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18日

新春团拜2018

2020-04-21T23:54:53+08:00

宗乡总会与华族文化中心齐迎新春,戊戌狗年新春团拜洋溢浓浓的春节气息 近1000位嘉宾出席 “新春团拜2018” 为迎接戊戌狗年,近1000位受邀嘉宾于2月18日年初三,出席了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及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联办的新春团拜。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先生,特别莅临现场,以主宾身份主持新春团拜仪式。 宗乡总会会长兼华族文化中心主席蔡天宝先生(右四)、傅海燕部长(左五)、宗乡总会理事以及华族文化中心董事,一同迎接张志贤副总理(左六) 一年一度的新春团拜,旨在促进新加坡各界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彼此的凝聚力,也希望促进大家对本地华族文化的了解。出席本次盛典的贵宾包括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傅海燕女士、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先生、教育部长(学校)兼交通部第二部长黄志明先生、教育部长(高等教育及技能)兼国防部第二部长王乙康先生、总理公署部长兼外交部和人力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女士、沈颖高级政务部长、许宝坤医生高级政务部长、陈振泉政务部长、刘燕玲高级政务次长、马炎庆政务次长、多位议员、外交使节、宗乡会馆代表、本地文化与艺术团体代表、华社领袖、各族群代表等。大家齐聚一堂,共庆新春佳节。 张志贤副总理及诸位贵宾莅临现场,与大家共庆新春佳节 不仅如此,多所本地学府的学生代表也纷纷出席,齐聚新春团拜。逾200位年轻的学生代表,为活动现场增添了不少活力。其中,SP Jain Global 国际学校的学生代表更是来自12个不同的国家,包括越南、墨西哥、奥地利、印度、芬兰、毛里求斯等国。不同国籍的学生齐聚一堂认识华族农历新年及传统,并一同共庆佳节,可说是意义非凡。 不同国籍的学生代表齐聚新春团拜 宗乡总会会长兼华族文化中心主席蔡天宝先生致辞时表示,宗乡总会将配合2019年新加坡开埠两百年,而展开一系列有关“无名英雄”的活动。其中,总会将和李光耀双语基金联合推出一个以“落地生根,开拓新家园”为主题,叙述国家发展历程的展览。展览将以多感官的体验方式,让学生通过实体接触和虚拟互动,身临其境的感受先贤们如何以自身微小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造就今天的新加坡。 宗乡总会会长兼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主席蔡天宝先生 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先生则就经济和工作,以及建设一个互相关怀的家园两大课题进行演讲。他认为,政府如何继续同商界合作及协助企业转型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政府将与商家合作提高生产力,掌握新商机,同时帮助工人有更多机会提升知识和技能。 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先生 在佳节喜庆的氛围中,嘉宾们也围成一个圆圈进行团拜,互相交换新年祝福。 团拜环节 现场的嘉宾们也欣赏了由立化中学舞蹈团带来的《鼓韵宏程》舞蹈表演和回响吹打团的新年组曲表演。 立化中学舞蹈团带来的《鼓韵宏程》舞蹈表演 回响吹打团呈献新年组曲表演 现场也设有多个文化摊位。其中,中国扇、水墨画、春联等深受来宾们的喜爱 本次团拜也特别安排了快闪的环节,并邀请现场嘉宾一同共舞。大家随着新年组曲边唱边跳,冀望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快闪表演为活动增添了欢愉的新春气息

新春团拜20182020-04-21T23:54:53+08:00

加东文化之旅

2024-01-29T11:10:21+08:00

2017年11月4日,宗乡总会主办的文化之旅,我们四位博物馆义务导览员跟90人的团队一起穿街走巷,来到加东这个“土生华人区”。 [全 文]

