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History, Yuan #158, Yuan Magazine, /宗乡团体的历史进程和新使命

宗乡团体的
历史进程和新使命

文 · 胡林生     图 · 编辑部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群聚最大的区域。作为外来移民,面对艰巨恶劣的客观环境,华人一向能屈能伸,表现了最强的韧性,以应对各种歧视和排斥。他们在狂风巨浪下挣扎求存,披荆斩棘而落地生根。不少华裔在工商界刻苦奋斗,飞黄腾达,取得了非凡的业绩表现,甚至发展为显赫辉煌的商业集团。海外华裔的杰出表现,有人说跟民族性或者传统文化有关。但追根究底,一个历久弥新的传统结构——宗乡组织,似乎对整体坚韧不拔的民族性,以及同舟共济的宗乡情怀和族群意识,有更深更广的影响。

华人的宗乡组织,主要是宗乡会馆。宗乡会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秦汉时代。当时,旅居他乡的商旅,由于经常在一起聚会,于是便有了简单的会馆组织。汉唐时代商业经济繁荣,会馆规模进一步扩充发展。到了明清,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日趋繁荣,商品、科举制度和人口的流动,会馆这种特殊组织的功能更为显著和突出。不同性质的会馆组织,完全顺应当时工商业者的不同需求而产生。

宗乡会馆的历史进程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移居海外的最大集聚地,宗乡组织数目众多,对新马华裔经济和文化各个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不论个人、家庭、工作、行业还是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几乎都跟宗乡会馆脱不了关系。

宗乡会馆的组织,基本上根据其社会功能分为三大类:1.地缘性会馆:一般是同乡或县属、府属、省属组织,称为同乡会、联谊会或会馆;2.血缘性会馆:一般由宗亲/同姓、同乡人形成的馆、会、堂、祠的宗乡组织;3.业缘性会馆:一般各帮行会、行业总会、中华商会等形成的组织。

宗乡会馆的基本功能,是为同乡同宗的族群服务。无论是业务、消闲、佳节庆典,或者其他活动,宗乡会馆一般都以族群的利益为依归。由于是体制外的民间组织,受到各种条例的限制,宗乡会馆一向很少参与本土的政治活动,这是海外宗乡组织历史进程的最大特征。

二战前后,新马的华裔族群,基本上面对非常类似的经济和文化环境。相对来说,华裔虽然是新马的第二大族群,政治上却是弱势群体。无论是殖民地统治时代,或是独立后的马来西亚,华裔在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都普遍受到打压和歧视,华文教育完全被排挤在体制外。所以,华裔族群所面对的,是如何在体制外的恶劣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此外,由于新马当局在二战前后,偏重英文和马来文教育,华族子弟难以获得良好的正规教育。许多在宗乡会馆负责要务的有识之士,都意识到要保障华族子弟的前途,华族必须出钱出力,兴办华文学校,让华裔子弟接受正统教育,跟上时代步伐,以免落人之后。更重要的,通过华文教育来继承传统文化,也是宗乡团体热心兴办华文学校的根本初衷。

根据史料记载,宗乡团体在二战前后出资兴建的学校,从1912年到1941年,共300多所小学,学生大约3万7000人。以下所列学校,是目前仍然正常运作的学校,如1905年的新加坡华人女子学校、崇正学堂(后改称崇正学校)、广肇学堂(后改称养正学校);1906年的应新、启发、端蒙;1907年的道南学校;1912年的育英学校。一战后,先后兴办的学校有爱同、工商补习、南华女校、崇福女校、崇本女校、育才、广福、培青。中学方面,有南洋华侨(1918)、南洋女中(1922)、南华女中、养正(1923)、公教(1937)、中正(1939)。二战后,有南侨女中、新民(1945)、圣公会(1956)等。1953年,南洋大学正式成立,标榜着华文教育发展的高峰。

除了热心兴办学校外,宗乡团体在社区医院和疗养院方面,也作出重大的贡献,如出资建设新加坡著名的仁慈医院、广惠肇医院、陈笃生医院等,对当时离乡背井的华裔族群来说,无疑是日常生活健康保障的有力支柱。

宗乡团体的新使命

新马独立分家后,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新加坡的华文教育体制,融为全国性教育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宗乡团体的时代使命,是否就从此可以划上休止符,静悄悄地退出华社族群的舞台呢?

鉴于宗乡团体是多功能的社会组织,有很深广的文化脉络,也是朝野民意交流的重要沟通渠道,所以,宗乡团体仍然可以大有作为,在不同层面,凭着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发挥建设社会的正能量,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个人对宗乡团体仍有很高的期待,认为宗乡团体不妨在以下几方面,继续施展拳脚:

一、强化华语/方言的语用环境,让华裔子弟从幼年开始,接受家庭教育和传统思想意识、价值观的熏陶,端正目前华裔子弟因文化断层而造成的自信问题;

二、提供丰厚奖学金、助学金,协助同乡子弟有更多升学和深造的机会,目的是培育更多的接班人;

三、对同乡子弟的医疗保健,在物质和精神上继续发挥同舟共济的高度协作,加强社群的凝聚力;

四、积极参与各种非物质文化活动,促进并提升华裔族群精神文明的认知水平,发扬华裔的文化特色。

近年来,华裔族群的语用环境,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有日趋单语化(英语化)的趋势。社会用语的板块变化,使华裔社群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华裔家庭,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家庭用语呈单语化的走势(2019年的统计近72%);二是由于方言的应用日渐式微,直接影响了华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素质和活动表现。更严重的是,新加坡的华族文化特色,也因此而不成气候,甚至溃不成军。

简括地说,第一个困境让多数华裔子弟丧失了传统家庭教育熏陶的机会。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法浸濡、汲取传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第二个困境使华社在各个层面的非物质文化活动,因接棒和传承的断源而萎缩。观众的稀稀落落,也是导致活动组织沉寂甚至逐渐消失的主因。

面对目前的困境,华社宗乡团体能否挺身而出,肩负新的时代使命,引领华社各阶层,慷慨捐助,发挥宗乡团体一贯的同舟共济韧性,扭转当前华社语用环境的颓势,为重振华裔的传统精神文明而努力不懈。

(作者为教育部前华文专科视学/教育部课程发展署前中学华文教材组主任)

Home/History, Yuan #158, Yuan Magazine, /宗乡团体的历史进程和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