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传书卅四载
心系中文现代化
文图·汪惠迪
45年前,一份以 《抖擞》为名的双月刊在香港问世。它是香港大专院校和教育界十几位志同道合的中青年教育工作者创办的一份综合性同人刊物。刊名取自清·龚自珍 (1792-1841) 《己亥杂诗》中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表明创办者对人才的珍惜,对国家的期望,对文化的关爱。
《抖擞》在内容上,“文史哲、政治社会以至科技、艺术、音乐都无所不容”,形式上,“从轻松的随笔、小说、诗歌以至较富学术性的专门文章也无所不纳”。杂志推出后,一时成为珍稀之物,不但在香港,也为新加坡和欧美等地学界所瞩目。
从第11期起,《抖擞》辟设“语文论坛”,由杂志创办人之一的姚德怀先生负责编务。姚德怀毕业于香港大学数学系,后负笈德国,学成回港,在母校数学系任教。
1975年8月5日,经前辈友人介绍,姚德怀写信给中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先生,并寄去《抖擞》杂志,请他指教。在文化大革命中,凡有港澳台或海外关系者,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多遭人怀疑甚至受到冲击,其时文革尚未结束,周先生虽已回京,却未平反、复职,然而周先生不避嫌疑,于8月19日给姚德怀写了封千余字的回信。从此,他们两人鱼雁往还,到2008年10月8日,周先生寄给姚先生的亲笔信和打字后签署的信311封,加上代转的48封,共计359封。书信的中心议题是中国语文现代化。
中国语文现代化是赵元任(1892.11.3—1982.2.24)开的头,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新中国成立后,周有光是中国语文现代化的领军人。所谓“中国语文现代化”,周有光说“就是中国的语言和文字要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目标是“语言共同化,文体口语化,文字简便化,注音字母化,中文信息化,术语国际化”。
周有光在回顾与姚德怀交往的经历时说:“70年代后期,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主席、香港大学数学系教授姚德怀先生,经常跟我通信,讨论中国语文问题。他把我信中的点滴意见,摘录加工,成为谈话小品,刊登在香港文化学术界的同人刊物《抖擞》杂志上,后来又刊登在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的《语文杂志》上,列作‘海外文谈’、‘语文杂谈’等专栏,从1976年到1982年,前后连载长达七年之久。”这些文章都是“亦庄亦谐的‘超短篇’”,“这里有笑话,这里有信息,这里介绍新知识,这里提供新资料,这里提出新问题,这里启发新思考”,“表面上轻松愉快,骨子里紧张严肃”,“贯穿着一个信息化时代的中心课题‘中国语文现代化’”。(《语文闲谈》初编前言,1995年5月)
2008年10月8日,周老在给姚德怀的信中说:“我们通信已经34年,这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是年,周有光先生高龄102岁了。
姚德怀将周有光来信中的“点滴意见,摘录加工,成为谈话小品”,以“华明”为笔名,先后发表在《抖擞》《语文杂志》《汉字改革(香港)》和《语文建设通讯(香港)》上,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余年,许多读者是在初读文章后多年,才知悉“小品”原来是周有光的手笔。以上几种港刊,现在只有《语文建设通讯(香港)》还在努力“建设语文”之中,并已出至第117期。姚德怀在回忆跟周老交往的经历时说,自己并非语言专业出身,之所以满怀信心地创办香港中国语文学会(1979年4月),是因为得到周有光先生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周有光是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的创会顾问,直至去世。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城区青果巷礼和堂。笔者世居常州,家在麻巷,麻巷西口与青果巷东口在横跨古运河的琢初桥北堍相连。1951至1954年笔者在常州师范求学时,学校就在周家祖宅以西的中新桥对面,因此每日上下学,都得从周府门前经过。周家枕古运河而建,我家亦是。周家在西头,我家在东头,“同饮一河水”。
1979年春夏之交,笔者移居香港,同年秋天,加入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结识姚德怀先生弹指间40年了。2015年春,姚先生托笔者在返乡度假期间向常州有关当局探询捐赠周先生寄香港书信事宜。笔者回乡后得知,常州市政府为纪念从青果巷走出去的诸多乡贤,斥资修葺这条富有深厚文化积淀与浓郁文化氛围的小巷,而周有光祖宅礼和堂将改建为“周有光图书馆”,以纪念周有光先生。我将这些情况向姚德怀先生介绍后,他决定将自己所收藏的周老的书信手稿全部捐赠给常州。
2016年夏,姚先生冒着酷暑清理、复印、编辑了他所收藏的周有光寄给他及友人的书信,并命名为《周有光先生寄香港书信集》。《书信集》分为一、二两辑,共1048页。10月20日,姚先生把《书信集》的复印本及其他有关资料邮寄给笔者。2017年1月13日周有光先生112岁华诞当日下午,笔者受姚先生委托,在周先生祖宅礼和堂举行的捐赠仪式上,将《书信集》第一、二两辑(复印本)等资料捐赠给中共常州市委统战部属下的常州同心文化交流促进中心,该中心决定将这份资料交由周有光图书馆收藏。如此,一则丰富馆藏,二则可让广大读者分享这份资料,让有意走近周有光、接触周有光、了解周有光、研究周有光的朋友看到这些第一手资料,从而加深对周老的认识或了解,深化对周老的研究。
2017年6月下旬,姚德怀托《中国剪报》创始人王荣泰将《书信集》第一、二两辑的原件带回常州,翌年3月上旬,又将经再次清理后发现的周有光的书信29件等资料,复印、编辑成第三、四两辑,连同原件交笔者带回常州。这两批捐赠品,受托人均及时在他人见证下一一转交常州同心文化交流促进中心。该中心决定把原件交由常州市档案馆收藏,副本由常州市周有光图书馆收藏。除函件外,姚德怀先生的捐赠物尚有他个人所收藏的与周有光有关的信函、书籍等资料一批。
姚德怀是数学专家,却热衷于语文建设,与周有光结成忘年交,书信往还三十余载,共同为中国语文现代化谱写了美妙的一章。
(作者为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前语文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