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
“肥叔是一间邻里小贩的猪肉铺老板,白天他卖猪肉给街坊,晚上还要继续关起门来做生意。他每晚都必须要卖一种东西——人血,有主顾会准时上门。若是断了货,肥叔的性命不保……”
在牛车水一间古早风格的茶楼隔间,一袭黑衣,目光冷峻的林宝华(Sean Lam),在略微嘈杂的人声和低缓的广东名曲《春江花月夜》的环绕下,端起茶杯,低缓讲述他的“僵尸”系列漫画小说,瘦削的面容,棱角分明。一时,整个气氛似乎都在进入王家卫导演的电影场景,就连吹来的冷风,也带出一股阴森森的气氛……
林宝华
对新加坡来说,林宝华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在过去近20年里,他的艺术职业生涯大多是在日本和美国度过。在美国,他是鼎鼎大名的图像小说(漫画)艺术家,创作了发行量超30万册、单本长达480页的漫画小说,拥有大量粉丝;他曾荣获AXN美术大奖,并于2005年在法国举行的漫画艺术节上荣获国际大奖。如今人到中年,他回归新加坡,要把对新加坡的爱,对华人传统文化的浸润,化作画笔下的漫画人物,奉献给魂牵梦绕的故乡。
林宝华是地地道道的新一代新加坡人,小时候住在三巴旺的甘榜地区,每天除了和马来族及印度族的小朋友嬉闹,最大的兴趣就是看武侠连续剧,然后再把那些深深印在脑子里的英雄和传奇故事涂鸦在报纸上。他的父母经营生意,却从小就支持他画画。妈妈经常陪他去参加各种绘画比赛,每每得奖回来,一家人皆大欢喜。他的绘画天赋逐渐显露,高中之后进入南洋艺术学院,系统学习图像设计、传统及数码设计,以及图像小说和漫画的创作。
图像小说是新生代的专业概念,与一般人理解的漫画和漫画故事有着不小的区别。
“漫画史研究者史蒂芬·韦纳(Stephen Weiner)在《比子弹更迅速:图像小说的兴起》这样定义图像小说:‘我认为图像小说是有一本书的厚度、有完整故事的漫画;图像小说是使卡通具有文学作品特征的一种形式’。简单来说,图像小说就是有一定内容、精装本的漫画。因表现形式,题材内容更深刻广泛,更加适合成年人阅读”[1]。
“20世纪60年代末,看着超级英雄漫画的美国读者进入中年,保持漫画阅读习惯的他们想从这种形式中看到更加深刻的东西,于是创作者开始改变传统漫画的题材、表现和发行方式。1978年,漫画家威尔·艾斯纳(Will Eisner)出版了成名作《与上帝的契约》(A Contract with God),为了与传统漫画作区分,封面上第一次正式使用了‘graphic novel’字样”[2]。
动画、动漫、卡通、Manga、连环画、小人书、绘本、图像小说,这些名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着不同地区在绘画叙述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图像小说是以漫画作为表达形式的全新创造力的再解释。1992年,美国漫画家阿特·斯皮格曼的作品《鼠族》历经1980至1991年连载刊发,在内容和形式上打破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夺得普利策奖的图像小说。“2018年,虚构图像小说《消失的塞布丽娜》成为第一部提名布克奖的图像小说。”[3]可以说,图像小说代表着一种全新的阅读概念,是为当代而生的文学与艺术的新结合,是严肃文学,是创新艺术,不是普通的娱乐读物。
在新加坡,在图像小说这个崭新领域,林宝华无疑是目前最具艺术成就和国际影响力的。纵观新加坡美术史,若论及漫画,一定不会错过关山美,那个梳着高耸的、鹅冠一样的发髻,穿着合体的中式旗袍的漫画家。她“原籍东北吉林,师承以《金瓶梅》插画轰动中国画坛的民国画家曹涵美”[4],1960年代从香港来到新加坡,是新加坡漫画艺术的开拓者。光阴荏苒,林宝华可以说是本地数十年之后,在漫画领域继大统而中兴者。他的作品有交贯于皮肤表里之间的气血之势,坚毅深邃;他笔下的人物,自我的性格和人性的温度最终都转化为距离诗化心理更进一步的认知和心灵感应。
林宝华作品(Geungsi 之一页)
