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木炭业的潮起潮落
文图·陈伟玉
在没有煤气的年代,烧饭煮菜都是用木炭起火烹饪。然而,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要求更加讲究。一些高档餐饮业者发现用木炭烹饪的菜肴如佛跳墙、烤猪和烤鸭等更加好吃,因而购买木炭作为辅助燃料。木炭是烤肉干、沙爹,烘面包和月饼时必备的燃料。
木炭是木材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的主要产物之一,且保持木材原本的构造之不纯含炭物质。木炭分成四类,一是“较只”:主要火炭之一,十分短的炭,圆形,非常耐烧;二是“大炭”:烧起来火较猛烈,小贩多数采用它,外销到香港较多;三是“偻佝”:用树头烧成,弯弯曲曲的,更加耐烧,烧起来火较慢,有些人用来烤肉干;四是“炭目”:即木炭碎块,筛选小片火炭用来种花。木炭商凭经验即可分辨木炭的品质,品质好的木炭,结构较结实,而品质较差的木炭,结构较松软。
在中国历史上,木炭的历史悠久。商朝青铜器时代和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的制炼都是用木炭,利用其吸湿性来观测气候变化等。秦汉时期,制陶、煮盐、陵寝建设等皆使用木炭。汉代民间用炭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形态,木炭的生产由奴隶承担。至于官府烧炭,则由政府组织民众进行。宋朝以前,木炭的使用主要是上层阶级,而平民百姓则是用薪柴作为日常生活的工具。
从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进口木炭
新加坡的德光岛有窑做木炭但只能自给自足。张炳祥年幼时随父亲在德光岛烧炭。新加坡岛内没有木材可以熏成木炭,所以木炭都依靠外地入口。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在制造火炭过程中,工人需要把大批的树木砍下,将树木放入大窑内,然后把窑关闭。接下来,工人就用等于窑内两倍木材的木料,放在窑的下面点火燃烧,目的是要将窑内的木材熏成火炭。工人必须日夜不停地守在窑边,将窑内的木材连续熏三、四个星期,这样才能熏成火炭。由此可见,火炭的制成是需要庞大的劳工,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1990年以后,新加坡不再从泰国进口,而主要从印度尼西亚廖内省石叻班让(Selatpanjang)和杜迈(dumai)进口。
早期入口木炭起卸地点在梧槽河 ( Rochor River)。1975年以前,运载销售本地市场的舯舡停靠在巴西班让(Pasir Panjang)卸货。此外,为了配合运载内销及外销,舯舡运载散装木炭在丹戎禺(Tanjong Rhu)卸货。后来因都市重建,舯舡无法停泊在丹戎禺卸货,改停泊在淡滨尼罗弄哈鲁士(Lorong Halus,俗称木炭码头)。1992年罗弄哈鲁士关闭,运载木炭船只改停泊在巴西班让新加坡港务局(PSA)5号闸门码头卸货。2010年以后木炭商在巴淡岛(Batam)卸货,并直接外销至香港、中东、日本和台湾。
潮州籍在木炭业居首位
新加坡木炭业者分成批发商和零售商,以潮州籍占多数,尤其是潮阳人。潮阳人刻苦耐劳,勤奋向上,加上亲属移民的关系,投靠乡亲族友的行业谋生,经年累月的潜移默化,前辈乡亲的技能就变成自己的技能。日后稍有积蓄就自行创业,萧规曹随,也从事木炭业生意。刘利发是木炭业的第二代,是个典型的例子。父亲从潮安南来,起初在同乡木炭店工作,有了积蓄后自行创业“和发”。陈谦发的父亲陈锡驴、伯父锡奎、叔叔锡丰,10余岁从潮阳南来,开设陈协兴木炭店。后来他们在丹戎加东路(Tanjong Katong Road)开设“陈顺成”木炭店;另外又在巴耶利峇路上段(Upper Paya Lebar Road)开设“陈两兴”。后期在实龙岗路(Serangoon Road)开设“陈协丰”。此店铺是当今新加坡仅有的火炭店铺。
