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现代化的城市花园
文图·顾楠楠
新加坡一年四季夏日炎炎,户外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奢侈,而滨海湾花园却是一个好去处,这里不仅凉爽如春,还能够欣赏大量珍稀花卉和植物,堪称夏日避暑好去处。
坐落于中央商务区的滨海湾花园是新加坡政府重点打造“花园中的城市”的最新地标,由滨海南花园、滨海东花园和滨海中花园三个风格各异的水岸花园连接而成。其中,滨海南花园最大,占地54公顷。这座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花园由英国园林建筑公司 Grant Associates 设计而成,设计灵感源自胡姬花(兰花),形似新加坡国花“卓锦万黛兰”。包括植物冷室(花穹和云雾林)、擎天树、园艺主题园林 (史迹花园和植物世界)、远东机构儿童乐园、仙人掌绿亭和峡谷园。花园正中央有几棵巨型擎天大树,这些树形的垂直花园巍然耸立,分别介于9至16层楼高。漫步于两棵擎天大树之间的空中走道,可鸟瞰花园全景。特别是夜幕时分,精心设计的灯光秀 (Garden Rhapsody) 在巨树丛林之间打造出五光十色的奇幻夜空,令人目眩神迷。园内种植了大量珍稀的热带花卉和植物,花穹和云雾林冷室还移植了一些本不会生长在新加坡气候条件下的花卉和植物,让当地居民大饱眼福。再配合擎天树丛内特别编排的灯光配乐表演和一系列媒体解说及故事讲述,让我们身临其境地边欣赏边聆听植物的故事,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园林体验!
滨海东花园和中花园尚未建成完毕,东花园坐落于滨海堤坝西岸,占地 32 公顷,由英国园林建筑公司 Gustafson Porter负责。开发完成后,这里将成为滨海湾水岸鳞次栉比的小花园,水田、荸荠和莲花池沿水岸倾泻而下,水生植物和其他植物与海滨景色水乳交融,在这种静谧氛围下,翠绿的草坪和热带棕榈树相映成趣。沿着水畔步行道闲庭漫步,人与自然高度融合,堪称完美体验。即将建成的滨海中花园拥有长达三公里的水滨长廊,成为连接滨海南花园和东花园的纽带,无论旭日初升还是夕阳西下,凭栏远眺,城市美景都能尽收眼底。花园城市的美名,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这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位于南花园的植物冷室,这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控温温室,由云雾森林与花之穹顶两个生态分区组成。这座举世无双的植物冷室获得了 2012 年世界建筑节(WAF)年度最佳建筑奖。通过科技控制,温室成功营造了热带山地凉爽潮湿、地中海半干旱以及亚热带凉爽干燥的不同气候分区。冷室的成立意味着新加坡除热带植物外还可以种植一些全新的植物,园内生长着各类花卉与植物多达200多种,共有超过16 万株植物生长在18棵擎天树上。例如巴西多国花、巴拿马束页铁兰、厄瓜多尔卡特兰及哥斯达黎加假斯韦属。每一到两个月不同主题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花展更是让生活在赤道的人们一饱眼福,带来了别样体验。
这一次恰逢五、六月份的主题花展“BEGONIA BRILLIANCE FLORAL DISPLAY”,秋海棠也是我最喜欢的花,于是兴致勃勃前往参观。走进花园,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些婀娜多姿、颜色各异的秋海棠。秋海棠有1500个品种之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洲、美洲中部和南部、亚洲以及中国大部区域,大部分秋海棠有着丰满和多汁的茎,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秋海棠大多雌雄同体,一朵秋海棠有两大片花萼和两小朵花瓣,这些花瓣与花萼看上去很相像,有粉色、红色、白色、黄色和橙色,颜色各异丰富多彩。放眼望去,此时的滨海湾花园已经变成秋海棠的花海,此起彼伏的花浪让人赏心悦目,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引得游客流连忘返。
走出花园,漫步“云雾林”,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飞泻的瀑布,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势,这也是全球最高的室内瀑布,模仿南美洲的京那峇鲁山而建。乘坐电梯直达35米高的苍翠云山顶,沿人工“栈道”拾级而下,在烟雾缭绕中沿途观赏来自海拔2000米的热带高原植物。高大的植物,飞泻的瀑布,氤氲的湿气,仿佛闯入了神秘的热带雨林,尽管都是人造景点,却给我们带来如临其境的真实体验。
这两座玻璃温室是环境可持续发展颇具代表性的项目,在展示珍稀植物的同时,还提供了饱含能源效益的制冷方案。这里的冷却系统至少降低了30%的能耗。冷却措施包括能够维持阳光照射植物同时降低热度的特种玻璃;仅冷却低处空气;冷却之前先对花穹的空气做除湿处理,以减少能源消耗;利用余热产生能量,以减少对输电网络的依赖。温室旨在尽可能地对产生的能量进行再利用,并减少能源浪费。此外,云雾林也有专门以环保为主题的展览,游走在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花园里,处处感受着设计师的无限创意,既为璀璨的滨海美景惊艳着迷,也深深折服于政府致力于城市绿化建设的决心。
恰逢学生假期,滨海湾花园除秋海棠展览外,还配合儿童节推出了“The magic faraway tree”活动以及“Cartoon network animate your life”。活动精彩纷呈,花园独树一帜。就连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美朝峰会期间都欣然前往,可见其魅力。
(作者为本刊特约撰稿、新跃社科大学兼职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