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榜格南

文图·黄匡宁

我一直想为甘榜格南写点什么,但一直写不到心目中想要的样子。写稿维生的人,会自然地想着报刊喜欢的是什么角度,读者想要的是什么讯息。有时是美食,有时是潮店,不断有新鲜事物在这地区窜起,确实也值得介绍,但写到来总还是觉得,这不是我心目中的甘榜格南。

夜里还张挂起成串的彩色灯泡

这些年来甘榜格南变化很大,尤其是哈芝巷,不知何时开始已成为游客必访的特色街道。网络上一搜索,缤纷潮街、文青巷弄、涂鸦艺术,诸如此类的形容词俯拾即是,尤其是“彩虹巷”,不知详情还以为是挂满彩虹旗的街区。

面向着苏丹回教堂的是巴梭拉街

过去总认为甘榜格南的最大看点是苏丹回教堂,但如今哈芝巷里曾经毫不起眼的老店屋,甚至还抢走了雄伟历史古迹的光芒。哈芝巷的路口总有游人拿着手机在自拍,甚至是一大车的游客,在路口下车,拍照了又上车赶往下一站。

洋葱型屋顶底座下有一圈酱油瓶,是当年重建时贫困回教徒到处收集可回收物品以做出的捐赠

格南树是甘榜格南地名的由来

我跟过一个市区半日游,也是在哈芝巷穿行而过。来到苏丹回教堂,导游特别指出,洋葱型屋顶底座下有一圈酱油瓶,是当年重建时贫困回教徒到处收集可回收物品以做出的捐赠,见证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社区精神。然后再到马来文化中心的小花园里,告诉我们哪一棵是格南树,也是甘榜格南地名的由来。所谓的Kampong Glam并不是英文里的很glam(闪亮华丽),而是很乡土。

导游指出的两个看点,或者说两个细节,平时走过没有仔细观察,还真的不曾发现。听完讲解后还有少许时间,在回教堂前面的步行街稍微逛逛,购物拍照。

这就是介绍给游客的甘榜格南。饶富趣味,却又如此的蜻蜓点水。冰山底下隐藏的更多精彩,等着有缘人各自发掘体会。

马来传统文化馆前身为甘榜格南皇宫,发展成文化馆之前还住着
苏丹的后裔,门前的街道就称为苏丹门(Sultan Gate)

自助行游客有更多时间,一般还会进入回教堂内参观室内结构,再到马来传统文化馆里探索甘榜格南历史与本地马来社区文化。马来传统文化馆前身为甘榜格南皇宫,发展成文化馆之前还住着苏丹的后裔,门前的街道就称为苏丹门(Sultan Gate)。

苏丹门前,或者应该说是文化馆门口,经常都会看到一些中国与日本游客。对他们来说,新加坡与他们所居住的城市不会有很大的不同,甘榜格南或许就是最有异国情调的地方。

对于像我这样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来说,这里也充满异国风情的。单是从街名来看,巴格达街、哈芝巷、巴梭拉街、马士吉街、阿拉街、甘达哈街,每一个名称都来自遥远的他乡,遥远如一千零一夜的世界,令人浮想联翩。

多少次来到这里,心情自动进入旅游模式。哪怕是工作中步履匆匆而过,都难免要放慢脚步左顾右盼,忍不住想拿出手机捕捉当下,盘算着哪一天还要记得回来,慢慢再多看几眼。

时间与空间的旅游

甘榜格南就有这样的魅力,给人一种旅游的心情,在自己的国家里当一回游客。

近几年来流行staycation,住酒店度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入住甘榜格南对面的滨海宾乐雅酒店。酒店本身已颇有年头,再怎么翻新,也比不上城中新潮而充满设计感的年轻酒店。但也正因为酒店有了一定的年纪,历经岁月沉淀建立起地标性的地位,令人感觉比起住在崭新酒店,更别有一番趣味。

记忆中酒店最早是叫美伦酒店,连接酒店的商场是美罗百货公司。消费性场所很少被人记录在案,今时今日不知道还有几个人会想起这些旧情旧景?

