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Oneness #39, Oneness Magazine, /细说四届南大杯

细说四届南大杯

多少激昂澎拜,都付笑谈中。

文|王振春   图|作者、新报业媒体提供

看了几十年的篮球赛,最怀念的是南大杯。记得第一届的南大杯就是1953年南洋大学动土的那一年。从1953年到1957年,前后办了四届,中间1956年停办,1957年是最后一届。

第一届:为慈善筹款

每届的南大杯开赛,除了球迷兴奋,快乐世界也动了起来,大批球迷涌来看球,快乐世界每天收了不少入门票。那时我11岁,是个小球迷,常跟着大人去快乐世界看球赛。

南大的创办人陈六使登高一呼,万山响应,各行各业出钱出力热烈支持。舞女义舞,三轮车夫义踏,咖啡店也一间间义卖。街头巷尾,都在谈南大。

南大杯在快乐世界体育馆举行,主办单位是中华体育促进会,即后来的篮球总会,筹委会主席是高德根。

南大杯,也是新加坡最早的国际篮球赛。每一届开幕,都在《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两份华文报登全版的特刊。每场球赛,报纸和电台都做详细的报道。

前后四届的南大杯,开幕和闭幕全场爆满。养正和光洋学校的铜乐队都到场奏乐,乐声悠扬,场面感人。

第三届南大杯篮球赛,于1955年12月3日在快乐世界体育馆正式开幕。图为义赛委员会主席高德根亲自主持升旗典礼。

第三届南大杯篮球赛,于1955年12月3日在快乐世界体育馆正式开幕。图为义赛委员会主席高德根亲自主持升旗典礼。

第一届只办男女阜际赛,球队多,战情不紧张。邀请的队伍有北慕娘、诗巫、沙劳越、吉打、吉兰丹、槟城、彭亨、吡叻、雪兰莪、森美兰、马六甲、柔佛等邻近地区。男篮13队,女篮八队。1953年8月22日球赛开锣,经过角逐,男子组新加坡得冠军,亚军雪兰莪。女子组冠军新加坡,亚军吡叻。

第一届的南大杯,为南大筹到3万1540元。

第二届:走向国际

第二届南大杯,1954年11月开赛,越办越有看头,已不是阜际赛,而是规模越来越大的国际赛,邀请的球队有台湾、菲律宾、香港、泰国、马来亚、沙劳越,尤其台湾的克难队,球员大都军旅出身,个个高头大马,身经百战,与新加坡队碰头,快乐世界体育馆六七千个台阶位子,一定爆满,一票难求,有些还站在最高处看,买不到票的人,只好在体育馆外面,听球赛的掌声,等比赛的结果。

1950年代,新加坡最强的篮球队是《南洋商报》队,队里的猛将余铁军、高棣铨、陈孝发、李焯民与外号“马骝精”的梁雄标等都来自香港,在商报任职,后来多了一个菲律宾队的球怪蔡文章,个个球艺不凡,加上一个身高六尺二的本地姜黄天锡,这个阵容多次南征北伐,百战百胜,替《南洋商报》做了不少报纸的宣传。

第三届:险胜台湾队

第二届起的南大杯,争夺冠军的都是新加坡和克难队。第二届和第四届,克难队夺冠,都是小胜。第二届的比数是60比57,第四届是67比59。第三届地头蛇打垮过江龙,新加坡队险胜,比数是71比69。可见,碰到兵强马壮的克难队,新加坡也不是省油的灯。

新加坡当年出席世运,几个南大杯的主将都在队里 ,前排右三是余铁军,第三排右是黄天锡,左是王得胜。

新加坡当年出席世运,几个南大杯的主将都在队里 ,前排右三是余铁军,第三排右是黄天锡,左是王得胜。

1953年8月24日,南洋大学倡办人陈六使为欢迎各地参加南大杯赛篮球队,特在丹戎隅俱乐部举行盛大晚宴。

1953年8月24日,南洋大学倡办人陈六使为欢迎各地参加南大杯赛篮球队,特在丹戎隅俱乐部举行盛大晚宴。

新加坡队那时的三剑客是余铁军、高棣铨和黄天锡。余铁军是南大杯的篮球明星,每场球都是他取分最多。他的拿手好戏,是冲篮和双手远射。冲篮时高空跃起,双脚一前一后,步伐轻盈,弹性极佳,十拿九稳。双手远射姿势美妙,奇准无比。

第四届:输了球,赢了掌声

第四届也即最后一届,南大也派队参加。出场时掌声雷动,久久不衰。第一场球便碰到台湾克难队,克难队进球取分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打了10多分钟,南大队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忽然有个球员一粒远投,进球了,体育馆爆起如雷掌声,这个进球的球员,是后来出任篮总秘书长的郭宪章。

