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凤山寺

文 · 陈楠  图 · 编辑部

凤山寺外观(图片来源:roots.sg)

9月14日下午,新加坡国家古迹研究中心在新加坡南安会馆礼堂举办 “走进凤山寺” 主题讲座,该中心副主席严孟达和前新闻工作者徐伏钢为听众讲解新加坡凤山寺的历史。此次活动吸引了约100人出席,新加坡南安会馆和国家文物局也对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首先,严孟达介绍了新加坡凤山寺的历史和起源,讲述了广泽尊王郭忠福的生平和传说。新加坡凤山寺渊源于福建省南安市的同名古刹,其供奉的神像及香炉,皆来自南安凤山寺,于1836年为本地南安社群所兴建。1978年,凤山寺被列为国家古迹。几十年来,新加坡凤山寺经过多次重修,最近的一次落架大修于2004年至2009年进行。完成大修后,于2010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 “亚太文化遗产保存卓越奖” ,成为本地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项目。

新加坡国家古迹研究中心将这一次的重修过程及新加坡凤山寺的历史与文化集结成书,今年初出版了《凤山寺:走向文化遗产历程》。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严孟达与本地历史学者柯木林担任联合主编,另一位讲者徐伏钢担任本书的摄影编辑,联合海内外多位学者,与故宫出版社共同出版了这本书。该书记录了凤山寺的建筑、人文、历史和修复过程,反映工程的艰巨和社会意义,也是本地机构首次与北京故宫出版社进行跨国合作,意义重大。

徐伏钢通过精心编选的160多张照片,为听众全面介绍凤山寺的历史与文化,带领大家从多角度走进修复后的凤山寺。它的一草一木,一个个雕梁和壁画背后都是数不尽的故事和典故。

神话典故比如八仙过海、女娲补天、梅山收七怪;历史典故比如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姜太公钓鱼,精彩的故事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徐伏钢侃侃而谈,引人入胜。

徐伏钢笑说:“凤山寺无论从建筑还是文学文化价值上都博大精深,若能研究透,差不多就能拿学位毕业了!”他表示自己在拍摄过程中考证、注解、研究,甚至为调较好角度险些从高处摔落。虽然这是一件辛苦的事,但探索凤山寺的这片天地,犹如猜灯谜一样好玩。

讲座吸引不少国大建筑系和中文系的学生前来,无不听得津津有味。两位主讲人表示,听众冒着重重烟霾前来,令人感动。他们建议大家阅读《凤山寺:走进文化遗产历程》,可以通过这本书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凤山寺。讲座结束后,大家也在南安会馆安排的义务导览员的带领下游览了凤山寺,更进一步了解这座国家古迹。

(作者为本刊特约学生记者,现就读于华侨中学高中部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