若干年前酒店换了名称,滨海宾乐雅。海在哪里?名称显然来自英文的Beach Road,但没有直接使用中文路名的美芝路,而选择译成滨海。外地住客看不到海景也许会感到名不副实,对于本地人来说,坐在酒店里面向整个甘榜格南街区,遥想身后的地段曾经都是一片大海,沧海桑田,有更多的感触。

酒店的一些角度可以看到后面的尼诰大道以及更远的滨海湾高楼建筑,而景观最好的客房都面向着甘榜格南的保留街区。前后对照,不只在空间上旅游,也是一次时间上的旅游。

我喜欢坐在酒店高楼层的窗口边,面向着整个甘榜格南,摊开手头上收集的资料与地图,阅读它的过去与现在,对照档案照片与今日街景,感受它的前世今生。保留区里整区都是低楼层建筑,从高处可以放眼条条巷弄间成排罗列的旧店屋,盘算着出门要走哪个方向、逛哪条街,策划着自己的逛街地图,充满旅游的乐趣。

从美芝路这边走进去,面向着苏丹回教堂的是巴梭拉街。街道以中间的巴格达街隔成两段,靠近回教堂的路段规划为步行街,靠近美芝路的这一头仍允许汽车进入,但是到了周末下午也开始封街,与横向的巴格达街一起形成整个步行街区。

街道中央搭起帐篷,摆起了整排的摊位

街道中央搭起帐篷,摆起了整排的摊位,比起一般的夜市摆摊更具马来与回教特色,有马来传统服装、回教妇女的头巾、家居摆设品、玩具、洗浴与香氛类产品、马来零食与糕点等等,沿街罗列。前阵子适逢榴 旺季到访,整个露天停车场还被店家包下来承办榴 自助餐,停车场里搭起了帐篷,摆了一些桌椅,周边的餐台上摆着一堆堆的榴 、山竹、红毛丹等等,具有浓浓热带风情。

如今哈芝巷里曾经毫不起眼的老店屋,甚至还抢走了雄伟历史古迹的光芒

异国风南洋情奇妙交织

从巴格达街到苏丹回教堂的这一段,早期称为甘榜哈芝。70年代以前,东南亚回教徒到麦加朝圣都以新加坡为中心,在苏丹回教堂这一带聚集准备,出发上路。90年代以后设计成休闲与观光景点,翻修为步行街禁止汽车进入,路面以步行地砖取代了柏油路,两旁种植成排的棕榈树,店家的商品、餐馆的座位等等,也从自家门前的五脚基延伸到路面空间。餐馆大多为适合回教徒的清真认证餐馆,最具特色的是土耳其、黎巴嫩、阿拉伯等中东料理。餐馆外面站着招徕游客的店员,也是来自中东地区,说着异国口音的英语热情招呼,手上拿着菜单,打开来都是陌生菜名。

走在弥漫度假风情的街道,身边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店家里传来的音乐、飘来的味道,令人仿佛身在遥远他方,转角却闻到榴梿飘香,恍惚间不知身在何处。

突然下起大雨。走进五脚基继续逛下去,来到尽头的咖啡店无法再向前,里里外外坐满了躲雨的人,噼里啪啦的斗大雨水、溅到身上的凉意,以及雨中潮湿的气味,这就是蕉风椰雨的热带风情,交织着背景的印度拉茶与南洋咖啡香,绝对是熟悉的本土味道。

受困雨中停下脚步,才留意到身边的老店,玻璃橱柜里摆满了精致独特的瓶瓶罐罐

受困雨中停下脚步,才留意到身边的老店,玻璃橱柜里摆满了精致独特的瓶瓶罐罐。这家Jamal Kazura原来是8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阿拉伯香氛店,由淡米尔回教徒经营,专卖无酒精香氛。店内精油来自世界各地,调制成上百种天然香氛,闻起来奇香诱人,琳琅满目的各式瓶子精美如阿拉伯饰品,仿佛打开瓶子随时会跳出一个阿拉丁⋯⋯

正在沉溺于阿拉伯的香味,街上传来一阵颂经的声音,悠远神圣,回荡在暮色中昏沉的天空,为整个街区铺设难以言喻的神秘氛围。

朝美芝路的方向走出去又回到现代新加坡,旧式店屋内经营着现代概念。街角的Nox提供黑暗中用餐的独特概念,采用盲人服务人员,让食客在一片漆黑中体验盲人的感受。再走几步是本地设计品牌SuperMaMa的专卖店,也是采购纪念品的好地方。一直走到哈芝巷路口,咖啡店里是著名的白兰阁街大虾面,只做白天的生意,黄昏已大门紧闭。门口五脚基的两边廊柱上保留了前身的老咖啡店的名称,“月兰亭”三个大字浮雕直列在两边柱子,大字下面一边写着X啡洋茶,一边写着雪藏冷品。

