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大众的滨海艺术中心
文·邹璐
滨海艺术中心(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这座临近滨海湾的水岸建筑,自从2002年10月落成,就已成为岛国的风景明信片,重要文化地标。并因独特的建筑外观设计,总是令人过目难忘,那宛若两个巨型榴莲的标志建筑,被国人亲切称之为“榴莲壳”,也因此成为世界知名的建筑艺术之一。
而自从滨海艺术中心2002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它不仅如“愿景”所描述的是“属于大众的表演艺术中心”,更是国际知名艺术家、艺术团体所向往的舞台。
现在,每年也有很多海内外游客在新加坡旅游,他们会把滨海艺术中心作为一个专项旅游景点,全程45分钟,如果附带较为详细的讲解,可能需要2小时。
不过,对于身体力行的实景参观游览或许2小时也就够了。回顾13年的发展历程,或者只是一整年活动报告,那将是一项庞杂的数据收集、资料整理、研究总结的大工程,就不是短短2小时能够完成的。
但无论如何,观众需要滨海艺术中心,滨海艺术中心更需要观众。记者采访滨海艺术中心,也希望通过和节目监制(余登凤/主要负责华艺节)的专访,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在滨海艺术中心全年3000多场活动,开幕至今近3万场演出背后的用心和努力,从中带给我们启发。
滨海艺术中心自2002年开幕至今经过怎样的发展过程?
滨海艺术中心是新加坡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当年耗资6亿新元打造,并于2002年10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
作为仅有13年成长经历的艺术中心,在国际同行中我们还“非常年轻”,还有很多需要学习提高的。
这13年来本身就是不断成长进步的过程。无论从节目策划到观众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
现在滨海艺术中心每年有近3000场演出,共有15个节庆艺术节与19项系列节目,涵盖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等不同艺术形式,既有售票演出也有免费观赏。我们希望观众或者访客走进滨海艺术中心,他们随时都能听到音乐的声音,随处都可以欣赏到视觉艺术,这是一个“属于大众的表演艺术中心”。
这么多的演出活动是不是有一个庞大的策划团队?如何规划这些演出项目?
滨海艺术中心的节目策划团队有40多位职员,相对于全年有2600多场大大小小各类演出活动的产出量而言,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应顾不暇。
演出节目包括了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等,同时也是不同语文的。这也是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特色,我们需要照顾不同族群观众的需要。所以我们首先会将40多人的团队根据全年的活动安排进行穿插组合,划分为可以机动组合的更小团队,进行具体分工合作。比如某些人担任一些项目的负责人,一些队员随同配合工作。可能在另一些项目中,原本的负责人就成为配合工作的队员,通过这样的统筹安排调度,确保全体策划团队的工作人员,在完整年度的工作中都能够有最好的状态,发挥所长。
滨海艺术中心要打造的是属于大众的表演艺术中心。无论是华族、马来族、印族等不同族群,还是说英语,说母语等不同语文观众群体,我们其实并不刻意区分他们的差别所在。事实上艺术不应该受到语文的限制,它应该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我们正是通过艺术增进了解,彼此懂得,相互尊敬。
但这也并不表示我们忽略这些差别,而是充分利用不同种族的传统节日来策划相关族群的艺术节活动,结果你就会发现,新加坡真是一个可以从年头庆祝到年尾的美妙国度。华族在华人新年期间有“华艺节”,中秋节有”艺满中秋“,马来同胞的开斋节我们有“马来艺术节”,印族同胞的屠妖节我们有“印度艺术节”。
我们希望做到的是:在不同族群的传统节日期间,大家有吃喝玩乐的庆祝方式,还可以来滨海艺术中心相聚,共同观赏艺术表演,把观赏表演作为节庆的一种方式。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积累,不同族群的观众现在已经对我们的节目有所认识,到时候他们就会出现了。
此外,我们也针对喜爱舞蹈的观众举办“舞蹈节”,钟爱剧场的朋友有专门的“实验剧场”等,这样可以吸引到有不同观赏兴趣的观众的需要,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全面了解某种艺术形式的国际潮流和不同风格流派。
此外儿童节有“艺力十足!”,青年节有“青年欢庆活动”,以艺术庆祝节日,让艺术满足我们的心灵需求。因此在整个年度,我们的时间排布几乎全满,演出地方包括了室内、室外不同空间的利用,可以说全时空,没冷场。
能否重点介绍“华艺节”和“艺满中秋”?
