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部长的午餐交流会
user2025-07-23T09:02:36+08:00衷心感谢华社联络组主席徐芳达部长,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梁振伟代部长和马炎庆政务部长出席7月16日的午餐交流会!我们就总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所关心的社群事务深入交流。期待继续与政府紧密合作,共同建设一个更包容、更具凝聚力的新加坡!
我们与新加坡社科大学(SUSS)联合举办的《宗乡会馆的治理与财务管理》课程已于7月15日正式开课! 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旨在提升会馆领导层与秘书处的治理与营运能力,让会馆更有效地应对当今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我们希望通过培训课程,帮助会馆不断进步,与时俱进,并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参与。 🚨虽然第二堂课程已截止报名,但我们的第三堂课程即将开放,欢迎大家密切关注我们的社交媒体平台,获取最新资讯!
第175期 点击阅读电子书 炊烟岁月 茄子的故事 尤今 艺术长廊 在时间的缝隙中把守 —— 当代文献艺术家许元豪 赵宏 文坛掠影 柳川漫漫 其叶蓁蓁 —— 蓁蓁专访 齐亚蓉 宗乡文化 用笔守护记忆 以心传承文化—— 柯木林 章秋燕 余音缭绕 集各种艺术于一身的音乐奇才——易有伍 郭永秀 戏如人生 从吴素琴的艺术人生看新加坡芭蕾舞的发展 蔡曙鹏 文化传灯 新谣的传播与新加坡文化记忆 周秀杰 吾乡吾族 海峡华人知识分子的培育:林汉河医生 陈煜 最爱书房 南洋画家印尼之旅的真相 ——谈新书《峇厘1952:通过刘抗的镜头——四位新加坡先驱画家的峇厘与爪哇之行》 张夏帏 坡上人家 岁月如歌 ——回顾六十年音乐之旅 郭振羽 学海拾珠 民间守护与文化共融:新加坡文物保护观念的演进 先贤黄亚福“墓志铭”释读 张森林 庾潍诚 旧貌新颜 光明山下的新民:早期工业与宗教文化的交汇点 李国樑 星洲回眸 [...]
7月5日,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隆重开启了第十三届宗乡青年体育节,并举行了精彩的保龄球比赛与开幕仪式!我们衷心感谢高级政务次长吴函燕女士莅临现场,给予宝贵支持与鼓励。 宗乡青年体育节不仅是体育精神的体现,更是一个促进来自不同背景青年交流、合作与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 接下来,我们也将举办乒乓球、射箭、足球等精彩赛事,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共襄盛举!
第52期 点击阅读电子书 目录 专题报道 在电影中找到共鸣 人物专访 徐荣 - 一碗牛肉面的世界梦 新鲜人物 陈月娥-从腥味中打捞梦想 新地新情 坚毅与荣耀 法律速递 跨国婚姻的法律红线 宗亲乡情 镜头下的家园情 你说我说 在新加坡买车是否必要? 生活新趋 巴士酒店 - 住进回忆,也住进创意 城市回眸 余东璇街百年风华 文化拼盘 庙学共荣,山水传情 诱人寻味 粽子文化大变身 保健养生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收藏记忆 紫砂壶的古香微澜
6月17日,60多位参与者出席了由总会与文化、社区及青年部联合主办的“新加坡文化通行证”华语介绍会。会上详细说明了该计划如何促进本地文化活动的发展,增强社区的参与与联系。参与者通过本次介绍会,对该计划的申请流程及其所带来的实际益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计划也标志着推动国人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一步。欲知更多详情,请浏览以下网址:https://prelaunch.sgculturepass.gov.sg/?lang=zh
非常感谢华社联络组主席徐芳达部长拨冗出席6月13日的午餐交流会。我们期待继续与政府紧密合作,共同培育具韧性的领导层、推动具影响力的项目,共建更团结和谐的社会。
为庆祝新加坡建国60周年(SG60)及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简称“宗乡总会”)成立40周年,宗乡总会于6月1日举办“码头记忆”文化之旅,吸引约150名来自不同背景的居民、新移民、外籍人士及亲子家庭踊跃参与。活动结合徒步导览与驳船游河,让公众沉浸式体验早期移民南来的奋斗历程,深入了解新加坡从港口城市发展为现代国家的历史进程。 公众沿着新加坡河观看高楼林立的大厦 本次活动是宗乡总会“新移民与新加坡社会”体验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以轻松易懂的方式,加强公众尤其是新移民与年轻一代,对本地多元文化与社会结构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归属感与认同感。 活动分为两大环节。