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臭虫
文·尤今
教师节,接到一张学生自制的卡片,以流畅如水的文字记述他学习华文的心得和感想,我细细地读,深深地感动;然而,读到文末,却赫然被“文字的臭虫”狠狠地咬了一口,他如许写道:
“谭老师,我诚心祝您身体健康,青春永蛀。”
哎哟,那一年,我40岁,连青春的尾巴都拽不住了,他居然还要以“岁月的蛀虫”来“永远蛀我”!
我对着卡片苦笑,嘿嘿,嘿嘿。
蛀”与“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文字的臭虫,在今日学生的作业里,铺天盖地。它们一口一口地将文句咬得遍体鳞伤、将文意弄得模糊不清。
深究起来,学生把冯京当马凉,错字连篇,不外以下几大原因:其一是粗心大意,犯错而没复查;其二是敷衍塞责,草草了事;其三是缺乏兴趣,随意交差;其四是水平低落,乱写一气。
教师必须找出病源,才能对症下药。
有一回,在休息时间,看到一名学生留在课室,勤奋地伏案而写,我好奇地趋近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他把“幡然醒悟”写成了“翻然醒悟”,补习老师罚他将“幡”重复地写1000次──1000次,听!不是1次、10次或100次啊,是1000次!师令难违,他满腹怨怒,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来承受惩罚,他先写了1000个“巾”这个偏旁,才在旁边填上“番”。最后,“巾”和“番”这两者,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变成了一个“貌合神离”的“幡”字,哎呀,同床异梦啊!
处于叛逆阶段的青少年,必须要让他们心服口服,才能彰显惩罚的效果。倘若学生写错一个字而罚他重复地写上1000次,他以画图腾的方式来应付,不但无效,还可能在十指酸痛之余,对华文生出不该有的恨意,得不偿失呀!
在校教书时,我总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开门见山地对学生言明“零错字”的重要性。“文字的臭虫”就像是白蚁,让它在字里行间恣意游走,阴险毒辣的它,便会放肆地进行破坏工作,将文义咬得支离破碎,在视觉里遗下一滩滩邋遢的污血。一篇内容独特、主题明确的作文,如果掺杂了许多错字,犹如一锅鲍鱼粥里掉进了许多颗黑黑的老鼠屎,莫说让它入口,即连瞅一眼也是受罪的。
我常常鼓励学生在把作文呈交上来之前,检查两遍。第一遍,由自己细查;第二篇,交给同窗好友代查。如此如履薄冰地审查两次,必能抓出一些原本藏匿得很深的臭虫。
有些老师,在批阅作文时,把学生作文里的错字圈出来以后,会一板一眼地把正确的字写在旁边,方便学生学习。
我从不。
我觉得学生犯错之后,必须自行面对与纠正自己的错误,才能真正地汲取教训,从中受惠。我们不能老是把救生圈套在孩子身上,却又妄想他们能够成为海中的飞鱼。精湛的泳术,是在多次辛苦溺水之后,才练就的。
通常我把文字的臭虫从他们的作文里一只一只地揪出来后,总会要求他们回家找“杀虫剂”来灭虫。所谓的“杀虫剂”,当然就是学习语文的葵花宝典──汉语词典啦!
学生认认真真地翻查字典,把正确的字查找出来以后,我要求他们端端正正地把整个句子重抄一遍。
为什么要重抄整个句子呢?
因为单字不成词,如果独独改正他写错的那个字,恐怕就像在沙滩上写字一样,无法在记忆之库长留,转瞬就没了踪影。比方说,有学生把“个子魁梧的爸爸像个巨人”写成了“个子鬼梧的爸爸像个巨人”,事后,倘若老师只要求他把“魁”这个字写上百遍,但却没有让他把“魁”和“梧”连贯在一起学习,当然也就无法强化他对“魁梧”这个词语的印象了。
我要求学生把完整的句子抄一遍:“个子魁梧的爸爸像个巨人”;抄好之后,再把“魁梧”一词写上五遍,便完成了整个改正错字的学习程序了。
我对学生解释,让他们抄写五遍,不是为了惩罚他们,而是要加深他们的记忆。我对他们说道:
“当你们在重复地写着这个词语时,必须把整颗丰满的心放在瘦瘦的笔杆里面,边写边记、边记边写,写完五遍之后,盯着这个词语,默默记它十遍二十遍三十遍,直到它成为你脑细胞的一部分为止。脑和心并用,一次过地把一个你曾犯错的词汇学起来,永远不再重蹈覆辙,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最为有效的。有脑没心,错了又错、错了再错,错错错,错错错,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已!”
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最讨厌的是没有原则和缺乏理性的惩罚,最受落的是“动之以情、晓之以义”的教导;有心学习的学生,把这些话听进耳里、记在心上,依照我的办法,努力扑杀文字的臭虫,慢慢地,臭虫也闻风而逃了。
有名女学生江嘉苇(化名),当我在年头批阅她第一篇作文时,被她吓得魂不附体,短短一篇几百字的作文,居然挤挤迫迫地爬满了48只臭虫,简直是“满目疮痍”啊!
我把她找来,进行辅导,她苦恼地说:
“我记不住那些字的形状呀!同学都叫我做错字大王,我中学的老师也都放弃我了!”
我正色地说:
“嘉苇,听着,如果你不曾放弃自己,世界上就没有人可以放弃你!”
我利用课余的时间,耐心地教她辨认文字的偏旁,再向她分析偏旁和文义之间的关系。我把许多以“口”为偏旁的词语写在白纸上:
“叮嘱、叽哩咕噜、叫嚷、唠叨、呼唤、吱吱喳喳、吼叫、嘀咕、咀嚼、呻吟、吩咐、骂骂咧咧、口哨、咳嗽、哽咽、哭叫……”
然后,问她:
“你看,这些词语,是不是都和口有关系呢?”她一面看,一面啧啧地发出了惊叹声,说:
“老师,我从来不知道中文字是这么奇妙的!”
接着,我将她的作文簿摊放在桌上,把她的错误指出来:
“你看,叮嘱你写成了叮属、骂骂咧咧你写成了骂骂列列,你把别人的口都拿掉了,别人怎么说话、又怎么骂人啊?”
她神情腼腆地笑了起来,说:
“老师,我改过,我一定要改过!”
我又“趁胜追击”:
“你瞧,仓颉把字造得出神入化,你恣意糟蹋,胡用乱用,怎么对得起他啊?”
她圆圆的脸浮起了两朵红云,很难为情的样子。江嘉苇有了纠正错误的决心之后,做作业时,态度便有了360度的转变。以前,遇到不会写的字,她总随随便便拉一个字来滥竽充数,然而,现在,字典不离手,一不肯定,立刻查阅。有时,写了错字而被我纠正后,她总会写在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上,一有空便勤读不休。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勤于除虫施肥的江嘉苇,终于种出了肥硕的瓜和豆。
在年终考试的作文里,只有寥寥四只臭虫在试卷上寂寞地爬着⋯⋯从48只臭虫灭得剩下四只,是怎样一种飞跃的进步啊!
学习,只要有了正确的态度,无难不克、无坎不跨。曾经的“错字大王”江嘉苇,如今在一所中学里担任语文老师,天天拿着“灭虫剂”进课室,孜孜矻矻地教导年轻的一代如何去灭虫。
(作者为本地作家、新加坡文化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