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Culture, People, Yuan #144, Yuan Magazine/让南音驶向宏阔的海洋 —— 丁宏海的南音之路

让南音驶向宏阔的海洋

——丁宏海的南音之路

文·沈芯蕊

新加坡的华语有许多自己的特点,例如“懂”即意为明白、知道、了解的意思,如果说“不懂”即意为不明白、不知道、不了解。

“你懂什么是南音吗?不懂也没关系,可以慢慢去了解”。如果你不了解南音,丁宏海会这样告诉你。他正是这样不遗余力地推广南音,从懵懂少年到接任湘灵音乐社社长,丁宏海就是从“不懂”到全身心地融入而孜孜以求。

丁宏海近照

南来团聚

小船摇曳,载着乡愁……

离开故国故乡,思绪百转。故乡是美丽的,山清水秀,佳处甚多。如今的泉州是著名的侨乡,福建省东南沿海城市,发展得很好,相当富庶。可当年战争与饥荒伴随着这里,许多人不得不离开故土,南下谋生。

丁宏海的父亲丁马成也是这南下的一员,当时丁马成是18岁的青年人。临行之前为了能有人可以与母亲相伴,照料起居,便迎娶了邻村的姑娘何万。她温婉贤淑,在新婚不久丈夫下南洋谋生后,便与婆婆相依为命,未曾想一别竟是十几年,成为留守番客婶。

丁马成在新加坡辛苦谋生,创办激成有限公司,经营米糖生意,后来改做投机性的树胶与股票买卖。虽然生意有过挫折,也有过辉煌,但是始终秉持信义的理念和乐于助人的精神,赢得众人的信任和良好声誉。在二战结束之后,他把留守在家乡的母亲与发妻及养子接来新加坡住在中巴鲁。那时多年孤身在外的他,已经在新加坡另有妻儿,大家并不同住。

丁马成当时有不少海运的生意,他最小的儿子诞生时,取名为丁宏海,期望幼子是宏阔海洋里的一盏明灯(丁音),为舵手指引方向。丁宏海说父亲时常谆谆教悔的用闽南語说”有量才有福”,即做人要有气度,能舍能包容,才会有福气。他见证了父亲的孝顺、讲信义、重感情,无惧畏、乐善好施等精神。他敬佩父亲挥洒其生命最后数十年,挥洒于保留与弘扬南音的使命中。他勇于创新与时并进,逆水行舟,步步荆棘而不退缩,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丁宏海记得小时候在中巴鲁的家,小伙伴们在院子里、小巷旁、草坪上,一起玩耍嬉戏甚是愉快。在童年的记忆中,他最喜欢过年时的欢乐气氛,年味浓郁,鞭炮燃烧的火药气味、留在地上的红红纸屑、过年的糕点,都承载着记忆中儿时的欢乐。

长大成人

丁宏海表示小时候自己学业普通,在服完兵役后继续攻读南洋大学,他是最后一届从南洋大学毕业的华校生。当年有些华校生面临工作难找的困境,他幸运地在机场谋得管理职位,一做就是十几年。1992年父亲丁马成离世,他接手湘灵后才自己出来创业。

当老板说是时间自由,却也要承担很高的风险,不像在机场工作时每月可以拿固定的薪水回家,生意的起伏消耗他很多精力。他因认识了一位雕塑家而进入雕塑行业,目前新加坡的很多著名雕塑都是出自于他的公司。现在公司由他的2个儿子接手,业务蒸蒸日上。

问及最难以忘却的往事,丁宏海说是母亲的离世,这也是他最伤心的往事。还好当时他已成家立业,妻子是文职人员,结婚后像他母亲一样是位贤妻良母,专心在家相夫教子。他和妻子对母亲都很孝顺,在母亲离世前,妻子已经怀孕,可惜母亲没能等到宝宝出世就往生了。母亲信仰佛教,这对丁宏海有很大影响。在母亲往生的第7天,怀着身孕的妻子看到母亲,说是回来看看孙子。这不知是梦境还是现实的事件,促使丁宏海对佛教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非常虔诚。而后他担任嘎档巴佛教总会的会长达10年之久。

丁宏海1982年结婚照片

他回忆在母亲离世前,曾陪同母亲回泉州老家去看望那里的亲人,乡里乡亲都非常热情好客,就是在那时他与泉州故乡建立起亲情与归属感。母亲在完成回乡的夙愿后也安详离世。父亲在母亲离世后,还专门为母亲写了一首南音曲子,自弹自唱以告慰发妻的在天之灵。缠绵的记忆、悲欢与离合、泪水与笑脸,都蕴含乐曲之中。

丁宏海记得小时候父亲对子女都很严厉,孩子们都有些怕他,躲着他。母亲离世后,父亲变得慈祥而亲切,对他们更加关怀了。可惜众多子女都对南音兴趣不大,更无意接手传承南音的这一使命。只有丁宏海在父亲离世,湘灵陷入困境时毅然接手这一事业。