“华艺节”和“艺满中秋”是主要面向华语观众但是两个不同属性的艺术节。首先“华艺节“的大致呈献时间是在农历新年期间,这项自2003年首办的艺术节,是滨海艺术中心致力推广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四项常年节庆艺术节之一。
我们将广泛遴选世界各地在各艺术领域表现卓越的杰出华人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中有享誉国际的,也有本地杰出艺术家;他们的节目有戏剧、音乐、舞蹈、交响乐、华乐等等。节目形式并不受到限制,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主流还是实验,传统还是前卫,这个艺术节就是他们展现发挥的舞台。通过“华艺节”,观众们可以欣赏到世界级知名华人艺术家及团队的精彩表演,见识他们的艺术成就。
我们立意勤耕播种,期望这个节庆艺术节最终能成为最能代表散居世界各地华人的艺术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国际艺术节。
而“艺满中秋”则有所不同,我们将十分关注节目的传统性,这是一个强调传承传统的节庆艺术节,演出主要包括华族戏曲、民歌、相声等。
无论是“华艺节”还是“艺满中秋”,或者其他节庆艺术节的节目遴选,服务于大众是目标,因此节目的内容、品质、演出水准永远是我们的最重要考量。我们深信是好的演出把观众吸引到剧场来,而不是因为其他。毕竟新加坡生活忙碌是众所周知的,人们放下手上的工作或者其他娱乐休闲方式,而选择走进剧场,是因为他们有对于艺术中心的真正需求。
此外,我们也要非常留意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在区域范围内,别的剧场正在流行什么?做什么演出?哪些知名艺术家有什么新的创作?如有适合的节目,我们都会争取成为他们巡演的其中一站,让本地的观众也能和国际或区域的观众同步观赏艺术表演。作为国际大都会的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将带给观众的是更多更好更具国际水准的演出。
滨海艺术中心最应该感谢的就是观众!是观众的鼓励、支持带给我们动力。有些观众会通过电邮、信件,或者亲自打来电话,告诉我们他们在海外旅行时看到什么表演,他们希望看到什么?我们从不同管道收集并关注观众的反馈意见,希望做到的就是带给观众更为多元的艺术观赏和体验,并从中获得启发。
有一对爸爸妈妈,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孩子带到艺术中心,现在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我们每年都会在“华艺节”见到他们全家,让我们很受感动。这是基于艺术的魅力建立起来的忠诚度,他们告诉我,就是希望让孩子从小有机会接触华族传统文化艺术。
艺术推广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速成工作,文化地标的建立更是一个持续努力的过程。观众与艺术中心,与艺术家之间是相互需要,相辅相成,共同成长的共同体。
还记得台湾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多年前带团来新加坡演出,我们专门安排演后交流会,结果给林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林老师对观众的提问“很纳闷”。几年之后,同样是林老师的演后交流会,他赞叹说:新加坡观众的提问“有水准”。从“很纳闷”到“有水准”就是一个过程,好在这个过程正是朝向好的方面发展。
滨海艺术中心是否有自创品牌节目?
我们通过委约方式建立起与本地艺术家、艺术团体的密切合作。滨海艺术中心注重与本地、区域和国际艺术家的密切合作,从而促进艺术的扩展及创作、拓宽艺术的疆界,并且激发观众对艺术的兴趣。
从2007年起,我们也自创了一个品牌节目“小玩艺!”,对象是2-4岁的幼儿,让孩童能够近距离接触戏剧表演。通常孩子们都是被年轻父母用婴儿车推着来到活动现场,或被父母抱在怀中。节目注入了富有本区域色彩的音乐元素,比如印度尼西亚传统甘美朗音乐、印度传统鼓乐等等,在短短40分钟的艺术熏陶和感染下,我们深信对于孩子幼小心灵将有一定的影响和启发。
新加坡被称作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是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我们致力推广的是“亚洲艺术”、“亚洲文化”,并不局限于某一族群,某一种文化,让滨海艺术中心这个舞台更具有国际化。
回到滨海艺术中心13年的发展历程能否分享一两个感人的小故事?
2003年我们首次举办“华艺节”,那时候滨海艺术中心刚刚开幕不久,为首届“华艺节”拉开序幕的是长达20小时的全本《牡丹亭》,这是由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执导的。这套全本《牡丹亭》在纽约、巴黎、米兰、柏斯等地上演过。在新加坡的演出,可以说是首次在海外华人社会上演。
导演要求很高,他说希望让观众“尽情品味我刻意为他们营造的一种观剧的氛围,全方位地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需要做一个完全中国传统剧场的环境,有最传统的舞台,有鲤鱼池、鸳鸯、鸟语花香等这样的舞台布景设计和设置。这可是带给我们的挑战。那是真的要有鲤鱼池、凉亭、花草、鸳鸯的!新加坡到哪里去找鸳鸯?有挑战也让我们受到激发和鼓励,后来我们真的做到了。多年以后,我有时还会听到观众说起当年演出的景况,现场听戏时还有鸟的鸣叫声。
还有2014年上演的由赖声川老师编剧兼执导的长达八小时的《如梦之梦》。这部戏在多个海外剧场呈献过,但在新加坡是第一次。长达八小时的观剧时间观众是否能够接受?同时舞台设计要打破传统镜框式舞台的局限,把其中一个主要观众席放置在舞台中央的“莲花池”内,以独特的360度环形舞台让故事在观众四周上演,这对于剧场也是一项艰巨挑战。意想不到的是,观众反映非常踊跃,人们更重视艺术所带给人的不同生命体验。这也正是滨海艺术中心所要带给大家的。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