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继父志 传承历史

——专访陈育崧之子陈仲熙

文图·莫美颜

陈仲熙

陈育菘

陈仲熙(72岁)对父亲陈育崧的生平事迹了如指掌,对父亲生活年代的历史背景一样能倒背如流。

陈育崧(1903-1984)是本地一名史学家。名慎,祖籍中国福建海澄,出生槟城。正式入学前便深受传统教育的熏陶,并先后在修道院英校和钟灵中学就读,奠定了他的中英文基础。1921年到福建集美中学继续学业,后考入厦门大学商学系。1926年学成后到新加坡任职于陈嘉庚的公司,后任新加坡华校督学。

自厦门大学毕业后,陈育崧的一个最大抱负是弘扬南洋文化。在这个大目标下,他于1935年与友人合创南洋书局,出版“马来亚化”教科书,后业务扩展至槟城、吉隆坡、仰光、马六甲、雅加达。1936年,他设立南洋编译所,校注出版南洋珍本文献,发行研究刊物《南洋杂志》以及业余从事东南亚史与华人史研究;战后主持出版少儿读物《马来亚少年报》。他也是中正中学的发起人之一。

陈育崧育有五名子女,陈仲熙排行第三,他深受父亲影响,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陈育崧晚年跟三子关系十分密切。

许多人认为陈育崧是一名成功的殷商,一代学人。陈仲熙说:“又从商又做学术研究,能兼顾这两大事业,又能取得卓越成就者有几人?父亲的强项是学术研究,他处事待人的方式并不利于从商。”

陈仲熙对历史的关注纯属兴趣所致

开启历史知识之门

陈育崧所经营的业务在60年中开始走下坡,南洋书局也在1967年关门大吉。由于健康欠佳,陈仲熙便协助父亲打理业务,父子俩因此有许多接触机会。陈育崧还经常聊起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和他的学术研究。父亲的口述回忆,不但加深了陈仲熙对父亲的认识与了解,并为他开启了历史的知识之门。得到父亲的启发,陈仲熙对历史更加感兴趣。

1964年,陈育崧把1万册有关南洋研究的书籍捐献给国家图书馆。这些藏书成了东南亚历史研究主要资料。1984年,陈育崧逝世后,陈仲熙开始如饥似渴般大量阅读父亲的英文藏书,并建立起个人的历史观。

陈仲熙说:“不同的专业都对社会作出不同贡献,科学家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农人耕种给我们带来粮食,工匠制造器具给我们使用⋯⋯大家各司其职,使我们的生活能继续,但不管是谁都必须对历史有所认识,知道过去发生过什么事情,这样我们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彻。”

“人类是改变和创造历史者,战争或和平、团结或分裂、毁灭或建设,世界各民族的未来乃至全人类的未来,都掌握在我们手中。”陈仲熙说:“世界是否可以变得更加美好,就取决于人类的态度。”

他以中国为例说,今天中国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大大地提高了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地位,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团结一致落实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果。

“历史都有轨迹可寻,促使你不断地思考,”陈仲熙说,这是历史吸引人之处。

陈仲熙大学念的是法律,但毕业后并没去当律师,而选择在投资领域发展,因为念完法律后他对历史的兴趣更加浓烈。他认为,投身投资行业,在赚取生活所需之余,他将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发展自己的历史爱好。

今年陈仲熙更把历史爱好转化为事业,与一名同好成立了一家新加坡历史和文化遗产研究顾问公司——Chronicles Research and Education,为公私机构、学校和社区组织提供与历史相关的咨询服务。

陈仲熙发现,本地的历史教育还有许多可以填补的空间,而历史素养和公民教育应是今天学生学习的两大方面。公司希望通过为学校所设计的项目,鼓励学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除了成立公司,陈仲熙目前也是新加坡传统文化协会的委员,同时也是一名热心的讲古人,利用业余时间延续他对历史的关注。

陈仲熙说,他对历史的关注纯属兴趣,不像父亲那样进行的是学术研究。陈育崧生前的卓越成就和主要贡献是东南亚史和华侨史研究,是华人社会研究新马历史和华人历史的先驱和奠基人,并曾担任皇家亚洲学会马来亚分会理事、南洋学会名誉会长等职,著述丰富,其中与陈荆合著的《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是新加坡华人研究的可贵史料。

关心时局及华文教育的发展

陈仲熙说,父亲也很关心时局发展。他虽不在中国出生成长,跟许多当时的华人一样心系中国,希望当时乱糟糟的中国政局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而他信仰的是孙中山所提倡的民主革命理念——三民主义。