第一部分为徒步导览,由专业导览员带领参与者走访新加坡河与福康宁一带,包括Tank Station、潮州大厦、丹达乌他帕尼印度庙(Sri Thendayuthapani Temple)、齐智人(Chettiar)店屋、莫罕默苏丹路店屋群及福康宁山等多个历史地标,深入了解早期社群生活与本地多元文化的交汇。 公众参观丹达乌他帕尼印度庙 第二部分为驳船游河之旅,沿途经过莱佛士登陆点、鱼尾狮公园、滨海艺术中心及滨海湾金沙等标志性地标,让参与者从水路视角感受新旧交融的城市风貌。这段旅程寓教于乐,激发参与者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思考。 公众观看富丽敦酒店,感受新加坡发展之迅速 宗乡总会特地选择新加坡河与福康宁一带作为路线主轴,正因为该区曾是本地早期经济命脉与殖民政府的权力中心,承载着新加坡从殖民地走向独立国家的关键历史。希望通过实地踏访,引发公众对国家发展历程的共鸣与思考。 公众通过雕塑直观感受早期新加坡人民的生活面貌 本次活动获得国民融合理事会、新加坡宗乡会馆基金、文化捐献配对基金及Singapore River Cruise公司的支持。
2025 “端午嘉年华”于5月25日在宗乡总会会所举行,旨在庆祝新加坡建国60周年、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宗乡总会)成立40周年,以及弘扬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超过1000人到场参与,现场热闹非凡,洋溢着浓厚的节庆氛围。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蔡引舟先生也受邀担任主宾,与公众共度佳节。 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蔡引舟先生担任本届“端午嘉年华”的主宾 宗乡总会会长蔡其生致词 宗乡总会会长蔡其生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希望这些节目能够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增进亲子、祖孙之间的情谊,与宗亲、乡亲共享欢乐时光。” 本届嘉年华以凝聚多元社区、弘扬中华文化以及庆贺双周年为主轴,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彰显全民共庆的精神。活动亮点包括备受欢迎的“夹粽子”与全新推出的“品粽子”竞赛,吸引将近50组踊跃参与。现场参与者来自多元背景,体现了端午节庆所传递的融合与共享精神。今年的“夹粽子”竞赛特别融入了新加坡建国60周年及宗乡总会成立40周年的元素,让参与者在趣味互动中加深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及对多元文化身份的认同。“品粽子”竞赛则考验参赛者的味蕾与知识,促进民众对端午节传统与各籍贯粽子的认识与了解。 参与“品粽子”竞赛的朋友,一边比拼味觉,一边享受粽子的美味 参赛者需要在“夹粽子”竞赛中夹起与宗乡总会40周年有关的标志 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夹粽子”竞赛 今年共有10个由宗乡和民族团体设立的美食摊位,售卖各式各样的传统粽子与节庆小吃,呈现各个籍贯的饮食风味。为营造轻松欢乐的节庆氛围,主办单位也邀请了多位街头艺人现场献艺,带来精彩的歌唱与器乐演出。其中包括来自其他族群的表演者,以及年仅9岁的钢琴小演奏家,展现了跨文化、跨年龄层的艺术交流。 售卖各式传统粽子与节庆小吃的美食摊位 街头艺人的表演让公众都乐在其中 今年是主办方首次与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合作,集合资源推出更多适合一家大小参与的端午节活动,均广受公众欢迎。 议员蔡引舟先生(左三)与主办单位代表合影留念 “儿童及青年线上绘画比赛”颁奖典礼也在活动当天举行。本届比赛共收到近390件参赛作品,参赛者年龄介于4至16岁。比赛以“童绘狮城60载 · 共庆总会40年”为主题,鼓励小画家们描绘新加坡家园之美,并描绘华族文化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端午嘉年华”作为宗乡总会与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每年举办的节庆活动,旨在与广大社群一同欢庆端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理解。这场节庆庆典,汇聚了来自不同背景的民众,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共同体验端午习俗,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欣赏,同时促进与彼此的交流与连结,为新加坡多元和谐的社会注入更多温暖与活力。 “端午嘉年华”圆满成功! 2025“端午嘉年华”也获得国民融合理事会、宗乡基金、文化捐献配对基金、更生美术研究会、新加坡厦门公会以及知识报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