在南洋艺术学院毕业之后,林宝华曾先后短暂供职于本地设计公司和广告公司,也曾在新传媒旗下参与戏剧美术创作。2003年,他受邀前往有着深厚漫画文化传统和市场的日本。日本的漫画和动漫风格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以至于即使是在欧美市场出版的漫画小说作品,也遵循日本的传统浏览方式——从右向左翻页。无论是甜美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和牧歌式情怀的宫崎骏大师,还是横扫世界年轻一代的“卡哇伊”可爱形象,都是漫画爱好者和艺术从业者向往的理想。日本,几乎就是漫画艺术世界的代名词。但对林宝华来说,在经历了初期浸入式的甜蜜期后,日本文化中固有的一些生硬的规矩也渐渐让习惯了自由自在氛围的他感到压力。日本漫画界总体来说是相对保守和传统的。大多数人,尤其是比较出名的漫画艺术家,都倾向于传统的纸上手绘方式,较少采用数码科技。林宝华认为这既不环保,也令画家的工作量倍增。为完成一部作品,要用掉大量的纸张、墨水和颜料,每次修改都需要重新画一遍,相当费时费工。事实上,现代数码科技已经可以高度仿真表现各种笔触和墨迹效果,上色技术也相对成熟,林宝华更倾向于使用数码技术手段创作漫画。
日本业界内有名的大师曾对他的作品非常看好,认为他在日本会有很好的发展,但林宝华仍然在几年之后决定离开。“在日本,传统和规矩是必须遵守的,纽约或巴黎就比较宽容。如果不能遵守,你在日本就是格格不入的另类。另外,当时外国人在日本工作、发表作品,都必须有一个日本名字。一位大师建议我取日本名林一郎,可我是林宝华,我的名字是父母给的,怎么突然成了另外一个人呢?”
林宝华过后前往美国,与知名德国作家托马斯·哈特(Thomas R. Hart)合作,在全美排名第四的著名漫画出版公司Seven Seas Entertainment,用四年多的时间完成一部当时必须纯手绘的作品,大约每三天要完成一页,画面要求细腻。2009年,这部奠定他在图像小说业内地位的480页的大部头作品——It Takes A Wizard(《巫师出手》)终于出版。这是一部巅峰之作,甫一出版即引起许多作家和出版社的兴趣。当时,日本漫画在欧美很受欢迎,但由于在分享平台方面过于保守严谨,在国际沟通上有一定局限。林宝华中英双语交流,也通晓日语及其文化,能够以很变通的方式实现出版商所需要的呈现方式,因此广受欢迎。
在这部作品中,纽约曼哈顿岛变成了狂放的黑暗魔法之地,巫师埃弗里特·温特索恩(Everett Winterthorn)统治并指挥着一支由巨魔、地精、食尸鬼组成的队伍。美国军方想方设法将黑暗势力拒之门外……当时,林宝华在创作中将每张图像分格,犹如电影的分镜头,
林宝华作品(It Takes A Wizard之一页)
林宝华作品 Many Are Called 封面
让读者通过图像感受电影视觉般的画面,反响良好,出版社和电影制片商随即也对《巫师出手》的影片制作表现出极大兴趣。
2019年,“在美国以振兴和普及日本文化为目标的非营利组织SPJA(The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Japanese Animation,日本动画振兴会)与内容商务公司Nonlinear World合作,发布了《美国日本漫画市场现状》白皮书”[5],“数据中得知,2018年美国的“图像小说”(Graphic Novel,包含漫画)全体销售额为6亿3500万美元。而白皮书上表示,实体日本漫画在图像小说市场中占23.01%,可以推测实体日本漫画在美国2018年的销售额约为1亿4600万美元”[6]。“Seven Seas是2004年创立的美国本土出版社,主要将日本漫画和轻小说翻译成英文版发行。Seven Seas在2018年发行了285个出版物,每本书的平均单价为13.96美元。在2018年美国日漫销量排行榜100名中占了6个名额”[7]。
林宝华与欧美出版社广泛合作,2011年出版了根据美国知名科幻文学作家拉瑞·尼文(Larry Niven)的获奖小说《圆环世界》(Ringworld)创作的图像小说The Ringworld:The Graphic Novel,Part One and Part Two,2012年又出版《众生呼吁》(Many Are Called)、《我们的教皇诞生——本尼迪克特十六世》(Habemus Papam,Pope Benedict XVI)。2011年世界青年节,这本书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取得傲人的成绩,有超过30万本在欧洲各地卖断,如今仍重印多次。继而,2013年教皇方济各继位,出版社再次请林宝华出山,以漫画方式向青少年分享教皇生平,此即他的另一本畅销书《教皇方济各:我相信仁慈》(Pope Francis:I believe in mercy)。
此后,他连年创作多部作品并出版获奖,《朱蒂斯——从俘虏到征服者》(Judith- Captive to Conqueror)2012年在法国获得“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第二名,排名仅在《丁丁冒险记》之后(该奖只颁发两份大奖)。 2020年,他与日本公司联手推出新作,在新冠疫情来临之后,反思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走向,以新加坡本土题材创作了《与你一起成长》(Growing Up with you)系列。
