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30日

不一样的南洋风情 ——新加坡油画家朱宏

2022-09-13T18:20:48+08:00

在新加坡,以野兽派特有的非线性线条和鲜艳油彩记录南洋街巷风貌的画家,恐怕只有朱宏一人。朱宏原是一名建筑师,1997年自中国大连移民新加坡,目前是全职画家。多年前,他在直落鼓楼的画室里创作,毗邻的画友很多是新加坡美术界耳熟能详的名字:林子平、许锡勇、庄心珍…… [全 文]

不一样的南洋风情 ——新加坡油画家朱宏2022-09-13T18:20:48+08:00

风中透过的光 ——王模平油画个展侧记

2022-09-14T17:33:01+08:00

在5月4日,歌尚画廊藉新加坡泛太平洋酒店(Pan Pacific Singapore)展览空间,为本地油画家王模平举办名为《风·光》的个人展览,合计展出29幅作品。 [全 文]

风中透过的光 ——王模平油画个展侧记2022-09-14T17:33:01+08:00

传奇人物:陈送

2022-09-14T10:25:07+08:00

陈送是新加坡开埠初期首批到来定居的先驱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835年4月4日,新加坡第一份英文报章《新加坡纪事报》报导了轰动海峡殖民地的陈送死讯:“闻名海峡殖民地的华人富商陈送于今天下午在他位于谐街的寓所去世。” [全 文]

传奇人物:陈送2022-09-14T10:25:07+08:00

戏曲舞台上的新加坡故事

2022-09-14T10:39:22+08:00

新加坡戏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那是一部中国戏班南来、移民后代、新加坡华人、新移民共同建构的戏曲史话。华族戏曲是多元民族社会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全 文]

戏曲舞台上的新加坡故事2022-09-14T10:39:22+08:00

从宗亲社团到宗乡总会 ——我的社团之路

2022-09-14T17:36:42+08:00

2022年甫开年,回顾过去两年因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世界各地的处境,莫不令人深深认识到,世界之于病毒,没有疆界,任何国家都不能自外于这场全球灾难。即使缩小范围,放眼一国,也惟有上下同心,共同面对,从政策、社会、经济和民生等各个方面抗疫防疫,才有望共度时艰,克难发展。 [全 文]

从宗亲社团到宗乡总会 ——我的社团之路2022-09-14T17:36:42+08:00

华盛顿精神

2022-09-14T10:49:17+08:00

华盛顿六岁那年,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斧头亮光闪闪,看起来无比锋利。小华盛顿拎着小斧头,意兴勃勃地跑到花园去,他看到了一株小小的樱桃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来了个“牛刀小试”——手起斧落,樱桃树应声倒地,小华盛顿乐不可支。 [全 文]

华盛顿精神2022-09-14T10:49:17+08:00

植物园格洛区洋楼艺廊与游艺场——自游新趣处

2022-09-14T10:54:02+08:00

在2015年8月植物园申遗成功的庆祝会上,我国总理宣布植物园将增添八公顷的好消息。美好的事物总需耐心等候,引颈期盼多时,好事终于降临了。格洛地段两幢保留洋房,经历百余年沧桑岁月,在各界的协助与支援下,终于完成双洋楼内外修缮、策展与规划,准备就绪,于2021年3月以崭新面貌对外开放。 [全 文]

植物园格洛区洋楼艺廊与游艺场——自游新趣处2022-09-14T10:54:02+08:00

酒曲回肠(组诗)

2022-09-14T10:56:24+08:00

对你的感觉/可以说是祖祖父父留下来的传说/那时候舢舨还在很有味道的新加坡河上/搬运着苦力和猪仔的未来/阿公清末的脚步就停住在皇家山下 经营起酒的温度 [全 文]

酒曲回肠(组诗)2022-09-14T10:56:24+08:00

清零或共存 ——毕麒麟对19世纪私会党存在的纠结

2022-09-14T13:48:21+08:00

1877年8月威廉·亚历山大·毕麒麟被委任为海峡殖民地政府新成立的华民护卫司署的第一位护卫司,管理三州府日益增加的华族移民人口,其任务之一是执行华人会党注册和监督的工作。这位精通多种华族方言的英国人曾多年在中国福建省和台湾工作,上任华民护卫司时已对新马华人私会党不陌生。他在1872年抵达新加坡担任海峡殖民地政府华人翻译官不久后就被派往槟城,协助调解当时私会党海山公司和义兴公司两党在霹雳锡矿各种争执,在促成私会党连同其他当地华人首领签订的1874年和平协议《邦咯协约》中见识了华人私会党。  [全 文]

清零或共存 ——毕麒麟对19世纪私会党存在的纠结2022-09-14T13:48:21+08:0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