加东文化之旅2024-01-29T11:10:21+08:00

2018年春到河畔 – 温馨家园有你有我

2020-05-01T22:21:15+08:00

春到河畔将从2018年2月14日至2月24日,一连十一天在滨海湾浮动舞台举行,以绚丽夺目的春节烟花和灯饰、精湛多姿的特色歌舞表演,迎接戊戌狗年的到来。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新加坡报业控股、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旅游局以及人民协会联合主办的 “春到河畔”,今年将迈入第32个年头。 万家灯火、万象更新 2018年春到河畔以“温馨家园有你有我”为主题,通过巨型互动灯饰讲述多元文化不分种族的新加坡,如何齐心协力建设一个温馨具包容性的社会。 春到河畔2018 的主题灯饰以家为主轴,设计概念采纳了多个新加坡独具特色的元素为创作题材。参观者莅临春到河畔2018,映入眼帘的入口拱门,设计灵感来自新加坡的标志性店屋,其精心的设计采用装饰派艺术及土生华人建筑的风格。而春到河畔2018最大型的灯组,以“繁荣兴旺”为主题,希冀新加坡继续繁荣昌盛,新加坡人民身体健康,财源广进。另一个灯组展示了“再创我们的家园”计划。其计划,致力于翻新并发展现有的组屋区,以维持我们邻里组屋区的活力与可持续性。 除了建筑物以外,灯饰也展现了心件的重要性。“好彩头”灯组,描述儿童歌谣《拔萝卜》里欢庆萝卜丰收的快乐家庭,道出了团结以及凝聚家庭的重要性。今年的每一盏灯饰也融入今年的主人翁-人类忠诚、勇敢的好朋友-狗,寓意宠物也是温馨家园的一部分。 《我的家,我的新年》展览 《我的家,我的新年》展览将带您走入时光隧道,体验新加坡人在独立初期、经济腾飞时期、以及迈入环球智慧城市的21世纪如何庆祝农历新年。展览横跨1960至1970年代、1980至1990年代,以及21世纪三个时代,透过陈春生这个虚拟人物,娓娓叙述不同年代的新加坡人的过年故事。 此展由晚晴园 – 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以及公教中学和圣尼各拉女校的学生一同策展,通过物件、照片、录像和口述历史捕捉一代代新加坡人庆祝新年的珍贵回忆,借此让参观者更深入了解新加坡独特的过年习俗和传统。 行善为乐、代代相传 春到河畔2018的许愿池以陈金声纪念喷泉的造型亮相,恰恰呈现了这位华裔翘楚早期对新加坡最显著的贡献 – 公共水业工程。陈金声在1857年大方的捐助一万三千元协助市政府兴建自来水库,同时把食水从麦里芝蓄水池引至市镇。当局为了纪念他的善举便建造了这座喷水池。许愿池展现了新加坡人饮水思源的美德,同时也寓意着先贤们乐善好施的精神像泉水般源源不绝地传承给下一代新加坡人。 精彩看点与周边活动 春到河畔2018的大舞台也将举办不同的主题之夜,让海内外表演团体呈现精彩绝伦的表演节目。从小除夕(2月14日)至大年初三(2月18日),安徽滁州演艺集团和台湾体育运动大学舞蹈系将呈现一连5晚的精彩演出,融合传统与现代以及地方色彩的歌舞表演。大年初四和初五(2月19、20日),大舞台将变身歌台之夜邀请新马两地著名的歌台艺人闪耀新加坡河畔。大年初六和初七分别是青年之夜与和谐之夜,本地的学生团体和各个社区团体将共襄盛举,为大家呈现多彩多姿的表演。 春到河畔2018 的精彩亮点还包括一连11天的绚丽烟火汇演、30个大型新颖的嘉年华游戏、垂涎三尺的美食街、互动性的周边活动还设有传统手工艺品专区。它不仅是一个独具本地特色的春节活动,更是一个合家同欢的嘉年华。 在2月23日和24日傍晚,春到河畔也会带领全体现场观众一起参与新加坡最大型的广场舞,展现国人携手同心,共创温馨家园的决心。这两天晚上,春到河畔2018也与妆艺2018合作,为公众呈现一场文化飨宴。 为了迎接戊戌狗年的到来,春到河畔2018将于2月24日早上与两家本地动物福利团体 (Oasis Second Chance Animal Shelter & Exclusively Mongrels) 合作,主办爱犬萌宠义走,挑战突破新加坡纪录大全现有规模最大的群狗竞走纪录。此次爱犬萌宠义走将为以上两家动物福利团体募款资助他们在照顾流浪狗方面的工作。 开幕式 春到河畔2018开幕仪式将于2月14日(星期三)隆重举行。届时,张志贤副总理将亲临现场,主持开幕仪式,为11天的农历新年庆祝活动掀开序幕。

