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跨越百年的智慧长者周有光
——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60周年
文·汪惠迪 图·《中国剪报》社
60年前的2月11日,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汉语拼音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标志着汉语拼音已经由中国的国家标准发展为国际标准。
提起《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和国际化,人们就会想起周有光先生;提起周有光先生,中国国内和海外众多媒体和个人就会称他“汉语拼音之父”。但是,周有光说:“不能这样讲。因为这个拼音方案在清朝末年就开始研究了,一直到我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告一个段落。”周先生还告诉大家:“有一个人写了一篇文章,说周有光不应当是‘拼音之父’,他说周有光跟拼音是没有关系的。他说踢足球,一个球已经踢到球门口了,周有光最后一脚踢进去了。这一脚踢进去了,不能功劳全是我,因为前面有很多人踢过脚了。我想他的讲法还是很对的。所以我一而再,再而三叫人家不要叫我‘拼音之父’,说我是参加制订者之一还是可以的。”(曹锡华、李梅香编著《百岁学人周有光》第130—131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2月)
这件事在周有光和王荣泰合著的《111岁如是我闻:周有光访谈录》中亦有所见。关于“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说:“我不喜欢他们这么说,我不喜欢吹牛。”王荣泰问道:“您觉得叫什么呢?”周有光答道:“汉语拼音制订人之一,有的人说是主要的制订人之一,也可以。”
200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有人问周老如何纪念,周老说:“最好的纪念方法是不声不响地让汉语拼音发挥更多作用。”王荣泰感慨地说:“这就是周有光先生的风范,不声不响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王荣泰历任《中国剪报》社社长、总编辑,《特别文摘》杂志社社长等职,跟周有光是同乡(江苏省常州市)。两人来往十多年,交情深厚。王荣泰将与周老交往的点点滴滴集腋成裘,并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归纳整理周老在许多著作中的真知烁见,汇编成书出版,作为周老111岁华诞的献礼。这本书就是上文提到的《111岁如是我闻:周有光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下文简称《周有光访谈录》)。此书于2016年1月第1次印刷,问世一年后,即2017年1月,周有光在度过112岁华诞(1月13日)的翌日凌晨三时许在北京逝世。
王荣泰跟周有光有过很多次的零距离接触。在王荣泰眼中,周有光“记忆力超强,谈吐风雅、语言诙谐、条理简明”,谈起他那个年代的人和事,“时而和风细雨,时而惊心动魄,时而柳暗花明。与之交流,有一种特别的画面感,你会觉得不是与一位长者聊天,而是与整个历史对话”。(《周有光访谈录》前言第2页)
记述周有光的著作有好几种,单篇文章更多。值得一提的是周有光逝世前两年出版的两本书:一本是周老110岁时问世的《百岁学人周有光》,一本是周老111岁时问世的《111岁如是我闻:周有光访谈录》。前者是对六集同名电视人物传记片从策划、筹备、摄制到首播的全过程的纪录,后者是与跨越百年的智慧老人周有光所经历的时代的历史对话。
周有光的一生是学术的一生,是文化的一生,是长寿的一生。他历经四朝,寿比金石,著作等身,学识渊博,影响深远。如果你想走近他,了解他,认识他,纪念他,学习他而时间有限,资料欠缺,就不妨观看六集电视人物传记片《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或者阅读《周有光访谈录》。
传记片六集是:一、水韵年华,二、执子之手,三、患难与共,四、结缘字母,五、大音之魅,六、多情不老。《周有光访谈录》全书分为七个部分:一、往事流光,二、字母故事,三、心忧天下,四、全球视野,五、居尘论道,六、文化思考,七、达观人生。传记片和访谈录各有千秋,电视片直观形象,访谈录载述甚详。拙文以阅读《周有光访谈录》时随笔记录的形式,撷英转述,以飨读者。
新加坡小国崛起
周有光说:“改革开放以后,新加坡大学邀请我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新加坡大学规模不大 ,各方面非常好。空闲下来,我和一位英国教授到公园散步聊天。我问他,许多人说新加坡是一个奇迹,你是什么看法?英国教授告诉我,世界上没有奇迹,只有常规。什么叫常规呢?按照国际先进的先例来做,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个国家是民主的,是开放的,有这个条件就可以得到国际帮助⋯⋯新加坡走民主道路,搞开放,很短时间就‘起飞’了,成为‘亚洲四小龙’ 之一。前几年大家都说‘大国崛起’,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小国崛起》,新加坡就是典型。”“常规就是走全世界共同的发展道路,一定要强调特殊国情,‘独辟蹊径’,历史已经证明‘此路不通’。”(《周有光访谈录》第136页)
