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Yuan #116, Yuan Magazine, , , , /新加坡植物园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新加坡植物园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文图·李喜梅

前言

2015年7月4日(星期六)新加坡时间傍晚5时左右,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World Heritage Committee)会议上,委员会的21个成员国代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onuments and Sites)的代表们陆续发言后,一致通过:新加坡植物园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此,新加坡植物园荣列世界文化遗产植物园名单中第三位。前两者为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in Kew, England)以及与意大利帕多瓦植物园(Orto botanico di Padova in Padua, Italay)。在世界的热带植物园中,我国则属于首个登录者。

这确是让国人雀跃的喜讯!来得及时,可说是献给新加坡欢庆建国50周年的一份大礼!此时,我们也应借机温故知新,加深对我国植物园与环境绿化的认识。

地球母亲的绿肺

赤道两侧的热带雨林常被喻为地球母亲的绿肺。对个别地区而言,树木园林也作为过滤废气、降低周遭热气、制造新鲜空气的重要媒介。

在高度功利效益为先的商业结构社会,寸土寸金,开发园林常与经济、商业发展拔河争地。在蕞尔岛国的狮城,尤是如此。保住园林空间,稳住“绿肺”,确保国民享有清新空气,蓝天白云,拥有健康宜居的家园。这一切的达成,则应归功于建国元勋与领导团队一贯坚持的绿化政策。

异于其他园林之处

植物园秀外慧中与一般花园树林之大不同处,不仅在于外表、规模,还有其内涵;独特久远的历史、专家与先贤们的智慧累积与传承;当然,还有充满热忱的现代人文机缘与撮合,才能获得这份荣誉。

实验性植物园

根据记载,1819年莱佛士登陆新加坡时,岛上已有多处甘蜜和胡椒园,这两者是当时颇受重视的经济作物。由于开发和试种富经济价值的农作物是殖民者首要的任务,1822年莱佛士选在皇家山(福康宁山)设立一个实验性植物园;种植具经济潜能的农作物,主要是丁香、肉豆蔻、可可等。7年后因缺乏经费而关闭。

现址设园  承前启后

于1859年设立,由园艺园林学会发起的植物园,当时仅占地23公顷,地皮为商人/当代侨领胡亚基先生(亦名胡璇泽洋人昵称黄埔Whampoa)所有。他因为财务困难,1874年移交英殖民地政府管理,逐步发展成英国在远东种植及开拓经济作物的据点;开始聘请英国植物学专家等前来进行科研、规划和管理的工作。

前人植树后人凉。园里现存数株保留古树,为建园前即在地里生长,见证了植物园经历的沧桑岁月;而今日植物园能享有的地位和成就,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当年多位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英籍馆长与行政长官所做的贡献。这里例举两种名声显赫的作物。

橡胶

橡胶的原乡在南美洲巴西,一直受到严密保护。1876年才突破垄断,英国人Henry Wickham运出七万颗种子到英国邱园。次年22株橡胶幼苗置于“华德箱”内,从英属斯里兰卡辗转运到新加坡,首次在热带的植物园环境里顺利成长,辐射到东南亚各地,开枝散叶。

知名的社会先贤如陈集(齐) 贤( 陈笃生之孙)、林文庆、陈嘉庚、李光前等都是当年的橡胶业巨子。

第一任馆长亨利·里德利(Henry Nicholas Ridley)在任职期间,全情投入发展橡胶业,曾逢人就掏出橡胶种子推销,因此被冠上“疯狂里德利”的外号。他研发出不伤及橡胶树的割胶方法,以及确定清晨与黄昏为最佳割胶时间;此两个时段的气温能让胶汁保留在液态中较久。二战过后,随着人造胶的研发面世,天然橡胶业面临冲击,昔日辉煌如东流水,从此一蹶不振。