1955年12月4日,第三届南大杯赛次日,快乐世界体育馆外,热心球迷排队购买入场券情形。

1955年12月4日,第三届南大杯赛次日,快乐世界体育馆外,热心球迷排队购买入场券情形。

郭宪章去年往生,10多年前他受访时笑着说:“我的远投向来最差,10粒球能进一粒已经偷笑,那晚对克难队,不知道那粒球是怎样投进的,那时没有三分球,如果有,应该是三分球。”

他说,进了这粒球,都被大家说是神射手。

对克难队的那场比赛,南大队输了52分。球赛结束,球迷还是给他们如雷掌声,观众席上“南大南大”的欢呼声此起彼落,叫个不停。

第四届南大杯,男组共有14队参赛。棉兰对克难的那场球,也出其意外的紧张。棉兰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球队,球迷都以为这场球一定一面倒。谁知笛声一响,棉兰队先发制人,队长邱飞海弹力极佳,跃起传球,声东击西,把克难队打得阵脚大乱,数度叫停,最后克难队虽然还是赢了,但赢得很辛苦。

每次想到南大杯,都会想到邱飞海的弹性和腰力。

球赛全部结束后,排名榜上南大排名最后,但体育精神却大获赞扬。冠军属台湾克难,亚军新加坡,棉兰第三,中马第四,港华第五,菲律宾第六,北马第七,古晋第八,泰国自力第九,港联第10,南马11,合艾12,泰华13,南大14。女子组有八队比赛,冠军归台湾纯德,新加坡排第五。

10天的比赛,圆满闭幕,由陈六使夫人颁奖,男子组的冠军杯陈六使捐献,女子组高德根报效。辛苦10天,为南大筹到12万元的建校基金。南大杯只办四届,画上了美丽的句号。

四届的南大杯,代表新加坡队的几个沙场老将,已先后做了古人。打球动作古怪,花样百出的梁雄标早在美国逝世;余铁军前几年病逝美国。李焯民、黄天锡、高棣铨、蔡文章、陈孝发、黄锦富与哑将杨玉发等,也都不在了。

第四届南大杯,对克难一仗,为南大队投入第一粒球的郭宪章(后排左三)。

第四届南大杯,对克难一仗,为南大队投入第一粒球的郭宪章(后排左三)。

南大杯时代的黄天锡。

南大杯时代的黄天锡。

篮球新人立大功

第三届南大杯,新加坡队出现了一个王得胜,体高六尺三,比队长黄天锡高出半寸。战后球评指出,王得胜抢了不少篮板球,拿了很多分,是这一硬仗的大工臣,若轮功行赏,只输给余铁军。

新加坡队教练宣鹤皋重用新人,球赛开场便派他上阵打中锋,黄天锡和梁雄标职司后卫,前锋是余铁军与高棣铨。

2013年余铁军右一从美国回来,几个老球友在文华与他饭叙。左起林大栋,符瑞流,王振春-,黄锦富第一届南大杯主将,吴朝良,苏启祥。

2013年余铁军右一从美国回来,几个老球友在文华与他饭叙。左起林大栋,符瑞流,王振春-,黄锦富第一届南大杯主将,吴朝良,苏启祥。

笛声一响,双方实力伯仲,球赛扣人心弦,在惊涛骇浪中进行,余铁军首开纪录,克难队也还以颜色,一来一往紧张百出,但新加坡球风甚顺,一路领先,上半场结束,以38比26赢了12分。下半场易篮再战,新加坡队还是以上半场的五人上场,王得胜虽是新人,但年轻力壮,仗着体高,抢不少篮板球,新队还是一路领先,最得意时赢克难14分。球赛结束,新加坡夺冠。

球迷这时才知道本地球坛出了个王得胜。那时我们打球的记录簿,一本4毛钱,也用王得胜扣篮的照片做封面。

王得胜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潮州人,商报队的教练宣鹤皋,发现他有打球的身材,便介绍他加入商报队,并训练他打中锋。经过一番苦练,他的球艺一日千里,在第三届南大杯大放光芒。可惜这种光芒短暂,不久他便在球坛消失,第四届的南大杯已不见王得胜的名字。

