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传递正能量的文章
文·张森林
“文以载道”这个成语出自宋代周敦颐的《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简言之,“文以载道”是指写文章是为了表情达意,说明道理,传递正面的价值观。现代人写文章之前可能没有想要“文以载道”,但这个抽象的成语所承载的思想意涵却在不经意间于文章中流露了出来。展读由新智文教发展协会与书写文学协会联办的文章写作班的学员习作,其中数篇闪现“文以载道”光辉的散文颇让我有惊艳之感,这里仅举其中两篇为例。
第一篇是郑秋梅的记叙文《父亲的水粿》,这篇文章的内容在于怀念作者离世十年的父亲生前凭着蒸炊制作和售卖水粿的营生,不只养育了新加坡七个子女,更改善了远在中国潮汕老家的三位亲兄弟及其家人的生活。
令郑秋梅印象深刻的是父亲对于制作水粿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因着这种严格的自我要求和任劳任怨的精神,使得父亲的原生家庭成员以及自己一家人的生活温饱有了起码的保障。
作者之所以会选择让她印象最深的父亲制作水粿的过程作为这篇散文的内容,主要是想通过父亲那对工作与责任的一份担当,表达她对父亲的钦佩之意。
由于郑秋梅自小参与父亲制作水粿的全过程——日复一日、每天重复蒸炊制作近三千个水粿,遇到节假日和周末则数量翻倍,所以对于这方面的描写非常细腻。这篇文章已经不仅仅是女儿缅怀父亲的一种记录,更是浓缩了新加坡摊贩数十年生活磨砺的一篇奋斗史。
通过作者的平实文笔,这篇记录了作者父亲养育一家老少的有所担当的散文,是作者弥足珍贵、足以傲然告诉后代子孙的家族资产。
在阅读这篇散文的同时,我也有自叹不如之感。我自小也是在摊贩的家庭中成长,自小跟着先父准备福建虾面摊的配料和煮售历12年之久,虽然耳濡目染,却没有很好地把细节过程以文字记录下来。
据所知,包括口福餐饮集团主席庞琳、新加坡文化奖得主希尼尔和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现任副局长周沐丽在内,有不少出生于1940年代至1970年代的人士自小便是“小当家”,需要协助父母从事小贩营生。他们半工半读,伴随着新加坡社会的成长而在成年后发展各自的事业,这不仅从一个侧面映现出新加坡过去的社会轮廓,也形塑了新加坡人今日坚韧不拔的踏实性格,以及新加坡小贩文化当下的纷呈多彩。
第二篇吸引我的眼球的是新智文教发展协会前会长林仁耀的散文《在监狱里教华文》(原载2020年3月30日《联合早报·缤纷》),这是一篇关于在新加坡监狱学校中教导囚犯学习华文的记叙文。这篇由一位具有工程专业本科学历的建国一代执笔写成的文章,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诚意。
从林仁耀这篇朴实无华的散文中,我感受到了人世间的几种力量:一种是新加坡人对服刑者的无私教诲与有教无类之心;一种是服刑者的彻底悔改之心;一种是新加坡政府对于犯人的系统改造之心;一种是服刑者家属对于服刑者的骨肉包容之心。
而贯穿这几股力量的精神主轴,不外乎大家对母语教育的重视:不只是华族子弟需要学习华文,成年人同样需要掌握华文,服刑中的成年人还是需要掌握华文,以便在华文科的普通水准会考中考取优异成绩,作为他们日后重返社会时的求生技能,作为他们向家人表达从此洗心革面的悔改之意。囚犯们学习华文,其中的实际意义与象征意义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这位自备教案、自购教材、不求回报的监狱学校义务华文老师的默默奉献精神,值得我钦敬和学习。我相信,新加坡社会还有好多这类低调的义工,人世间因着有了他们,才会更显温暖。
对我而言,文字与相机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相机只能够捕捉眼前的画面,而文字不只可以勾勒当下,更能够挖掘和建构回忆。我们需要更多内容扎实、可以传递正能量的文章,勾起新加坡人的集体记忆,丰富新加坡社会的人文景观和个人的精神面貌。
(作者为新加坡业余写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