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Culture, Yuan #143, Yuan Magazine/走一趟天福宫

走一趟天福宫

文· 虎威

从天福宫中庭看正殿

每当我走过天福宫时,总喜欢想像时光倒退,倒退,至180年前它落成的年代。那时候,它面向的,不是现在高楼林立的金融区,而是茫茫大海。从中国南方到来的新客,自海上安全抵达后便入庙拜神,感谢护航女神妈祖一路上的庇护。

以妈祖为主神的庙宇

     这一天,我再次来到天福宫。有那么巧,在庙前遇见一位向导正在为游客做讲解,所述说的正是这个画面!是的,这是我们要认识天福宫最自然的“起点”。

妈祖是天福宫主神,被供奉在庙宇正殿的中轴线上。同一殿中,她左边是关圣帝君,右边是保生大帝。后殿在中轴线上的是观世音菩萨,两旁是太阳公、月宫娘娘。另外,东护室供奉孔子、伽蓝菩萨,西护室供奉开漳圣王、城隍。在同一庙里,结合道、佛、儒三教;掌管不同“领域”神明的聚合,使信徒们能为生命中不同的需求膜拜。

我生长于华人民间信仰的广东人家庭。在成长的岁月里,家里拜祭天神、灶君、地主、祖先,后来又供奉关帝。母亲每天晨昏上香,大日子备祭品全家拜拜。庙宇倒是不常去,更完全没到过属另一籍贯的天福宫。当长大后,我虽选择了不同的信仰,拜拜的细节却还留存在记忆里。

天福宫是福建人建的庙宇。神明中与福建有密切关系的除了本名林默,原是宋代莆田人的妈祖外,还有本名陈元光,于唐代首任漳州刺史,因对开发漳州做出卓越贡献,亡于征战后被尊奉为神的开漳圣王。

材料工匠来自福建

    我是在当了建筑师后,才第一次进入天福宫。想当年在英国修读建筑学,课程中完全没涵盖西方建筑以外的任何建筑传统。我是在工余读书,实地走访——包括在神州大地看古建筑,逐渐进入中国传统建筑领域。中国建筑有两个地方很令我觉得“神奇”,其一是其系统化和“预制性”——所有的构件可预先制作,然后安装;其二是一切分等级,尊卑有序,就像在我成长的家庭中,十分注重辈分。另外,中国建筑的名词非常特别,只因由方块字组成,却都容易入脑。

天福宫体现这些中国建筑特色。这座由福建侨领陈笃生等人出资建造的庙宇,材料和工匠皆来自福建。到了上世纪末必须大规模修葺时,即进行了落架大修,将构件逐一拆下,修缮,再安装。

三川殿的铸铁栏杆和密铺地砖乃西方建筑元素

组成天福宫的建筑物肯定分尊卑。最重要者乃供奉主神的正殿,除了位于“回”字形布局的中心,也比其它建筑物高。同时,采用了歇山重檐式屋顶,比起三川殿用的断檐升箭口式,以及东西护室用的一条龙式,都来得尊贵。

忆起屋顶式样的等级和特有的名称时,不知怎地也想起了小时候用餐前“叫人吃饭”的习俗。如果是大型的聚餐,年幼的我从“爷爷吃饭”起得按长辈们辈分的次序逐一叫他们吃饭,当时觉得有点“复杂”,却因此而清楚各人和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天福宫的建筑构件上有许多活灵活现的雕像、塑像,包括木雕、石雕、剪黏塑像,此外,还有精美的绘画。这些也都唤起了旧时的记忆。我不但在华人民间信仰中长大,也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中长大。在正殿上方的木构件上“遇到”八仙雕像,很自然便想起小时候看的关于他们的故事,尽管没读过《东游记》原著。同时,也因“暗八仙”——即仙人独特的法器如宝剑、花篮——的装饰,联想到他们的名字。

装饰多具吉祥寓意,这对我来说也并不陌生。从小被教导在过年和大人的生日要说吉利话,也知道某些动、植物和物件有“好意头”,比如蝙蝠寓意“福”。且让我们看看天福宫三川殿沿街立面上蝙蝠装饰的运用:一共有四个螭虎圆窗,每个圆窗皆处于一方石墙上,墙的四角各有一只蝙蝠。为何四“福”?原来“四”和“赐”谐音,是赐福的意思。但每个螭虎窗上又有一只蝙蝠,加起来便有五“福”,岂不就是“五福临门”?妙!

天福宫更妙和更令人意想不到之处,是在于它也结合了西洋建筑元素:沿街的铸铁栏杆、一些墙上的瓷砖,以及含几何图案的密铺地砖,都属西式。这些元素并非“原装”,但已存在了好长的一段日子,早已成为这座古庙不可分割而须当保留的一部分,且使之散发独特的南洋风情。

天福宫内容丰富,一篇短文仅是一幅速写。希望读者们都能亲自到那儿走一回,以历史、宗教、布局、结构、装饰等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了解我国这座华族建筑瑰宝,必然收获满满。

圆窗顶部和石墙四角一共有五只蝙蝠。

作者为英国皇家造船师学会会士、自由文史工作者

Home/Culture, Yuan #143, Yuan Magazine/走一趟天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