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
文 · 陈雨婷
小女孩坐在返乡的车上,无比稚嫩的脸上带着一丝忧郁,仿佛在思考着一个大人才会担忧的事情。窗外,青山如黛,春意盎然,却唤不回她的心神。回乡之路,让她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奶奶,这次回去见到她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到了村子,仪式正式开始,宴席上人声鼎沸,大人们不时发出感慨:“哎呀,妈妈这个岁数,寿终正寝,也算是有福了。”
“你看,多热闹,儿孙满堂。村里的邻居们都可羡慕了。妈妈应该是开心的,我们也应该开心。”
小女孩默默地站在一旁,心中充满了困惑。她不太理解大人们在做什么,为什么一会儿笑,一会儿又哭,感觉整个场面有些古怪。于是,她悄悄地溜出了宴席,跑回了老屋子。打开门,屋内弥漫着熟悉的中药味。
屋内一片阴暗,窗户还如当初那样被封起来,只一线微光透入。这个地方曾是她长大的地方,也是奶奶住了一辈子的地方。小女孩好奇地在房间里四处寻找,翻看着老物件,有一些是她见过的,她还有些印象,比如奶奶常用的药碗。奶奶很讨厌吃药,可是爷爷说她不吃身体就不会变好,老赖在床上。她理解奶奶,药实在太难喝了,她生病时要喝药也挺难受呢。
小女孩又找到一个旧旧的玩偶,是只小猪,有些磨损,这是她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奶奶说过,她小时候也有一只,很像的,后来找不到了。每当夜晚来临,奶奶就会把小猪放在她的床头,哄她入睡。她抱着小猪入睡时,总是感觉特别安心和温暖。
她继续寻找着过去的痕迹,每一件物品都装满了回忆和故事。在枕头底下,发现一本相册,灰尘覆盖着它的表面。小心翼翼地打开,有一张照片,写着:“与亲爱的囡囡合影留念”。照片上的女孩微笑着,眼中充满了天真和快乐,与她年纪相当,连样貌也有几分相像。她也叫囡囡吗?她不禁想象着拍这张照片的景象,看她这么开心,父母肯定很疼爱她吧。
她继续翻看着老照片。其中一张特别引起了她的注意:是一张新婚夫妇的照片,新娘子却没有笑意。新娘子的眼睛和眉毛让小女孩想起了奶奶,特别是闷闷不乐的样子,简直和奶奶一模一样。爸爸说过,新娘都是新郎花了大价钱娶回来的,所以结婚当日要披上红头盖。除了那一张以外,其他的照片都没再看到新娘的脸。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照片里的新娘拿着一只金猪。想起小时候,妈妈常常带着她去村口的菜市场,看着叔叔阿姨们称肉。她从来没见过他们秤这种金色的小猪。大人们说金猪最值钱的,只有结婚的时候才会送给新娘,希望新娘像金猪一样,讨个吉利。可她总觉得怪怪的,人怎么会是金猪呢?
翻看完相册,小女孩的目光落在一封信上。封信的地址和名字都看不清楚,到底要送去哪里呢?这些奇怪的物件,让她心中泛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不安。
就在这时,爸爸的声音突然响起:“囡囡,你去哪了?你妈发现你不在都吓死了,怕你被拐了,赶紧给我出去!”小女孩被打断了思绪,匆匆地把手中的信封收进口袋,然后慌忙地跟随爸爸出去。
赶到仪式现场时,小女孩还没回过神,信封不知不觉间从口袋中滑落,落入了燃烧纸钱的火盆里。小女孩站在爸爸的身边,小心翼翼地问道:”爸爸,奶奶就这样被埋在土里了?”爸爸说:“奶奶会一直在这里陪着囡囡的。”
“奶奶会不会去别的地方?”
爸爸笑着摇摇头说:“哈哈,傻孩子,奶奶的家就在这里呀。奶奶就埋在这里,永远都不会离开。奶奶会一直保佑我们全家,保佑囡囡的。”
听着爸爸的话,小女孩心中的疑问并未完全消散,但她没有再问下去,只是默默地低下了头。然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她看到,火盆里烧了一半的信里写着:我想回家。
“啊呀这孩子哭什么!”
“真不吉利。”
林高评语:
用小女孩的眼睛看大人做的事,似懂非懂。小女孩是怀念奶奶的,奶奶很疼爱她。她想起的、看到的,那些细节都很真实具体。“照片”是一件抹不去的记录。“信”透露了一些信息。她隐隐约约看见奶奶的不快乐,她隐隐约约感觉到大人的世界有超乎她想象的虚假。“苦药”隐喻某种难以咽下的“不情愿”。叙述的过程带出了颇耐寻味的小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