南音之路

现在的丁宏海把公司放心地交由2个儿子打理,他则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湘灵音乐社推广南音的事业中来。他虽然是湘灵音乐社的社长,却是不拿一分钱薪水的义工,完全是为继承父亲传承南音的遗志,极尽所能地帮忙推广南音,出钱出力。他自己并不懂得弹唱南音,在接手湘灵之前对南音的了解也有限。当年父亲离世,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从12岁起就学习南音的王碧玉是父亲指定的社长接班人。当时的王碧玉只有26岁,音乐社成员出现反对的声音,面对分歧和爭议,处境充满挑战。两年后,王碧玉辞退社长职务,担任副社长,由丁宏海接手担任社长,两人同舟共济,平息事端,把湘灵办得有声有色。

说起父亲丁马成对南音的热爱,从父亲年少时在家乡碾米厂当学徒起,受师傅影响,开始学唱南音。父亲当年长相俊俏,村里有庆典活动时,便男扮女装演唱南音,深受乡亲好评。18岁下南洋谋生,他没有放弃对南音的喜爱,而是时常手弹琵琶,高歌一曲,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南音之中。

湘灵音乐社成立于l941年,是新加坡继承与弘扬南音与梨园戏的艺术团体。70年代西风日盛,南音受到很大冲击而日渐式微。这时在商界已有一定影响力的丁马成出任湘灵音乐社社长。他通过调查与思考后觉得,南音传统曲目内容多为风花雪月、儿女情长、远离现实,曲调过于徐缓,难以被现代人所接受。因此,改革才是古老南音的出路。

1977年,丁马成在新加坡举办第一届亚细安南乐大会奏(后改为东南亚南乐大会奏),为南音的交流与传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80年代,丁马成多次带队参加中国泉州、厦门的南音大会唱,并出访了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日本、香港、台湾等地。

1983年7月,丁马成率12人代表团,远赴英国北威尔斯参加“国际传统歌乐赛”。其第3位夫人王月华以一曲《感怀——人生如幻》,从31个国家的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三名;民乐组则以《走马——八骏马》夺得民乐演奏第四名,为南音在国际乐坛争得了一席之地。

丁马成也因其对南音的巨大贡献,于1987年荣获新加坡共和国文化奖。1987年,湘灵音乐社也出版了《南音新曲——丁马成作品选集》,收录了他的67首作品。

1992年12月,丁马成逝世。

1995年12月,丁马成逝世三周年之际,新加坡湘灵音乐社出版了《南音大功臣——丁马成南音作品评论》一书。

丁马成辞世后,丁宏海继续致力于南音和梨园戏等中华传统艺术在海外的传承创新。湘灵音乐社于2000年举办“新加坡国际南音大会唱”。

2015年举办“首届新加坡国际青年南音展演”等,并受邀到美国、日本、法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巡演。

2017年,湘灵音乐社荣获首届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团体奖”。

南音古朴优雅、清丽委婉的声音,深受人们的喜爱。表演形式是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歌者多居中而唱。乐队中横抱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以及二弦、三弦和击板都是沿袭汉唐古乐器而制。

2015年滨海艺术中心演出

南音在2009年成功“申遗”。和其他传统艺术一样,南音同样面对学员凋零,水平下滑的困境。王碧玉在年轻时跟随丁马成去各处拜馆和参加南音大会唱,对南音界有较深的认识。在许多南音曾蓬勃一时的地区,现在已无法派出完整的年轻队伍参加南音展演。湘灵音乐社在培养年轻接班人身上下了许多功夫,希望南音能够吸引年轻人,赋予新生命。

丁宏海表示,王碧玉把自己的2个儿子都培养成很棒的南音传承者,现在是音乐社的中坚力量。湘灵音乐社在副社长王碧玉和艺术总监林少凌的带领下正朝着蓬勃的势头发展,这发展之路又离不开各商界朋友、闽属会馆和华社领袖的慷慨支持。湘灵荣誉社长谢安桐在好友丁马成临终时受嘱托照顾湘灵,他一路看着湘灵成长,看到湘灵今日的成功,心里感到很是安慰。有的人对南音的继续传承感到悲观,但谢安桐希望通过南音展演的平台,让大家看到另一种可能性。他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华人的传统文化,并大力支持这项活动。

2019年湘灵音乐社活动繁多,例如5月在华族文化中心“华彩2019”开幕仪式演出的《情锁南洋》;8月湘灵感官別宴十周年演出;9月艺悅乐龄2019活动呈現的《南爵士夜》等,都受到各方好评。

华族文化中心华彩2019开幕仪式演出的《情锁南洋》

2019年湘灵感官別宴十周年演出

丁宏海表示,湘灵音乐社还要再接再厉。南音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代代相传,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挑战存在,传到他这个“不懂”南音的人手里,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让南音延续发展。庆幸的是湘灵拥有的团队有共同的使命感与足够的信心,延续先辈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包容、开放、多元的心态,与不同领域的专业团体合作,不断尝试与探讨,令南音在不断创新中又不失传统,为南音注入新生命,使之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光彩。

《心灵之旅》新法建交50周年受邀法国巴黎演出

有句名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南音传承之路还很漫长,走的人多了,相信自然会成为康庄大道。就如儿时的丁宏海,即使不懂南音,也可以慢慢去了解去感悟。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

Home/Culture, People, Yuan #144, Yuan Magazine/让南音驶向宏阔的海洋 —— 丁宏海的南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