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Culture, Yuan #151, Yuan Magazine, /狮城的南来作家

狮城的南来作家

文图 · 李龙

什么叫做“南来作家”

所谓南来,是指以唐山(中国)为出发点,长期或暂时移居南洋一带的人。在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中叶(1850-1950年),中国人由于家乡生活艰难,纷纷向海外移民,兴起一阵移民风。当时出海最好的选项是南洋一带,而最早来的人是明朝时随郑和下西洋的,留下了一小部分没回国。清末民初,有些人被买来当苦力,叫做“猪仔”,有些是自愿移民来寻找工作的。这时期来的人,多数从事最艰苦的拓荒、种植、开矿、搬运等工作。他们只想有出头的一天,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无论是自愿移民或被“卖猪仔”而来,大部分都留了下来,他们带来了家乡的风俗文化,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这些风俗习惯,后来就根植于此。但是,这些初期移民,多数是没有文化的劳工。他们勤奋工作,省吃俭用,安定下来后,才把家乡妻儿接过来,渐渐形成华社。他们建立了家庭、创办了学校:如最早的萃英书院;福建人的道南学校、南侨小学;海南人的育英小学;潮州人的端蒙小学;兴化人的宏文小学等等。中学方面,最早于1896年创办南洋中学;1911年由孙中山倡办的中华中学和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1917年);陈嘉庚创办的南洋华侨中学(1919年);胡文虎等人创办的中正中学(1939年);王绍经等海南人创办的育英中学、福建会馆创办的南侨女子中学等等。

1881年,薛有礼创立了新加坡最早的华文报纸《叻报》,在1932年停刊。学校、报纸的成立,请来了一批又一批文化工作者,有教育家和报人等,由此改变了移民的生活面貌。来的知识分子中有作家,他们在新环境下也搞文学创作。这些人有短暂逗留又回国者,如老舍、张楚琨、汪金汀;有定居在这里的,如丘絮絮、丘士珍等。这些南来的作家,是新华文学的拓疆者,称为“南来作家”。

南来作家大致可分五代

第一代:最早南来成名老作家
姓名 年代 作品体裁
曾梦笔 1906-1977 诗歌
林樨生 1912-1954 杂文(叻报)、散文
邱菽园 1919-不详 古诗、散文
林参天 1919-1969 散文、诗歌、小说
第二代:1920-1931南洋色彩萌芽时期
姓名 年代 作品体裁
郑文通 1920-1949 杂文(副刊)
丘士珍 1920-1949 小说
李紫风 1925-1945 诗歌、散文、论文
吴广川 1929-1950 小说、散文
老舍 1929-1930 小说
吴仲青 1922-1936 小说
陈炼青 1921-1931 散文、论文
曾圣提 1922-1942 散文、诗歌、小说
曾华丁 1922-1942 小说
拓哥 1923-1926 诗歌、小说
谭云山 1924-1928 诗歌、散文
林珊珊 1926-1980 诗歌、剧本
洪灵菲 1927-1930
陈树南 1927-1930 杂文(南洋时报)
方北方 1928-2007 小说
许杰 1928-1929 论文
潘受 1930-1999 论文、小说
林独步 1930-1980 散文、小说、诗歌
艾芜 1930-不详
张天白 1930-1949 散文、论文
铁戈 1930-1942 诗歌、论文
马宁 1931-1948 散文、论文、小说、剧本
第三代:1932-1935本土色彩时期
姓名 年代 作品体裁
白荻 1931-1948 散文、小说、诗歌
朱绪 1932-2007 剧本
洪丝丝 1932-1950 散文、论文
李冰人 1934-1975 诗歌、散文、论文
杜边 1935-1949 剧本
于沫我 1935-2010 小说
第四代:1937-1939中国抗战时期
姓名 年代 作品体裁
吴天 1936-1939 剧本、小说、论文
黄望青 1936-2012 散文、论文
刘思 1937-2012 诗歌
殷枝阳 1937-1988 小说、论文
韦晕 1937-1997 小说
王映霞 1938-1940 散文
郁达夫 1938-1942 小说、诗歌、散文
丘絮絮 1939-1967 小说
第五代:1940-1958战后时期
姓名 年代 作品体裁
杨嘉 1940-1949 散文、小说、剧本
胡愈之 1940-1948 散文、论文
王任叔(巴人) 1941-1948 散文、论文
沈兹九 1941-1948 散文、小说
张楚琨 1946-1949 散文、诗歌、小说
谢白寒 1946-2011 散文、小说、论文
岳野 1947-1949 剧本
姚紫 1947-1982 散文、小说
李汝淋 1947-1991
夏衍 1947-1948 散文、论文、剧本
白寒 1949-1951 散文、小说、剧本
云里风 1949-2018 小说
姚拓 1957-2009 小说
力匡 1958-1991 小说、诗歌

(注:五代是粗略的划分,未离新者用卒年取代离新年份)

