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城莱佛士城

文图·虎威

今年是新加坡开埠200周年,特地选择以开埠关键人物莱佛士爵士命名的一座建筑来作为本栏这一回的主题。那便是开幕于1986年的“城中之城”莱佛士城(Raffles City,后又称来福士城)。

新加坡有不少建筑物以莱佛士名命,例如莱佛士酒店、莱佛士图书馆与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前身)、莱佛士书院;后两者甚至由他创建。

莱佛士城就耸立在莱佛士书院的原址上。想当年我从公教中学搭巴士回牛车水家,必经过这座书院。记忆中它有个超大的草场,而建筑物大多低矮,与四层高且没有草场的公教有很大的差别。

 

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

莱佛士书院在1972年搬到格兰芝路,旧校舍纵有历史价值,在当时市区重建的浪潮里不可避免要被拆除而由新建筑取代。这便造就了莱佛士城,一个巨大的综合性发展项目的酝酿与诞生。

华侨银行大厦(左一)耸
立于莱佛士登陆处对岸

莱佛士城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这个名字在上世纪70年代的新加坡已广为人知。事缘在1976年已有一件贝氏作品在新加坡竣工。那是耸立在新加坡河畔,莱佛士爵士登陆处对岸的华侨银行大厦。巨大的摩天楼由境外卓越华人建筑师设计,且如鹤立鸡群般从河畔的一片陈旧中拔地而起,任谁都看得见,自然引起议论纷纷。人们不一定欣赏贝氏的简约现代建筑风格,多喜欢将建筑物与熟悉的形象放在一起联想——摩登的华侨银行大厦就如一个巨大的计算机!

1976年是我开始到英国修读建筑学的年份。贝氏在当时因为已在美国完成了一些优秀的作品,颇有名气,但是在我的课程中不曾被老师提及。我是在课程中段回新加坡做实习生时,因一些建筑师同事的影响才开始注意他的作品。其中,在1979年完工的肯尼迪图书馆造型简洁有力,以“空间框架”与玻璃构成大片天窗与落地窗,使人印象深刻。

莱佛士城于落成后马上成为新加坡的地标。敢称为城的,自有一定的规模。这包括一个5层的购物商场,一栋42层高的办公楼,一栋73层高的酒店高楼,另两栋28层高的酒店楼。新加坡从未有过如此庞大的项目。

莱佛士城全用铝与玻璃幕墙覆面的外观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高楼中布满阳台的都是酒店楼,“条纹图案”的是办公楼;裙楼是商场。功能上的区分一目了然。进入商场,可见高耸巨大的内庭也像肯尼迪图书馆一样以“空间框架”组成大片天窗与落地窗,同时,一切的“详细设计”如玻璃栏杆、石材铺地都和外型一样简洁。尽说抽象语言的这座城中城典雅而大气,但从人们的评语看来,未必深入民心。

透过商场天窗看莱佛士城塔楼

记得商场开业时,日本崇光百货公司在那儿营业。也许是受到原本设计的局限,各部门散布在不同楼层、不同地点而无连贯性。购物并不方便,运作也是颇艰难的。

 

大会议厅见证个人“历史事件

莱佛士城有几个巨大的会议厅。其中一个在1999年见证了我个人在建筑师专业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那一年,我服务了将近15年的公共工程局因企业化而走入历史,大部分雇员包括我加入一家新成立的政联公司;其开业典礼便在莱佛士城一个大会议厅里举行。加入新公司间接促成我七年后任职于一跨国集团,刚巧它就是莱佛士城的业主。

这两份工作使我常往中国一些城市出差、乃至常驻沪上,因而接触到中国一些与贝氏有关的建筑物。那时他因罗浮宫金字塔项目从有争议性至广受人喜爱而载誉全球。在中国,我曾走访他童年常往玩乐,属于他家族的苏州狮子林;引起他爱上建筑学的上海国际饭店;还有他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院。后两者各自精彩,且有别于莱佛士城,因为贝氏在抽象设计语言中加入了微妙的地方元素。

莱佛士城的外表“保养”得很好。到目前它已经30多岁,但那“与生俱来”的铝板与玻璃幕墙覆面丝毫没有疲态。它也不像一些比它“年轻”的建筑物体为跟上潮流早已改头换面。基本上贝氏所赋予它的外观并无改变。

但建筑物的内部,尤其是商场部分多已变更。最明显的是商场内庭里添加了多层商铺,使实用面积增加而原本空间减少。这虽不“忠于原著”但从商业角度来说是成功的。另外是饰面的改变。原汁原味的简约元素已被更换了许多,拍商场内庭照只能取某些角度方能捕捉到贝氏风格。

但总的来说,莱佛士城这座在我国开埠200年历史里,标志着独立后的新兴国家拥抱现代化,放眼未来的城中城保留完好。衷心希望它有一天能受到法律保护而长存于我们的国土。

(作者为本地建筑师兼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