2018年春到河畔 – 温馨家园有你有我2020-05-01T22:21:15+08:00

奖学金得主与管委会齐聚一堂

2021-05-20T02:23:22+08:00

随着新春脚步的逼近,越来越多在国外读书或工作的国人回到新加坡,准备与亲朋好友一起迎接狗年。借此机会,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于2月13日中午举办聚餐活动,多位在籍及毕业的奖学金得主齐聚总会,与奖学金管委会委员共同享用了丰盛的一餐。 当天出席聚餐的包括奖学金管委会主席兼宗乡总会会长蔡天宝先生、奖学金管委会委员洪伟雄先生、白南泉先生、尹崇明先生,以及18名在籍或毕业的奖学金得主。大家在午宴上畅谈自己过去的经历,从大一到毕业工作,每个阶段的视野和遭遇各不相同,只是都少不了进步与成长。 奖学金得主们畅谈自己过去的经历,不时出现的俏皮话让大家开怀大笑。 已经大学毕业的奖学金得主一如既往是关注的焦点。一嘉自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去到了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深造。她在学习之余,更从生活细微处得到不少感悟。比如有一次搭乘德士,闲聊中司机向她抱怨香港近年来被中国人搞得乌烟瘴气,听说一嘉是要回新加坡过春节时却又问:“你们也和‘我们中国人’一样庆祝农历新年吗?”两个不经意的用词立竿见影地反映出香港人复杂的身份认同,揭露他们在文化和政治上的矛盾。 另一方面,总会的金童玉女泓胜和庭芝自清华大学毕业后同样去到了香港,两人目前都从事金融行业。泓胜告诉大家,相比起在中国完成本科学业的新加坡人,如今香港的企业更倾向于招收留洋的中国学生,两者虽然都精通中英双语,但后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深厚,人脉也更广。好在香港对清华大学的文凭仍十分认可,“这也是为什么公司愿意聘请我,一个学习政治、完全没有金融背景的人,”庭芝说,“在清华学习真的给了我们很多机会。”与此同时,两人在言谈中均透露出对新加坡的想念,希望能找机会回国工作。 已经大学毕业的奖学金得主一嘉、庭芝和泓胜(从左到右)分享自己在香港工作、学习的经历。  “大老板”政燊同样毕业自清华大学,他现在一边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攻读研究生,一边努力经营自己的外卖生意。他和合伙人已经拥有7家直营店和8家加盟店,春节过后,南京的第一家分店也将开张。据他分享,北京近来越发重视食品卫生安全,海淀区作为第一个实验区,所有食品商家都被要求在厨房内安装摄像头,方便大众24小时监督。此外,外卖配送费、员工工资、住宿费用上涨增加了经营成本,给生意带来挑战。所幸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政燊乐观地表示:“其实很多外卖行业的人在这些条规方面的知识不如我们,这也是我们的一项优势。” 政燊聊起外卖生意,觉得挑战与机遇并存。 毕业后的人生多姿多彩,在籍的奖学金得主亦不遑多让。大四的宜幸自去年参加中国央视的热播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一战成名后,各种邀约不断。湖南电视台曾邀请她担任嘉宾,一些诗词比赛邀她担任评委,直播活动邀她协助宣传等等。这让宜幸本就充实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了起来。其他几位大四的奖学金得主也都朝着各自的方向努力,分别在自己感兴趣的机构实习。 宜幸(左二)自去年参加中国央视的热播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一战成名后,各种邀约不断。 当然,还有大一到大三的同学们,他们大多仍专注在学业和社团活动上。聊到在学习上是否和中国学生有差距时,大三的思敏分享说,至少在文科方面新加坡学生还是有所不及的,语言的限制让他们不能尽善尽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大家每年都在进步,争取能够赶超中国学生。大二的恩欣则表示自己今年相比去年多交了许多中国朋友,她说:“他们都很聪明,我要向他们学习。”至于大一,在中国学习的时间尚短,但大家都表示适应得很不错。 大三的许菲和思敏与奖学金管委会委员洪伟雄先生交流。 一顿饭从香港的社会、文化聊到奖学金得主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可谓是宾主尽欢。蔡天宝会长满意地总结说:“在每次的聚餐中,学生间的分享是最为重要的,每个人都在成长,同时也互相给予建议。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与学生们交流,从中了解大家的近况与努力的目标,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看到大家都能学以致用,将所学付诸在生活中。” 蔡天宝会长与奖学金得主侃侃而谈。

奖学金得主与管委会齐聚一堂2021-05-20T02:23:22+08:0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