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300多名来自不同会馆组织的领袖和成员聚集一堂,参加由新加坡宗乡总会主办的“全国宗乡会馆分享大会”,一起探讨目前会馆最为关注的各项课题。

这是本地首次召开以宗乡会馆为主题的分享会,也是让众多会馆领袖交换心得的有效平台。大会邀请了多间会馆社团代表前来主讲,通过介绍和讨论目前宗乡团体所关心和感兴趣的5大课题,希望会馆从主讲者对有关课题的真知灼见和成功经验的分享中获益,彼此学习和借鉴,达到进一步开拓会务的目的。会上也邀请了政府部门官员详细介绍政府资助金的申请办法,以及曾福庆律师谈论设立公益慈善机构(IPC)的基本条件。当天的大会主宾为黄根成副总理,出席的嘉宾还包括陈振泉政务次长以及国会议员沈颖、连荣华。

黄根成:会馆可加强在文化方面的功能

当天上午10时,大会主宾黄根成副总理莅临总会,这是他最后一次以副总理的身份出席活动。     黄根成在致词中肯定宗乡团体在新加坡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他指出,在这个新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调整自身的角色,回应时代的需求,以使自身能延续发展,这是每个宗乡团体亟须思考和关切的问题。

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宗乡团体应继续加强自己在文化方面的功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宗乡团体应进一步加强华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的功能,使其成为华族文化的一个堡垒。他也呼吁宗乡团体应充分考虑年轻人的特点,根据自己团体的能力和特色,适当引进能引起年轻人兴趣的现代因素,吸引他们加入,以培养下一代宗乡团体领导人。

他也表示,本地的很多宗乡团体一直都保持着与中国的祖籍地的联系和交流,这也为宗乡团体在中国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宗乡团体可以通过宗亲乡亲网络,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交流活动中引进商业因素,带领本地人在中国寻找商机。

蔡天宝:总会将推出“杰出会馆奖”

宗乡总会蔡天宝主席致辞中表示,经过多个月与会馆领导品粥聚会中,发现到不少会馆在时代快速演变中累积了不少成功的实例,值得大家学习和参考。

蔡主席也提到, 宗乡总会将推出“杰出会馆奖”,表扬整体会务表现良好、做出卓越成绩的会员团体,藉此树立宗乡团体的最佳楷模。

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新加坡政府更重视华文华语,整个大环境对华文的发展有正面意义;同时,协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的课题也相当受到关注,蔡主席因此呼吁宗乡会馆应该紧抓住这个契机,展现会馆魅力,共创繁荣。

陈振泉:宗乡会馆的价值和意义

大会也特别邀请了贸工部兼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陈振泉高级政务次长发表专题演讲,主题为“宗乡会馆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陈次长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把会馆看出是一家百年老店,那么在未来的时代里,大家要如何经营这家老店呢?是按照目前的模式,还是破旧立新?”他认为,“穷则变,变则通”,会馆面对社会改变,能找到新的生命力,如果会馆能够更加贴近生活,让新加坡人尤其年轻人感到会馆可以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把新加坡带进会馆”,这也是会馆作为民间团体的社会价值。

他指出,帮助新移民融入社会,这项工作由宗乡会馆来做再适合不过,因为这是会馆原本的使命。作为华社的一分子,会馆也一直扮演政府与华社之间的桥梁,华社联络小组的成立,更显政府的重视,可见会馆在这方面的角色,颇具发挥空间。

走访过中国大大小小30多个城市,和中国人接触时,陈次长深深体会到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很难赢得他们的好感甚至尊敬。他认为,年轻人的文化底蕴、素养、思维、价值取向等,不能单靠社会培养,需要民间力量来塑造,而会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推动的效果会比政府来得好,可担当此重任。

他说,会馆的文化活动如作文比赛、新书推介等都很有意义,这类的活动应该多办,不一定都要办得大型才有作为。

青年团为传统活动注入新元素

陈次长精彩的演讲结束后,随即进入本次大会的重要部分。首先由曾福庆律师开场,分享“社会组织与管理面面观”,介绍了公司法与社团注册法的知识,并探讨了宗乡团体可以选择的组织形式和各自的优缺点,同时也为来宾讲解了设立公益慈善机构 (IPC) 的准则和法规。

