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圣果:余甘子
文图·李喜梅
南亚圣果
在邻里市场附近小店遇见,外貌如小弹珠,些许蜡质,泛着苍白的浅绿;果子表面有几条白色筋纹;数一数,工整地划分成六片。每颗果俱同,心里忖度,果子表面纹理如此分隔,内部果核会如何呼应?只因屠妖节庆前夕,好友T发来友族常食用的Amla 果的图片与说明到群组里,浅色明亮小果,寓意一个圆美的节庆祝福!T特别强调华人俗称“油柑”。这个名字犹如一响钟,唤醒梦中人:这不就是狮城小印度街道旁蔬果摊常见的小果?我等却熟视无睹?上述小店的一位印族小弟,见我在店前踟蹰、观望,机警地迎前来,笑容可掬地挑了几颗,怂恿我带回家尝尝:新鲜吃即可!不愿辜负美意,我掏出一个“金币”,接过袋子。手拎着,脑里回味着这暌违半世纪的名字──既陌生又熟悉的小东西;试图琢磨、追溯舌尖的记忆,曾经是怎么样的滋味?
阿嫲蜜饯
“油柑”(或“油甘”)并非柑橘,而是上世纪60年代物资匮缺时候,流行的蜜饯名称。童年时乡居潮州人集聚的小渔村,每逢传统节庆,乡镇民间组织总会筹潮州地方戏曲(俗称“大戏”)酬神及娱众。夜幕低垂时分,小孩跟随大人四方涌入看戏;戏台前一排排长木板凳,大人坐着看台上演出,小孩站着看着台前热闹;而比“大戏”更吸引淳朴孩童目光的是作小买卖的流动摊贩,尤其那一手捧着大搪瓷盆;其上叠着各色蜜饯零食的大叔,在黑压压的人群中边穿梭、走动,边用潮州话高声吆喝着“甘草橄榄、油柑、鸟梨、亚答籽⋯⋯”
“油柑”和“鸟梨”都是潮汕名产,加工制成香甜爽口的蜜饯;用椰叶细支穿串而成,叠在搪瓷大盘里,堆得高高的,淋上甘草糖油,发出耀眼的亮光;在地方戏曲大锣大鼓的喧闹、热烘烘氛围中,散发着令孩童难以抗拒的诱惑与魔力!当年还有不少杂货店铺门庭前陈列的大玻璃罐,装着各色各味的蜜饯摆卖;路过孩童常不由得放慢脚步行注目礼!
根植亚洲 情系民间
“油柑”是狮城立国时期,民间华人所熟悉的果品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蜜饯和许多零食,也随着我辈童年的脚步,走出陋巷,走出人们的视线;如今,社会先进,物资丰裕的时代,人们选择多元化,孩童早已看不上这类零嘴了。在几乎被淡忘的时刻,蓦然回首,竟然发现此果一直默默以朴实、鲜活的形态,守护着友族的物质与精神空间。
中文名称为“余甘子”,亚洲地区民间食用/入药历史悠久的果蔬,包括中国南方,香港、台湾、中南半岛等地。鲜果入口味带酸涩、口感脆爽;之后,齿颊余味甘甜,生津留香,故得此名;拉丁学名Phyllanthus emblica,地方名称:阿米拉果Amla fruit, 印度醋栗 Indian Gooseberry,中国云南地区称“滇橄榄”,叶下珠属植物。曾以梵文名“庵摩勒”(Amalaka)流传入马来世界中,名字被沿用,称为马六甲树(Pokok Melaka)。早年随着印度商旅进入东南亚,落地生根,开枝散叶;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即以此树为地名。
普遍为印度人所钟爱。原产喜马拉雅山地区,那里被视为兴都教大神毗湿奴隐居与修行之处,信徒们因而常以此果供奉毗湿奴等神明;在历史悠久的古印度草药疗法(阿育吠陀)里,用于降血脂、抗老抗氧化及瘦身等。
在中国民间有两千余年药用历史,也属藏族药品。据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早有相关记载,谓此果有“久服轻身、延年长生”之说。
此果富含单宁质,害虫不侵,因此被认为无农药保健食品。其他用途广泛,可作棉质纤维媒染剂,以及制作墨汁、洗发剂、护发油等;树的干燥叶也可收集作枕头填料。
因为近年来先进国家的深入研究,确认余甘子营养、药用、养生价值高,包括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其内维生素C含量极高且稳定,远远超越柑橘类水果,即便是加工后仍能保有,被认为具润肺化痰,生津止渴之效。市场需求带动生产,如今一些地区,如台湾苗栗等地已开始人工种植。
马六甲以此木为名
如上文所述,余甘子母树于马来世界中,被称为马六甲树(马来语Pokok Melaka),马六甲地名源自此树。
话说当年巨港王子拜里米苏拉王子在马来半岛一河口附近狩猎,靠在树下歇息。忽见一只鼠鹿被猎狗追赶,逼至绝境时,狗急跳墙;小鼠鹿为求生,自卫反攻,奋勇一踢,正中猎狗鼻尖,后者落荒而逃。王子非常赞赏小鼠鹿的智勇,问随从该树的名字,并以此树为该处地名。
现今游览马六甲河区时,堤岸边种植着成排的马六甲树,风吹枝叶婆娑,轻述着风下之乡的古早故事。狮城植物园以及东部友努士(Eunos)的公园连道等处也种植此树种,属于区域名树。
那日带回八个小果,分开数日细品尝;咀嚼着味苦涩的果肉,领会着舌间余甘,宛若人生的苦尽甘来滋味。啃净果肉,剩余暗色坚实果核,清晰显露出六棱,核表线条流畅利落,匀称均分,短细的果柄牢固地衔接着,甚为独特标致!
据悉,一些印度古兴都教寺庙建筑群的主楼顶盖圆盘石刻部分称为Amalaka,其建筑设计灵感即来自此南亚圣果的经典果核!
(作者为新加坡植物园与亚洲文明博物馆中文解说/导览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