林宝华笔下的这些穿越时空的漫画人像,以特定的逻辑性和主观情绪,体现了他在图像形式准则中的克制力和个体精神。他一直在用自己的内心,用透人的视力,清除僵硬、顽固和人为的秩序。像许多曾经游学欧美又回到新加坡的艺术前辈一样,林宝华还有更深层次的志向,“当你亲身走过这个领域,看到日本、美国、法国、德国这些国家对漫画和图像小说的重视与认可之后,就会有一种紧迫感。他们之所以重视漫画产业,是因为知道可以通过这种艺术和文学的形式,保留传统和习俗并促进文化的发展,用漫画向青少年普及文化的要义。
林宝华作品(Growing Up with You 之一页)
忍者、武士、超人、蜘蛛侠,都是社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是确立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新加坡的问题在于过分强调实际功用。很多年前,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讲过:艺术和文化是最没有用的,但最没用的东西,却可以派最大的用场,因为艺术和文化可以塑造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解决物质不能满足的东西。我要创造新加坡人的漫画形象,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灵伴侣。”
这是林宝华深思熟虑的结果,他是相当冷静的,即使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时,也鲜有用正面的平视角度,而是选则侧视。这暗示了一种旁观的习惯,是与交流对象保持相对中立的状态和有距离的介入,对于林宝华这样一个用图像和画面讲述文学的艺术家来说,这是出于自律的约束和理智。
除了漫画,林宝华也从事一系列纯美术作品创作。不少大型作品都是以炭笔手绘,常见的形象是目光迷离的少女,露出尖牙,头部被很多只长长的指甲紧紧抱拢。这里呈现的是青少年潜意识里的自我封闭保护层:尖牙代表反抗,外层的手是拉扯或压迫,代表成年人的影响和社会的压力。林宝华在严谨的态度和纯真的个性下也保留着些许黑色幽默,“我喜欢黑暗,因为黑暗可以带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很多人的内在和外表不一致,内心有一种固有的敌意和不友善,这是一种潜在的自我保护意识。”
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观察和判断,林宝华正在构思新系列的作品时才选定了僵尸题材。这是一个三部曲,分别发生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新加坡:一对少年姐弟,他们的家族历来就负有消灭僵尸的使命。他们辗转来到新加坡初级学院读书,周围的人并不知晓他们不同寻常的身世和使命。但他们知道,发生在邻里的绑架失踪案不是一般的刑事案件。在地下黑市,有买卖人血的市场,是僵尸的天下。但这些嗜血的僵尸却不怕光,平常就游走于熙熙攘攘的社会之中。他们姐弟的任务就是要铲除他们……
多年以后,依然有梦。在走过了漫画和图像小说的世界前沿之地后,林宝华回到了新加坡,开启新的里程。他的新作《红点》预览在亚马逊书籍平台上大受粉丝追捧,作品也被翻译成数国语言。林宝华也有意将图像小说扩展到其他领域,例如:微型电影、传统电影、戏剧、周边创意产品、电子游戏等。这位外形冷酷的艺术家,灼热的内心终究是情牵未了。
林宝华作品(Judith, Capitive To Conqueror封面)
注释:
[1]作者不详《漫画与图画小说的区别是什么?》,知乎网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39371/answer/1043224259.
[2]同注[1]。
[3]同注[1]。
[4]李忆莙《词画关山美》,星洲网(副刊——《文艺春秋》),2021-05-07.
[5]《日本漫画在美国卖得怎么样?》,百度百科,2019-05-31.
[6]同注[5]。
[7]同注[5]。
space
(作者为本刊特约撰稿、本地水墨画家、独立策展人兼国家美术馆艺术论文翻译。)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