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库

——学习语文的法宝

文·尤今

在班上,我请一位华文程度很好的女学生许欣慧站起来,问道:如果今晚有十位客人到你家做客,你手上只有鸡蛋当食材,请问:你会做什么给客人们吃?”

她双眸圆睁,难以置信地看着我:“只有鸡蛋?”

我点头,再次强调:“是的,只有鸡蛋。”

她低头想了好一会儿,才说:

“我会给客人做水煮蛋、蒸蛋、炒蛋、煎蛋、卤蛋、醋蛋、烧烤蛋、茶叶蛋、辣椒蛋、半生熟蛋、蛋花汤、蛋炒饭、蛋丝饭、鸡蛋烩饭、鸡蛋粥⋯⋯”

有人在打边鼓,频频给她出馊主意:

“还有啊,炸蛋、蛋炒粥、粥焖蛋⋯⋯”

全班嘻哈绝倒,可怜的欣慧,黔驴技穷,双眉紧蹙,再也想不出任何新花样了。

这时,我请另外一位华文程度中等的女同学张怡英站起来,说:

“现在,你是主厨,我给你的食材包括鸡肉、鸭肉、猪肉、鲜鱼、大虾,请问你会给客人们做些什么菜肴?”

张怡英兴奋极了,一口气便把“充饥的画饼”化成了“满口的缤纷”:

“我会做炸鸡、白斩鸡、卤鸭、北京鸭、叉烧、烧肉、蒸鱼、炒鱼片、煎虾、虾卷⋯⋯”

学生们哇哇连声,大家都觉得饥肠辘辘了。

这时,我又问道:

“愿意去欣慧家里做客的,请举手。”

大家都环抱双臂,吃吃地笑,有者还夸张地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我再问:

“谁愿意去怡英家里吃饭?”

全班学生的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连目光都变得馋馋的。

这时,我正色地对学生们说道:

“从学习语文的角度来看,食材就等同于字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欣慧有很好的手艺,但缺乏食材,也就没有了发挥的空间。怡英呢,要啥有啥,当然可以随心所欲地呼风唤雨。许多学生,华文成绩不好,就是因为患上了词汇贫乏症,不论是口头语或是书面语,反反复复都使用同样的词汇,连自己听了、看了,都腻得头皮发麻。”

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词汇犹如魔术方块,能帮助你砌出千万种迷人的图案。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方块字,魅力无穷。比方说,一般学生,形容女子长得好看,就只会用“美丽”和“漂亮”这两个再普通不过的形容词,殊不知有关的形容词多如恒河沙数,诸如:标致、明艳、妩媚、脱俗、恬雅、端庄、甜美,等等,不胜枚举。懂得以变化多端的词语恰如其分地形容人、事、物,基本上便显示了一个人驾驭语言的能力。

要有效地提高语文程度,必须快速地扩张自己的词汇库。

许多家长,都有着错误的印象,以为拼命让孩子做语文练习,便能立竿见影,其实,效果适得其反。硬生生地要孩子去分辨“强势”和“强劲”的不同、要他们去背“强势”和“强劲”的词语解释,到了最后,“强势”也好,“强劲”也罢,这两个词语,都会变成他们难以下咽的骨头。许多学生,在考试过后,便把华文抛到了九霄云之外,有者甚至放火焚书,原因就在于长辈硬硬地逼他们去背排山倒海的词汇来应付考试,伤了他们,也让他们由厌腻而生出恨意,从此和华文一刀两断。

实际上,把词汇堆积在脑子里等待应付考试,犹如一个人辛辛苦苦地赚了大把大把的钱,却傻呼呼地存在银行里,一分一毫也不用,久而久之,他根本就忘了用钱之道。

词汇,是宝贵的资产,一本万利的要诀在于活学活用。

每年开学,我都要求学生准备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在上面写上“小字库”三个字。我嘱咐他们,凡在课文或课外读物学到新的词语,便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记在上面。

我把词汇粗分为两种:“理解性词语”指的是那些实用性不强的词汇,不必花心思去记;“应用性词语”呢,指的则是优美的常见词,应该尽量吸收,善加运用。比方说,中国作家毕淑敏的散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文中好词多如繁星,诸如:轻描淡写、刻骨铭心、我行我素、漏洞百出、放任无羁、静谧、狡黠、狡诈、饥馑,等等,都是常见的应用性词汇;然而,文中也有一些实用性不强的名词,诸如:爬山虎(植物)、蜂窝煤等等,即使学了,也很少机会使用,所以,我就不让它们占据学生记忆之库了。

在讲解课文时,我会反复示范常见词的用法,学生学会之后,抄入“小字库”里,接着,就可以利用“小字库”作为练笔的工具了。

小字库轻而薄,便于携带。争分夺秒的现代人,其实有很多“边缘时间”都是不经意地被挥霍掉的。比方说,在初级学院,课与课之间,可能有四五十分钟或一两个小时的空档;放学搭车回家,可能要花上二三十分钟等车。我鼓励学生把这些可资利用的“边缘时间”投资在小字库上,一寸光阴一寸金啊!

方块字是有情有义的,你如果时时不忘“眷顾”它,感恩图报的它,便会钻进你的脑子里,以此为家,再也不会移居他处了。日后,你一提起笔,它们便会义无反顾地跳出来,让你下笔如有神助,正所谓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呀!反过来说,如果你瞅它一眼便弃它而去,它肯定也会以牙还牙,日后当你拿起笔时,搜尽枯肠也寻它不着了。

在一整年的时间里,每当学生练笔时,我便嘱他们翻开小字库,从中选用那些恰当的、优美的词汇;而我呢,一旦发现作文出现新学的词汇时,便会刻意在那些词汇下面用红笔画上虚线,加分奖励他们,借此让他们知道,我已经注意到他们的努力了。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当小字库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词汇而学生又勤读不休、活用不辍时,他们的语文程度便会直线上升了。

这天晚上,批改作文,我注意到,一名唤作“邱依莲”的学生,在年头的作文里,把年过八旬的老者称为“老公公、老太婆”,可是,不断地吸收了新的词汇后,她已懂得运用“老叟、老妪”这些较高层次的词汇了。此刻,握着红笔批阅的我,不禁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另有一位学生张永健,中四会考的华文成绩是 F9,可是,升上初级学院后,他却考到了B4,别人问他成绩突飞猛进的要诀,他毫不含糊地说:

“谭老师小字库的学习概念,对我帮助极大。活学活用,效果卓著啊!”

语文学习,一步一脚印,没有捷径可走;但是,在孜孜的学习的过程里,是有方法可以遵循的。

我在教学生涯里不遗余力地推广的“小字库”,便是提升语文程度的一大“法宝”。

(作者为本地作家、新加坡文化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