高脚桌椅摆到街上,食客三五成群围坐

老咖啡店旁边的哈芝巷街口,入夜又是另一种情调。狭长型旧店面的大片侧墙,化身大片彩绘涂鸦作品,夜里还张挂起成串的彩色灯泡,五颜六色点点挂在窗门上方。高脚桌椅摆到街上,食客三五成群围坐,酒酣耳热中人声沸腾,酒吧里的现场乐队来到街道中央,乐声飘荡在整条街上,走过时还闻得到阵阵酒味。以前这几家店里还提供水烟,阿拉伯风格的水烟管精美梦幻,幽幽灯光下烟雾弥漫,一度非常流行。后来水烟禁止了,但街上的气氛依然迷离。

陌生而熟悉的老式情怀

与哈芝巷平行的峇厘巷同样是窄窄的狭长小径,俗称为新峇厘,与俗称旧峇厘的沙逸玛德沙巷(Shaik Madersah Lane)组成甘榜峇厘。当年因为苏丹回教堂一带的朝圣相关业务,带旺了周边地区,也有过不少华族居民,在这里设立华人苦力间。随着市区重建与马路拓宽,旧峇厘已不复存在,新峇厘也只剩下一边的店屋,暴露在大马路边,失去了小巷的感觉。

来到峇厘巷已是甘榜格南的边缘,与哈芝巷一样是在过去几年改头换面、变身时髦潮区后才引来大批游客。

我更喜欢的是阿拉街(Arab Street),随着时代发展也有新店家入驻,但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来的面貌。实际上,阿拉街也是甘榜格南少数沿用同样路名的街道,自开埠初期就划为阿拉伯人活动的地区。百多年来吸引无数来自中东、印度、印尼等地的商贾往来不断,甚至在此落户,有如小小的丝绸之路。

沿着店屋门前的五脚基走下去,都是浓浓异国趣味。

地毯店里满墙挂着色彩斑斓的各式地毯

地毯店里满墙满地挂着色彩斑斓的各式地毯,质地花色各异,店家热情招呼,联想到好几年前在土耳其参观地毯店的场景,原来不需要去到那么远,新加坡就能找到。

更有土耳其风情的是灯饰店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

更有土耳其风情的是灯饰店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灯光透过马赛克拼贴图纹,闪烁神秘光影,散发异样的魅力。

布店里的丝绸光鲜亮丽,印度纱丽、娘惹卡巴雅、马来人的 迪与头巾,随意披在模特儿模型身上都突显出民族风情。

每一家店都勾起了一次次的旅游印象,仿佛置身遥远他乡。我没有去过阿拉伯,但阿拉伯原来一直就在身边。平时经常出入的阿裕尼路,就是纪念阿拉伯先驱人物阿裕尼,据称是第一位来到新加坡的阿拉伯人。我住的地方就在阿裕尼路上段,附近曾有过阿拉伯裔富商阿卡夫建造的阿卡夫湖公园,俗称的阿拉伯花园。

阿拉街上真的还能找到阿裕尼的后代,门牌95号的Aljunied Brothers传承阿裕尼家族的香料业务,售卖沉香与香精油产品。沉香有不同等级与品质,也有不同形式如木块、木屑、珠子、手串等等。在淡淡奇香的老店里,听店家介绍产品在宗教上的用法。本地阿拉伯社区与回教徒的一些传统习俗,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了半个世纪,眼前种种对我来说很“外国”,但它其实比我更“本土”。实际上,我们一起共同生长在这片土地,偶有交集却少有真正交融。苏丹回教堂成为旅游景点之前,年少时期无数次路过,也曾对它无比好奇,却从来都不敢擅自进入,也没机会有更多的接触。

城市的变迁让熟悉的地方日渐陌生,时代的发展把遥远的国度拉近距离。何为故土?何为异乡?在如此亲切而弥漫异域色彩的老街巷间,模糊了界限。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