对新华文学起着拓荒效应的南来作家简介

南来作家约有两百多人,无法一一罗列,也只能特别挑选12位对新华文学有突出贡献者作简要介绍,括号内为生卒年份。

张楚琨(1912-2000)

张楚琨,福建泉州人。曾侨居新加坡,后回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就读法律。1931年参加上海反帝大同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大学毕业,先后在上海泉漳中学、泉州培英女子中学任教。1937年再来新加坡。曾任新加坡《南洋商报》副刊主编兼评论员、南侨总会支援抗日回国慰问团秘书、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南洋总队部宣传部部长。1939年以《南洋商报》特派员和驻重庆记者的身份,回内地报道抗战情况,在国际上发表大量战地通讯,采访过国共双方高级将领和政治领袖,包括董必武、周恩来、叶剑英、叶挺等人。1946年协助陈嘉庚在新加坡创办《南侨日报》,出任董事总经理。1949返回中国。著有《滇缅公路考察记》、《南北战场印象记》、《峥嵘岁月》等,主编有《回忆陈嘉庚》。

张楚琨(右)访问新四军军长叶挺

郁达夫(1896-1945)

郁达夫,本名郁文,生于浙江省富阳市满州弄(今达夫弄),曾先后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之江大学预科、杭府中学。1913年随兄长郁华赴日本留学,初入旧制第八高等学校,1919年11月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2年毕业回国。郁达夫1921年出版首部短篇小说集《沉沦》,抗战初期曾担任《福建民报》副刊主编。1938年12月,他抵达新加坡,任《星洲日报》文艺副刊《晨星》、《星洲晚报》文艺副刊《繁星》和《星光画报》文艺版的主编。他和当时旅居新加坡的画家徐悲鸿、刘海粟,音乐家任光常来往,为新加坡南洋学会创建人之一(1940年)。

郁达夫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新加坡失守,郁达夫避难至苏门答腊。1942年6月初,郁达夫流亡至苏门答腊西部市镇,化名赵廉,开设酒厂维生。当地的日本宪兵队得悉他是当地唯一懂日语的,要他当翻译。郁达夫不收日军薪金,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印尼人和华侨。1945年,日军发现他的真正身份,在某个晚上,郁达夫突然神秘失踪,据说被日本宪兵杀害。

著有小说:《银灰色的死》、《一个途上》、《沉沦》、《南迁》、《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离散之前》、《薄奠》、《迟桂花》、《一夜情》;游记:《钓台的春昼》、《西溪的晴雨》、《超山的梅花》、《马六甲游记》以及九种日记。

潘受(1911-1999)

1937年抗战,潘受走避新加坡,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主任秘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辗转到重庆避难,胜利后再返新加坡;1953年参加筹办南洋大学,任南大执行委员会委员。潘受精研书法,于楷书、行书有很深的造诣,后期自成一家。

潘受

他于1928年荣获中国“全国拒毒论文比赛”第一名,早年喜写白话诗,青年时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创作,已出版《海外庐诗》(1970)、《云南园诗集》(1984)、及《潘受诗选》(1997),共写诗词1300余首。

朱绪(1909-2007)

朱绪原名朱季棹,字桂棹,笔名石灵、周苍、菊子、悸子等。1908年生于中国福建晋江,约于1932年南来。他到新加坡后,便在南洋工商补习学校和爱同学校担任教职,闲暇时积极参与戏剧社与创作剧本,曾在《新野》、《新路》、《新光》、《戏剧世界》、《新国民杂志》等刊登剧本、论文、散文、小说等。他是新加坡剧坛先驱者之一,也是著名的新马剧作导演,曾参与创立文艺团体“萤火虫剧社”、“新野社”、“业余话剧社”等,是位活跃的剧作家。

于沫我(1915-1983)

原名杜又明,另有笔名卡之门、曾起飞、冷桦、沙或等。原籍广东中山,1935年南渡后任职于新加坡某大商行。他努力自修苦学成才,战前就开始写作,曾任文艺杂志《新野》编委,战后初期发表不少杂文。80年代初常用王乃、曹声的笔名发表作品。1956-1978年,出版8本短篇小说集:《线索》、《末流》、《谷种》、《雅会》、《前车》、《喜事》、《名望》、《捞起》、《际遇》、《疑团》及《于沫我短篇小说选》。于沫我作品多,影响大,知名度也高,对新华文学贡献较大。

老舍(1899-1966)

1924年7月夏天,25岁的老舍从中国前往英国的航海途中,其乘坐的轮船暂时停靠在新加坡。老舍乐得有机会从红灯码头上岸,玩了一天,心中感觉非常惬意。可是因为只是暂时的停留,因此,老舍在时间紧迫之下,匆匆在大坡与小坡一带走了一回。他逗留最久的地点是位于桥南路172号的商务印书馆,一走进书店内,匆匆地大略看了一会儿,急急忙忙地买了一些中文书便返回轮船上去了。

