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乡总会携手新加坡社科大学联办社团培训课程
文 · 郭彦志 图 · 编辑部
主讲,宗乡总会会员事务委员会主任黄保华(前排左六)-1200x800.jpg)
第二门课程“宗乡会馆的战略性领导与继任规划”有35名学员参与,本课程由新加坡社科大学苑客座讲师蒋晓峰(前排左一)主讲,宗乡总会会员事务委员会主任黄保华(前排左六)
为助力本地宗乡团体提升管理能力及可持续发展,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简称“宗乡总会”)与新加坡社科大学(SUSS)携手推出一系列社团培训课程。课程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培训课程重点在于提升本地宗乡会馆在治理、领导力与社团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以全中文授课,教材则为中英双语教材。首个系列前两门课已顺利结课,反响热烈。
首门课程“宗乡会馆的治理与财务管理”已于7月15日圆满举行,课程内容聚焦于提升会馆管理效率与财务透明度,座谈环节由宗乡总会副秘书长卜清鍾担任分享嘉宾。
紧接着,第二门课程“宗乡会馆的战略性领导与继任规划”也于7月29日在新加坡社科大学顺利举行。本课程由新加坡社科大学苑(SUSS Academy)客座讲师蒋晓峰主讲,他在培养领导力发展以及业务转型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课堂上,蒋晓峰讲师引导参与者以小组方式讨论会馆在继任规划中所面临的挑战,尤其是新旧领导交替时常出现的沟通与文化落差。蒋老师指出,推动年轻一代参与的关键,在于会馆是否愿意进行制度性的转型。他表示,会馆后续应为年轻成员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与发声机会。
本次课程的座谈嘉宾是宗乡总会会员事务委员会主任黄保华与理事李瑞庆。他们围绕领导交接中的“系统意识”与“责任转换”展开深入探讨,嘉宾与学员在课程中各自交流自己看法与经验,相互学习,课程氛围十分融洽。
黄保华主任在座谈环节中分享了他在黄氏总会两次领导层交接的亲身经验。他表示,新时代领袖必须具备包容不同声音的能力,而前辈领袖亦应在卸任后持续发挥自身影响力,以身作则,引导新一代成长。理事李瑞庆则从新时代背景出发,强调会馆需“转守为攻”,突破传统血缘与地缘局限,积极拥抱新移民。他建议通过语言交流活动与双语宣传策略来吸引更多讲英语的华族青年参与,推动华人文化传承更广泛地扎根本地社会。
此次课程与座谈会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好评。新加坡莆仙同乡会青年成员李佳昕坦言,通过借鉴他会经验,她对本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对许多年轻人来说,会馆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她表示,此类的课程不仅帮助年轻成员了解会馆运作机制,也增强了代际之间的交流与归属感。
香港九龙会会长夏余昊亦指出,两位前辈嘉宾的分享使她对会馆的人才布局与管理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未来在人才引进与培育上,也能有更系统的策略”。
黄保华主任在总结发言中发表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共同破解会馆在治理与接班方面的难题;李瑞庆理事则期盼未来能扩大参与规模,吸引更多青年投入会馆事务,推动社团现代化发展。
本期“宗乡会馆的战略领导与继任规划”课程35人名额全满,“宗乡会馆的治理与财务管理”也有33人参与,两者均突破原设的30人名额,后续或将增设班次以应对强劲需求。
第三门课程“多元共融与志愿者管理”将于9月开课。目前,第二系列课程正紧锣密鼓筹备中,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作者为宗乡总会奖学金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