接着,潮州八邑会馆青年团秘书长林凌以及永定会馆青年团团长徐永源分别以青年团为课题,分享心得和经验。1998年自潮州来新的林凌,讲述了他进入会馆、参与会馆、成立青年团、到今天成为会馆年轻董事的过程。

徐永源则提到了她加入永定会馆之后,在青年团里如何利用客家歌谣来吸引到更多的青年人参与。此外,2006年成立青年团后,通过举办各种新活动,如客家文化讲座、电脑入门讲座、瑜伽课程等,为会馆的传统活动注入新元素,年轻人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这都因为会馆的前辈和董事们的大力放手支持。

以兴趣打造活动共同圈

冈州会馆和海南会馆的代表就建设兴趣圈的课题上台分享经验。冈州青年团团长李佩銮介绍了冈州会馆丰富多彩的兴趣圈活动:如冈州醒狮团不但推动南狮与国术,也展开北狮练习,是我国少见的兼备南狮与北狮的醒狮团。冈州会馆还先后成立了著名的飞车队、纱龙队、乐剧部等。李佩銮也介绍了青年团本身开展的一些兴趣圈活动。她表示,兴趣圈活动不宜限制籍贯。参加冈州会馆兴趣圈的有很多不是冈州人,也都受到欢迎。在语言方面,他们也顺应年轻人的习惯,不强调非用华语不可。这样不要让那些想参加活动的年轻人心生畏惧。而在随后的交流中,再逐步增加华语交流的比例。

海南会馆文教部主任韩山元,重点介绍了他在海南会馆主办了23年的中华文史课程。学员以非海南人为主,海南会馆的会员仅占20%左右。他认为,没有考试、没有点名,完全以兴趣为主的轻松灵活的课程形式,以及严选授课老师,是这一课程的重要特色。韩山元建议,一些会馆可以考虑联合开课,除确保成功率,也可灵活选择地点。

新移民融入的契机

下午阶段谈及“新移民融入的契机”,由三江会馆代副会长陈健及天府会会长杜自强担纲分享。陈健说,三江会馆由江苏、浙江、江西三省的合称,演变成后来定义为长江、黄河、黑龙江,造就了现在三江会馆特有的敞开大门接纳新移民的心胸。三江会馆算是最早有意识推动新移民融入的本地会馆。他们帮助新移民成立自己的团体,并以出借场地等方式予以扶持。

现已加入总会的新移民组织天府会,殊不知当初成立过程的一段曲折过程。会长杜志强说,刚来新加坡时很苦闷,所以经常和同乡的人搞聚会,解乡愁也联络感情,扩大社交圈子,也有助于大家在本地更快适应、更愉快地生活。直到1997年才被友人提醒需要注册组织使聚会合法化,但由于本身对手续和过程不熟悉,政府也严格审查,他曾被多个部门包括刑事罪案调查局叫去问话,几经波折后,花了1年多的时间才终于成功注册。
杜志强表示,很感恩10多年来华社前辈的大力支持,曾和不同会馆社团联办过多次活动,在天府会的理事名单上(包括荣誉职位)也有20多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目前天府会会员已超过两千人。九成以上是大学生,硕士一千余人,博士有20多位,但杜会长表示,天府会内部曾一致认为,与老会馆相比,新移民社团力量有限,应该尽量低调,从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最大的融入。”

政府津贴和基金的申请

来到大会的最后,是由3个政府部门讲解政府津贴和援助的说明。国家人口及人才署 (NPTD) 高级助理署长吴国伟介绍了申请社会融合基金(CIF)的事项,他指出,会馆举办的活动若有新移民的参与,及能为新移民融入带来效益,将可申请此基金,并可得到最高80%的资助。国家艺术理事会(NAC)副司长陈新娜也为来宾讲解了文艺活动可申请的资助金的标准和方式;而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副司长张凤凤则介绍了中小型企业电脑化可申请的资金辅助计划,并透露已提呈政府,考虑让会馆也纳入提升成电脑化的辅助名单中。

分享大会中也包涵提问环节,上午由副秘书长方百成主持,下午则由会员事务组主任蔡成宗,以及秘书长李国基主持。来宾针对各个课题进行提问,踊跃发言,相信这一次的分享大会,将能让各会馆从中获益,得到更多启发,并将其发挥到本身的会馆中,为会馆注入新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