老舍

5年后,1929年秋天,老舍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5年的教学合约期满,游罢巴黎,再到新加坡。老舍第二次来到新加坡,同样在红灯码头登陆。起初,老舍以受聘教员的身份入住在武吉知马路南洋华侨中学校园内一座新盖好的单身教员宿舍——虎豹楼。他在华侨中学教课半年,在新加坡时创作了小说《小坡的生日》。

丘絮絮(1909-1967)

丘絮絮,福建龙岩人。1930年代,丘絮絮在中国出版过诗集,1930年代末移民新加坡并创作小说,曾执教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南侨女中等学校,他1939年起定居新加坡,任职教师,业余从事创作,曾出版诗集《昨夜》、《骆驼》、《生之歌》及小说集《播种者》、《荣归》、《学府风光》、《在大时代中》、《沉滓的浮起》等。

汪金汀(1912-1993)

笔名金丁,满族,北京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毓英中学。1932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历任执委,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组织部秘书。曾执教于新加坡南洋女中及华侨中学。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河北高中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主任、教授。他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孩子们》、《往事与文化人》、《金丁作品选》、《在三星旗下》、《金丁文集——我仿佛在梦中》;论文《论沙汀的短篇小说》、《对左翼文学运动的几点理解》;回忆录《有关左联的一些回忆》、《苏西旧梦》、《路还没有走完》;译著《黄金时代的德里》等。

杜运燮(1918-2002)

杜运燮,1918年3月17日生于马来西亚的霹雳州实兆远甘文阁(福州人聚居的乡镇)的“山芭”(乡村)。他的父亲原是福建省古田县穷苦农民,15岁学竹匠手艺,24岁时借了路费去马来西亚谋生,母亲是出身于闽清县的农村姑娘。其父母都是文盲,但同许多华侨一样很注意让子女受教育。杜运燮在当地华侨办的学校读完小学、初中,16岁离开实兆远回国读高中之前,他一直随同父母居住在橡胶园的亚答屋里。

杜运燮

杜运燮于1947年初至1950年夏在新加坡,先后执教南洋女子中学和华侨中学,居住在加东区马歇律39号。在南洋女子中学期间,与南洋女中同事何扬,华侨中学教师林乃祥、张漠青合办《学生周报》,曾以“吴达翰”笔名为该刊写了一些抒情诗和讽刺诗。在新加坡三年多时间,他继续写诗,主要发表在上海《中国新诗》上。业余时间学习马来文。其散文先后发表在香港报刊上,1951年合辑为《热带风光》在香港出版。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短文,结集为《凤下琐谈》在香港出版。在国内出版的有《九叶集》。

杜运燮的成名之作是:1942年发表在昆明《文聚》杂志上的《滇缅公路》,朱自清先生曾在当时西南联大演讲中(其后也写成文章)分析过《滇缅公路》;闻一多先生在编《现代诗抄》也把它收入。

杨越(1918-2012)

杨越,原名杨樾,1918年出生于广州。曾用笔名杨越、杨浩泉、方生、于燕郊等。1939年发表短篇作品《太平场之战》,当时他才20岁。战后1947年南来新加坡,在华侨中学执教,两年后回国。1985年发表《论当前的文艺之争》(获文学评论奖),1999年出版《长短集》、2006年出版学术论文集《风雨集》。

邢济众(1932-2018)

邢济众是新加坡著名的华文作家,1920年出生于浙江东阳,1947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即到台湾教书。他1958年离台南下,先在马来亚文东启文任教,1962年后转任新加坡义安学院中文系讲师兼注册组长,后改任中文系副教授兼院长室秘书,1970年3月转任华侨中学高中华文及文学教师,至1980年退休。他出版文艺创作10部,论著7部。如《晚香二园随笔》、《迈向优雅社会》、《求医忆往》、《追求财富应循正当途径》、《开创乐龄的黄金岁月》、《邢致中散文选集》、《文化素养和优雅社会》、《满园春色》、《晚香二园随笔》、《邢致中作品选》、《四面八方集》、《追寻梦寐大地》、《雪泥鸿爪》、《有情世界》、《看海的日子》等。

邢济众

谢白寒(1919-2011)

1919年出生于福建惠安,致公党成员,1960年毕业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研究系。他1945年后历任台湾省立台中工业学校教务主任;新加坡中正中学教员、育英中学教务主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宣传部副部长;致公党中央侨研会、侨知会副主任;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副会任、秘书长、顾问等。著有诗集《寄给思恋的人》、通讯集《在北京》、小说集《新加坡河边岸》、杂文《雕虫集》、小说《新加坡河畔》、剧本《头家哲学》等。

南来作家,应有一两百人,这里仅介绍十几位。这些南来作家,无论是留下来的,或者是后来北归的,对新华文学的开拓与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各人的贡献大小虽不同,影响都很大。这些南来作家,不但培养了一代本土作家,也影响了几代年青人走上文学道路。这些年青一代的学子们,传承了开拓者的衣钵,继续在新华文坛耕耘,开花结果。

(作者为本地作家)

Home/Culture, Yuan #151, Yuan Magazine, /狮城的南来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