战后福建籍加入木炭业,少数几家是海南和广东籍经营。福建籍在大坡的直落亚逸(Telok Ayer)开设木炭店。吴兹础是福建籍,战前他在八间仔(现今China Square)开设木炭店,2012年搬到德福巷租了一个仓库,经营火炭生意。
出入口商与零售商
新加坡木炭批发商是出入口商,自外国进口木炭,销售本地市场及转销至外国如香港、日本、中东和台湾。虽然出入口商将木炭转销至外国的利润比内销本地市场高出两倍以上。但是出入口商还是先照顾本地市场,然后才将其余木炭外销出口,以免造成本地火炭短缺而价格高涨。出入口商供应木炭给大型零售商一人20至300包;小型零售商一人100至200包。1950、60年代出进口商有德成、德兴、德春、瑞栈、恒春、振顺、瑞发、陈顺丰、顺发和荣顺兴。1980年代出入口商则是和发、振胜、乃成、明利达和泰兴。黄壮顺的父亲经营木炭生意,1976年他自行创立泰兴出进口商,扩大木炭销售成为批发商。他的木炭是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然后外销至香港、日本和中东。1980年代,他一个月外销出口数量有30个集装箱。后来一个月销售300至800吨。近几年销售量减少60%,一个月仅100至200吨。
零售店将木炭卖给街边小贩、印度摊贩、超级市场、餐馆和日本餐厅等。一包30公斤30余元。每逢接近圣诞节和农历新年期间,肉干店如美珍香和林志源都会向零售商购买数百包,甚至高达1000包木炭作为燃料。零售店主要分布在大坡、小坡、芽笼(Geylang)、宏茂桥(Ang mo kio)、女皇镇(Queenstown)和金文泰(Clementi)一带。吴兹础指出:“以前店租便宜,牛车水一带一条街道有数十家木炭店。木炭零售店属于小本生意,有的老板身兼数职,送货、算账全一手包办。”1970年代有名零售店,即南源、炎昌和和祥。后期由于受都市重建计划的影响,而被迫搬迁,加上一些零售商无法负担昂贵的店租,而不得不放弃此行业另谋高就,有的转行销售煤气。林氏父子早期在裕廊(Jurong)大士村一带斩木熏火炭,然后自行销售。1969年停止自行熏火炭,后来转行销售煤气。陈锡奎的孙子陈炽程自1970年代起除了销售木炭以外,兼销售煤气。
木炭业公会
柴炭商行公局成立于1927年,1941年易名为星洲炭商公局。星洲炭商公局的会所起初在哥罗福街(Crawford Street),俗称梧槽尾,后来在芽笼34巷购买店屋建造会所,并供奉妈祖,祈求水路平安。星洲炭商公局先后的主要领导,即陈经文、陈谦发、陈双成、刘利发、张炳祥、吴兹础等人。每年农历3月23日该组织的领导都与会员们一同庆祝妈祖诞辰。1950年星洲炭商公局的会员有130位,1963年会员增加至270多位,1975年会员有100多位。后来随着都市重建,取缔街边小贩,使得本地木炭销售再度下滑,导致零售商减少,会员人数进一步缩减,2014年星洲炭商公局解散。
(作者为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博士)
参考文献:
- 黄建发,〈火炭〉,《联合晚报》,1983年4月18日。
- 黄壮顺的访谈,2018年4月28日。
- 口述历史中心-陈经文:000652/1-4。
- 老童生,〈木炭业的困境〉,《联合早报》,1983年7月20日。
- 李国樑,〈火炭-唤不回的流金岁月〉,《奔向黎明》(新加坡:水木作坊,2016),页153-162。
- 李欣,〈秦汉社会的木炭生产和消费〉,《史学集刊》,第5期,2012年9月,页110-117。
- 区如柏,〈新时代见转机夕阳中木炭业依然红火〉,《联合早报》,2001年1月22日。
- 邬福梁,〈炭焕发新生命〉,《联合早报》,2001年2月10日。
- 吴兹础的访谈,2018年4月30日。
- 夏炎,〈秦汉时期燃料供应与日常生活-兼与李欣教授商榷〉,第4期,2014年11月,页10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