胡姬花 

1981年,新加坡选定“卓锦万代兰”(Vanda Miss Joaquim )作为国花。

胡姬花,则是新加坡前南洋美专创办人林学大校长所起的名字。胡姬花也普遍被称为兰花。

1928年植物园第三任馆长艾利·荷顿( Eric Holttum)教授,研发出胡姬花的试管配种技术,接着设立了胡姬花繁殖与杂交实验室;并将此高度含金量的技术发扬光大,使新加坡逐渐发展成为举世公认的胡姬花杂交配种中心。

 

当年,其他经济作物包括油棕、咖啡、可可,各种香料等。油棕也成为马来半岛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现今植物园的博物馆(2014年落成,收集了植物园的珍贵文物史料)所在地即是Holttum Hall,为当年荷顿教授研究胡姬花繁殖之所在。

 

百年胶风椰雨 顺应转型

1859年植物园从“红毛花园”起步,数年后添设一个小动物园,经历过“昭南花园”的时代。在1942至1945年日本占领期间,一位日籍退休植物学教授担任园长。由于日本高度重视植物科研工作,相关的英国园长专家虽受到软禁,园林整体上不曾受到破坏。

建国之前动荡的艰难时期,种族和谐极为重要。我国文化部曾在1959年8月2日,在植物园天鹅湖附近空地,举办了 “人民综艺节目”(Aneka Ragam Ra’ayat),这是建国历史上的首场在植物园举办的大型综艺节目;希望通过各族文化表演,促进种族和谐。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也在会场发表重要讲话。

1960年代中期,在建国总理等的倡导下,植物园发起全国绿化运动。投入更多资源和力度,引入更多树种;街道树开始在岛国遍地开花!

随着国家经济稳健发展,绿化工作注入更多资源;1980年代陈伟杰博士担任馆长时,开设了兰花园。1990年6月,植物园归属国家公园局,接着陆续开设了姜园、进化园、冷房与儿童园等新景点,朝向21世纪植物与园艺活动中心方向迈进,积极在园林里举办活动,加强各族社群各国朋友的联系和友谊,促进和谐社会!

天时地利人和所给予更多的契机。经历156年风雨的洗礼、历史的沉淀、英才的助力,植物园从起步时的23公顷发展到今日的74公顷,面积约为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一半;我们惊喜地发现到,国民居住条件逐步提升的同时,植物园也在悄悄“长大”! 再次说明了国家领导对绿化环境政策的重视与坚持!

生态多元  美不胜收

踟蹰林间,空山枝头蝉鸣鸟啼;溪水缓缓流淌,奏出悦耳柔和的乐章,安抚人心;经过果树地段,忽闻见榴梿气息,搜寻后发现几个刺壳被咬破的袖珍“山芭”榴梿,果肉已被掏空,想是松鼠的所为!

游走间意外邂逅了松鼠,它轻快地蹿跃在香蕉树梢,伺机挂在果串尾端,采猎甜美的花蕊花蜜果腹。在疏落丛林间窥见两只白腹秧鸡在浅塘边戏水洗澡,照着水镜巧梳妆;呵呵,贵妃出浴?

植物园屹立在东陵地带原地长达一个半世纪,并逐步延伸扩建;既有英伦风格典雅亭子、配合园林设计的雕塑群,又具热带园林的多样性生态特色;其间古树参天,老树新株,叶枝葳蕤,错落有致。园中草木花卉繁盛,飞鸟奇虫小兽,物种丰富。虽个别数量不多,相互竞争、克制而又力求平衡、和谐共生!可说是热带植物园中值得人们翻阅、琢磨和学习的自然宝典!

申遗成功,恰值建国金禧年,值得庆贺!最贴切的庆祝方式,趁假期周末,举家游园赏花观树。再选个黄昏,席坐棕榈谷草地,开瓶红酒,向着晚霞观看百鸟归巢,倾听乐队演奏;好好细品咱自家门口的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为新加坡植物园与亚洲文明博物馆中文解说导览员)

雕塑 小女孩荡秋千

金凤花与太阳鸟

进化园:蕨类

美花-臭牡丹

美树-香灰莉

松鼠采花食蜜

天鹅湖畔:母亲与小孩

“贵妃”出浴

Home/Yuan #116, Yuan Magazine, , , , /新加坡植物园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