿意帮忙他们来新加坡,但有个条件,就是要先看看孙崇瑜的一篇文章才做决定。

孙崇瑜这时有点为难,不知该写什么才好。他想起自己投考工业传习所时写的那篇作文,觉得还不错,于是将那篇作文寄给孙子善。

信寄出不久,好消息来了。

孙子善不但回了信,还寄了500元给兄弟两人。信上说其中250元是给孙崇瑜的伯母做安家费,因为孙崇瑜五岁丧母,九岁那年父亲过世,全靠伯母辛苦养家。另外的250元,孙子善要他们拿来作套像样的衣服,剩下的是南来的路费。

这下子,曙光在望,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于是兄弟两人,便告别穷困的家乡,来到新加坡。

那时的福州,天天都有拐骗“猪仔”的事件发生。有谁能像孙崇瑜兄弟那样幸运,碰到大贵人孙子善,安排他们顺风顺水过海南来。一些无知的年轻人,以为南洋是淘金地,于是糊里糊涂拿了人家50块光番(银元),还有一条灰色的毛毯,便踏上人挤人的法国茶船。他们万万想不到,那50块光番,是他们的卖命钱,那块毛毯是“猪仔毯”。

这些福州“猪仔”的故事,孙崇瑜听得很多。他庆幸从报纸上看到孙子善的名字,又庆幸那封寄给孙子善的信,没有石沉大海。否则他可能会在福州过着穷困潦倒的苦日子。他一直把孙子善当作大恩人,由己及人,他成了“大人衙”的孙大人后,也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还衍生出“有问题找孙大人”这句话。

孙崇瑜常对朋友说,有句老话:

“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孙子善虽然只是他的乡叔,但这位乡叔生前供他读书,教他做人,跟再生父母无异,可惜在他事业有成时,恩人已飘然西去,无法回报,是他一生中最遗憾的一件事。

华民政务署
第一任华人帮办何乐如

何乐如

殖民地时代,华民政务署向来都是英国人当帮办,后来有三个华人坐上这个位子。一个是1920年代的何乐如(1865-1946),另一个是1932年接何乐如棒子的孙崇瑜(1897-1991),最后一个是郑惠明(1906-1954),新加坡华人基督教青年会的发起人之一,历任该会正副会长。

1956年出版的《养正学校金禧纪念刊》,有提到华民政务司署帮办何乐如,原来他是养正学校数十名创办人之一。

作家何乃强在他的著作《前养正纪事》里说,何乐如幼年来新加坡,进入圣安德烈学校读书,后来转到莱佛士书院就读。当时华民护卫司必麒麟见他精通双语,而当时的社会,很需要这样的人才,于是招募他毕业后加入殖民地政府服务,负责传译的工作。后来擢升他为首席翻译官,从此平步青云,直到1926年退休。

何乐如的先祖是潮州人,母亲是广府人,在广州出生,从小在讲广府话的环境中成长。所以他的广府话讲得很好。人称咖啡山的武吉布朗,有四座并排的坟墓,墓主是何乐如和他的两个太太,不远处是他的长子何兆芹医生的坟墓。

何乐如的原名是何式均,何乐如是他的号。昔日樟宜路上段有条式均路(Siak Kuan Road)就是为了纪念他,还有一座殖民地式的别墅,也是他的。后来建樟宜机场,式均路便消失了。

最后的华人帮办郑惠明

郑惠明是福建省闽侯县人,1920年代便来新加坡,是华人基督教青年会的发起人之一,历任正副会长。后又发起组织中国学会和南洋学会,出任副会长。

他在福州时,进福建协和大学专修英文文学。来新加坡后,先担任华民政务司署翻译,后来升为总翻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官职一个接一个来,先是升为华民政务司署督办兼副社团注册官,接着是华语影片检查官、华人参事局秘书、保良局秘书、家庭计划协会委员。1948年,又被选为代表,到美国出席世界基督教卫理公会会议。之后,他进入英国牛津大学深造,学历更上一层楼。

值得一提的是,郑惠明曾发起守时节约运动。根据档案资料,这项运动在华人社会里特别重要,所以他不管别人是否会给予全力支持,他仍努力推动。上世纪50年代,开宴时间晚上7时,但有些人会等其他人到齐后才姗姗来迟。至于宴席的价格,一般七八十元一桌,加上水酒和小账,至少百元。然而酒菜太丰富,吃一半,糟蹋一半,提倡节约,特别有意义。

第一位华民护卫司必麒麟

早期的必麒麟街,在桥南路的交叉口 ,左边是警察总部,街上有几间棺材店,俗称棺材街

下期预告:昔日会馆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