日治时期,林文庆被迫出任“华侨协会”会长,陈育崧则担任秘书,在日军命令下,向新马华侨筹集5000万元奉纳金。史书指华侨协会是日军的“摇钱树”。已故历史工作者邱新民在《昭南时代史话》一书中评论,华侨协会的存在,是功是罪,不能一概而论。而陈仲熙认为,因为这笔奉纳金,日军才停止继续杀害华人。

战后第二年,南洋书局恢复营业,并负责出版华文版本的少儿刊物《马来亚少年》(英文版则由教育部出版),目的是要把马来亚意识引入少年的视野中,以建立他们的身份认同。这可说是战后本地第一份少年刊物。这份刊物在创刊后的数年间,一直是新马地区唯一的华文少儿刊物。直到1950年世界书局推出《世界儿童》后,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

陈育崧对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发展贡献也不小。早年在担任华校督学时,便已深谙华文教育的动向。还曾到林厝港一带,宣传并鼓励乡村私塾合并成小学,热心推动本地小学教育的发展。

此外,陈育崧也倡议以跨方言群的模式创办一所中学,这就是今天的中正中学,以应付华社对华文教育的迫切需求。他还聚合当时的华侨领袖林文庆、李振殿和林中杏联名向重庆国民党政府申请以“中正”为校名,并委托林中杏到香港邀请胡文虎为首任董事主席,再推荐庄竹林为首任校长。

陈仲熙说,华社筹办南洋大学时,他的父亲也积极响应,到处奔走呼吁有经济能力者慷慨解囊,共襄义举,为创办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大学共同努力。

陈育崧也是把新马华文教科书“马来亚化”的先行者。早期新马华文学校的教科书都来自上海,内容难免与本地社会实况脱节。陈仲熙说,父亲觉得新马华人应该对周遭的文化和生活环境有所认识。

为提倡教材“马来亚化”,陈育崧在他所推出的一整套英文、国语(即华文)、算术、公民、常识和幼儿园读本中融入南洋社会和文化色彩,以灌输新马子弟在南洋落地生根的概念及对南洋的认同感。比如在《常识》课文中介绍本地的物产香蕉、椰子、橡胶等,还有森林中的原始民族与动物。本地习惯用语如“巴刹”也出现在课文中。

陈育崧一度获选为华文研习会(Chinese Study Group)会长,大力提升受英文教育的华人对中华文化与历史的认识,但他并没把陈仲熙送进华校接受教育。

陈育崧虽然中英兼通,但他的第二任太太(陈仲熙的母亲)受的是英文教育,所以陈仲熙自小是在一个讲英语的环境中长大,加上接受的是英文教育,属于不谙华文华语的一代新加坡人。

认真学华语 热爱大自然

陈仲熙成长的年代新加坡仍属英国殖民地。他相信,父亲是考虑到当时的时局和他将来的出路问题,才没让他接受华文教育。现在时代不同了,随着中国的强大,懂得华文华语已是一种优势,相信这也是陈育崧始料未及的。

陈仲熙说,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快马加鞭,通过网际网络自学,一点一滴地提升他对华文的认识。目前他已能以华语进行基本的社交沟通,访谈过程中他也尝试加插几句华语,但他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所谓学无止境,他表示会继续努力学习,不会轻言放弃,希望有朝一日能迎头赶上!

陈仲熙热爱大自然,闲暇喜欢到野外亲近大自然,看看飞禽鸟兽、花草树木,呼吸新鲜空气。

他说,在新加坡这个高度发展的国家里,高楼林立、组屋处处、交通繁忙、四通八达,还有国际知名的飞机场,基础建设完备,什么也不缺。但他说:“这些我们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硬件都不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空间需要大自然,我们要学会享受和欣赏大自然的恩赐,以调节我们的身心,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因为热爱大自然,每到周末,即便再忙陈仲熙都会暂时搁下身边的工作,独自一人骑着“铁马”与大自然作近距离接触,风雨不改。

“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我国常年天气炎热,雨天比较凉爽。我反而爱在雨天出行,身体被雨水打湿了,没关系,回家冲个凉,换件衣服,精神反而更加抖擞,周末的心情也更加愉快。”陈仲熙与笔者分享雨中骑行的乐趣。

因为热爱大自然,陈仲熙旅行时也一定去游山玩水,即使到大城市旅行也不例外。同时他也会争取时间到博物馆参观,了解当地的历史,加深自己对旅游地的认识,增广见闻。此外陈仲熙也很享受一个人的生活。他说:“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爱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必顾虑他人的想法与好恶,我也不必他人迁就,我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这也是陈仲熙选择独身的其中一个原因。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