南大杯的球星陨落

2017年1月15日,阿流传来手机短信,说老铁在美国走了。

看到短信,我怔了一下,希望这个消息不是真的。

2016年一班老球友和老铁在文华吃饭,他说他在美国做的体验报告,刚刚出来,三高都没有,身体很健康。听到阿流说老铁走了的噩耗,真的叫人难相信。

阿流是上世纪60年代的篮球国手,全名符瑞流。老铁是我心里的篮球明星余铁军,50年代的南大杯,第三届新加坡险胜台湾克难队,登上盟主宝座,余铁军近投远射,取分最多,功劳最大。瑞流得他真传,球路最像他。

余铁军个子不高,但抢高空球不输给身材比他高的球员。那年代的球迷,很多把他当做偶像。有一次和他在牛车水一餐馆吃饭,隔壁几个不相识的年长者,走过来用广东话打招呼,问他是不是余铁军?这一问,问出了共同话题,于是谈起当年的南大杯,聊到南洋商报篮球队。余铁军还留下在美国的地址,希望日后联络。

上世纪50年代,余铁军在球坛的名气如日中天。每年的南大杯,台湾克难队最怕的球员便是余铁军,每场球取分最多便是他。

1956年,新加坡队参加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

在新加坡尚未决定要派篮球队参加奥运会前,台湾宣布黄天锡与余铁军为“国手”,报纸上几乎天天都有他们动向的消息,纷纷推测他们会不会代表台湾队出席奥运?当时本地有左派与右派两股势力,左派报纸天天炮轰台湾,不愿看到黄、余二人代表“中华”队出赛;右派报纸亲台湾,天天试探两人动向,希望他们穿上台湾的球衣。结果答案揭晓,新加坡要派队参加,余铁军与黄天锡当然要代表新加坡了。

余铁军是于1952年随香港南华队来新加坡时,被商报老板李玉荣邀他留下,名义是在报馆做工,实则替报馆打球,用球队替报馆宣传,打响南洋商报的招牌。南洋商报队那时远征马来亚,菲律宾等地,所向无敌,余铁军战功赫赫。和他一起被商报老板留在新加坡的,还有高棣铨和李焯民登,他们都是南大杯新加坡队的主将。

老铁几年前从美国回来,每次我们都会欢聚,高龄80多的人,走路腰板挺直,健步如飞,讲起话来神采杨,全无老态。更妙的是,他随身带一个最新的平板电脑,晚上睡前一定要看几小时面簿,和几百个网友沟通,直到凌晨3点才睡觉。我有幸成为他的网友。

阿流说,老铁走了,那天是1月14日,网络上载了他在美国出殡的照片,说是年龄90岁。

细说四届南大杯

多少激昂澎拜,都付笑谈中。

看了几十年的篮球赛,最怀念的是南大杯。记得第一届的南大杯就是1953年南洋大学动土的那一年。从1953年到1957年,前后办了四届,中间1956年停办,1957年是最后一届。

第一届:为慈善筹款

每届的南大杯开赛,除了球迷兴奋,快乐世界也动了起来,大批球迷涌来看球,快乐世界每天收了不少入门票。那时我11岁,是个小球迷,常跟着大人去快乐世界看球赛。

南大的创办人陈六使登高一呼,万山响应,各行各业出钱出力热烈支持。舞女义舞,三轮车夫义踏,咖啡店也一间间义卖。街头巷尾,都在谈南大。

南大杯在快乐世界体育馆举行,主办单位是中华体育促进会,即后来的篮球总会,筹委会主席是高德根。

南大杯,也是新加坡最早的国际篮球赛。每一届开幕,都在《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两份华文报登全版的特刊。每场球赛,报纸和电台都做详细的报道。

前后四届的南大杯,开幕和闭幕全场爆满。养正和光洋学校的铜乐队都到场奏乐,乐声悠扬,场面感人。

第三届南大杯篮球赛,于1955年12月3日在快乐世界体育馆正式开幕。图为义赛委员会主席高德根亲自主持升旗典礼。

第三届南大杯篮球赛,于1955年12月3日在快乐世界体育馆正式开幕。图为义赛委员会主席高德根亲自主持升旗典礼。

第一届只办男女阜际赛,球队多,战情不紧张。邀请的队伍有北慕娘、诗巫、沙劳越、吉打、吉兰丹、槟城、彭亨、吡叻、雪兰莪、森美兰、马六甲、柔佛等邻近地区。男篮13队,女篮八队。1953年8月22日球赛开锣,经过角逐,男子组新加坡得冠军,亚军雪兰莪。女子组冠军新加坡,亚军吡叻。