周有光所撰《小国崛起》这篇文章写于2008年5月24日,时年103岁。文章开头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小国崛起而大国衰落,美国是例外。吹嘘‘大国崛起’,不是事实。大国衰落,由于宗主国力量下降而殖民地力量上升。小国崛起,由于抓住了发展机会,运用全球化的国际支援。”“小国以及港台小地区的崛起,有一条共同的底线:政治民主,不侵略别国土地;经济富裕,不专靠天然资源(人均GDP超过$20,000)。”文中提到的崛起的小国共有8个,东亚“四小龙”第一个就是新加坡。(周有光:《朝闻道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3月)
讲到推行汉语拼音,周有光说“新加坡采用拼音,影响东南亚;联合国采用拼音,亦以拼音为拼写中国地名的标准”(《周有光访谈录》第103页)
从世界来看国家
在谈到全球化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时,周有光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必须从世界来看中国,不能从中国来看世界”。他说:“‘全球化’最大的变化,是观点改变了。过去是从国家来看世界,在全球化时代是从世界来看国家。”又说:“爱国教育本来是由国家来看世界,不是世界来看国家。你从世界来看国家就完全可以看到爱国教育,它是狭隘的观念,要扩大、要提高,要爱人类,从人类这个前提来研究问题,那么就不会打仗了⋯⋯不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投票箱里出政权。完全改变了。”(《周有光访谈录》158—160页)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一度被认为是“一句顶一万句”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谁想到,80多年后,年逾百岁的周有光从“全球化”理念出发,摆脱传统力量的束缚,否定这个论断,提出“投票箱里出政权”的新观点。这说明周有光先生是一个“从体制内服从型转变为独立、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有光一生 一生有光──庆祝周有光先生茶寿文集》第16页,金钥匙华文出版社,2014年7月,香港)
推进语文现代化
周有光认为,语文现代化就是中国的语言文字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语文现代化有四件大事:第一,全国普及普通话;第二,文言改为白话文;第三,要整理汉字;第四,给汉字标音。语文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周有光访谈录》95—97页)后来周先生又完善了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指出语文现代化的内涵是“语言通用化,文体口语化,文字简易化,标音字母化,中文电脑化,术语国际化。” (《有光一生 一生有光》第183页)
汉语的将来
中国改革开放将近40年了,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汉语加快了走向世界的步伐,全球五大洲已经创办孔子学院五百多所、孔子课堂一千多个。于是许多人说汉语要变成世界语言了。周有光说:“在联合国各种语言的使用比例大致是:英语80%,法语15%,西班牙语4%,另外1%是俄语、阿拉伯语、汉语,汉语比俄语、阿拉伯语用得少。”“英语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共同语,它这样一个地位是经过了400年。”他在回答“汉语是否可能成为世界流行语言”这个问题时说:“根本没有这个题目。你到外国去讲,人家会笑死的。”(《周有光访谈录》118页)
最后引用周有光的几句名言作为结束语: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跟过去不同,主要是:过去从国家看世界,现在从世界看国家。
文化的发展道路只有一条,就是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科学道路。科学是一元性的,没有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的分别。
先知是自封的,预言是骗人的,聪明是从反思中得来的。
尼采说,不要生气,生气是以别人的过失来责罚自己。不生气有助于健康长寿。
“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原来,人生是一朵浪花。
(作者为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前语文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