第一届的南大杯,为南大筹到3万1540元。

第二届:走向国际

第二届南大杯,1954年11月开赛,越办越有看头,已不是阜际赛,而是规模越来越大的国际赛,邀请的球队有台湾、菲律宾、香港、泰国、马来亚、沙劳越,尤其台湾的克难队,球员大都军旅出身,个个高头大马,身经百战,与新加坡队碰头,快乐世界体育馆六七千个台阶位子,一定爆满,一票难求,有些还站在最高处看,买不到票的人,只好在体育馆外面,听球赛的掌声,等比赛的结果。

1950年代,新加坡最强的篮球队是《南洋商报》队,队里的猛将余铁军、高棣铨、陈孝发、李焯民与外号“马骝精”的梁雄标等都来自香港,在商报任职,后来多了一个菲律宾队的球怪蔡文章,个个球艺不凡,加上一个身高六尺二的本地姜黄天锡,这个阵容多次南征北伐,百战百胜,替《南洋商报》做了不少报纸的宣传。

第三届:险胜台湾队

第二届起的南大杯,争夺冠军的都是新加坡和克难队。第二届和第四届,克难队夺冠,都是小胜。第二届的比数是60比57,第四届是67比59。第三届地头蛇打垮过江龙,新加坡队险胜,比数是71比69。可见,碰到兵强马壮的克难队,新加坡也不是省油的灯。

新加坡当年出席世运,几个南大杯的主将都在队里 ,前排右三是余铁军,第三排右是黄天锡,左是王得胜。

新加坡当年出席世运,几个南大杯的主将都在队里 ,前排右三是余铁军,第三排右是黄天锡,左是王得胜。

1953年8月24日,南洋大学倡办人陈六使为欢迎各地参加南大杯赛篮球队,特在丹戎隅俱乐部举行盛大晚宴。

1953年8月24日,南洋大学倡办人陈六使为欢迎各地参加南大杯赛篮球队,特在丹戎隅俱乐部举行盛大晚宴。

新加坡队那时的三剑客是余铁军、高棣铨和黄天锡。余铁军是南大杯的篮球明星,每场球都是他取分最多。他的拿手好戏,是冲篮和双手远射。冲篮时高空跃起,双脚一前一后,步伐轻盈,弹性极佳,十拿九稳。双手远射姿势美妙,奇准无比。

第四届:输了球,赢了掌声

第四届也即最后一届,南大也派队参加。出场时掌声雷动,久久不衰。第一场球便碰到台湾克难队,克难队进球取分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打了10多分钟,南大队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忽然有个球员一粒远投,进球了,体育馆爆起如雷掌声,这个进球的球员,是后来出任篮总秘书长的郭宪章。

1955年12月4日,第三届南大杯赛次日,快乐世界体育馆外,热心球迷排队购买入场券情形。

1955年12月4日,第三届南大杯赛次日,快乐世界体育馆外,热心球迷排队购买入场券情形。

郭宪章去年往生,10多年前他受访时笑着说:“我的远投向来最差,10粒球能进一粒已经偷笑,那晚对克难队,不知道那粒球是怎样投进的,那时没有三分球,如果有,应该是三分球。”

他说,进了这粒球,都被大家说是神射手。

对克难队的那场比赛,南大队输了52分。球赛结束,球迷还是给他们如雷掌声,观众席上“南大南大”的欢呼声此起彼落,叫个不停。

第四届南大杯,男组共有14队参赛。棉兰对克难的那场球,也出其意外的紧张。棉兰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球队,球迷都以为这场球一定一面倒。谁知笛声一响,棉兰队先发制人,队长邱飞海弹力极佳,跃起传球,声东击西,把克难队打得阵脚大乱,数度叫停,最后克难队虽然还是赢了,但赢得很辛苦。

每次想到南大杯,都会想到邱飞海的弹性和腰力。

球赛全部结束后,排名榜上南大排名最后,但体育精神却大获赞扬。冠军属台湾克难,亚军新加坡,棉兰第三,中马第四,港华第五,菲律宾第六,北马第七,古晋第八,泰国自力第九,港联第10,南马11,合艾12,泰华13,南大14。女子组有八队比赛,冠军归台湾纯德,新加坡排第五。

10天的比赛,圆满闭幕,由陈六使夫人颁奖,男子组的冠军杯陈六使捐献,女子组高德根报效。辛苦10天,为南大筹到12万元的建校基金。南大杯只办四届,画上了美丽的句号。

四届的南大杯,代表新加坡队的几个沙场老将,已先后做了古人。打球动作古怪,花样百出的梁雄标早在美国逝世;余铁军前几年病逝美国。李焯民、黄天锡、高棣铨、蔡文章、陈孝发、黄锦富与哑将杨玉发等,也都不在了。

第四届南大杯,对克难一仗,为南大队投入第一粒球的郭宪章(后排左三)。

第四届南大杯,对克难一仗,为南大队投入第一粒球的郭宪章(后排左三)。

南大杯时代的黄天锡。

南大杯时代的黄天锡。

篮球新人立大功

第三届南大杯,新加坡队出现了一个王得胜,体高六尺三,比队长黄天锡高出半寸。战后球评指出,王得胜抢了不少篮板球,拿了很多分,是这一硬仗的大工臣,若轮功行赏,只输给余铁军。

新加坡队教练宣鹤皋重用新人,球赛开场便派他上阵打中锋,黄天锡和梁雄标职司后卫,前锋是余铁军与高棣铨。

2013年余铁军右一从美国回来,几个老球友在文华与他饭叙。左起林大栋,符瑞流,王振春-,黄锦富第一届南大杯主将,吴朝良,苏启祥。

2013年余铁军右一从美国回来,几个老球友在文华与他饭叙。左起林大栋,符瑞流,王振春-,黄锦富第一届南大杯主将,吴朝良,苏启祥。

笛声一响,双方实力伯仲,球赛扣人心弦,在惊涛骇浪中进行,余铁军首开纪录,克难队也还以颜色,一来一往紧张百出,但新加坡球风甚顺,一路领先,上半场结束,以38比26赢了12分。下半场易篮再战,新加坡队还是以上半场的五人上场,王得胜虽是新人,但年轻力壮,仗着体高,抢不少篮板球,新队还是一路领先,最得意时赢克难14分。球赛结束,新加坡夺冠。

球迷这时才知道本地球坛出了个王得胜。那时我们打球的记录簿,一本4毛钱,也用王得胜扣篮的照片做封面。

王得胜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潮州人,商报队的教练宣鹤皋,发现他有打球的身材,便介绍他加入商报队,并训练他打中锋。经过一番苦练,他的球艺一日千里,在第三届南大杯大放光芒。可惜这种光芒短暂,不久他便在球坛消失,第四届的南大杯已不见王得胜的名字。

南大杯的球星陨落

2017年1月15日,阿流传来手机短信,说老铁在美国走了。

看到短信,我怔了一下,希望这个消息不是真的。

2016年一班老球友和老铁在文华吃饭,他说他在美国做的体验报告,刚刚出来,三高都没有,身体很健康。听到阿流说老铁走了的噩耗,真的叫人难相信。

阿流是上世纪60年代的篮球国手,全名符瑞流。老铁是我心里的篮球明星余铁军,50年代的南大杯,第三届新加坡险胜台湾克难队,登上盟主宝座,余铁军近投远射,取分最多,功劳最大。瑞流得他真传,球路最像他。

余铁军个子不高,但抢高空球不输给身材比他高的球员。那年代的球迷,很多把他当做偶像。有一次和他在牛车水一餐馆吃饭,隔壁几个不相识的年长者,走过来用广东话打招呼,问他是不是余铁军?这一问,问出了共同话题,于是谈起当年的南大杯,聊到南洋商报篮球队。余铁军还留下在美国的地址,希望日后联络。

上世纪50年代,余铁军在球坛的名气如日中天。每年的南大杯,台湾克难队最怕的球员便是余铁军,每场球取分最多便是他。

1956年,新加坡队参加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

在新加坡尚未决定要派篮球队参加奥运会前,台湾宣布黄天锡与余铁军为“国手”,报纸上几乎天天都有他们动向的消息,纷纷推测他们会不会代表台湾队出席奥运?当时本地有左派与右派两股势力,左派报纸天天炮轰台湾,不愿看到黄、余二人代表“中华”队出赛;右派报纸亲台湾,天天试探两人动向,希望他们穿上台湾的球衣。结果答案揭晓,新加坡要派队参加,余铁军与黄天锡当然要代表新加坡了。

余铁军是于1952年随香港南华队来新加坡时,被商报老板李玉荣邀他留下,名义是在报馆做工,实则替报馆打球,用球队替报馆宣传,打响南洋商报的招牌。南洋商报队那时远征马来亚,菲律宾等地,所向无敌,余铁军战功赫赫。和他一起被商报老板留在新加坡的,还有高棣铨和李焯民登,他们都是南大杯新加坡队的主将。

老铁几年前从美国回来,每次我们都会欢聚,高龄80多的人,走路腰板挺直,健步如飞,讲起话来神采杨,全无老态。更妙的是,他随身带一个最新的平板电脑,晚上睡前一定要看几小时面簿,和几百个网友沟通,直到凌晨3点才睡觉。我有幸成为他的网友。

阿流说,老铁走了,那天是1月14日,网络上载了他在美国出殡的照片,说是年龄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