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8日
2024年07月05日
旧时代广帮总坟墓碑上的“寿”字纹饰
庾潍诚2024-07-05T01:35:46+08:00“寿”字图饰的应用,好比旧时代日常生活使用杯盘碗碟上面所绘“寿”字纹饰一样,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福。 [全 文]
2023年06月30日
会馆展现的“祭祀”职能及其意涵 ——以花县会馆为例
庾潍诚2023-10-28T23:15:31+08:00老会馆展现的“祭祀”职能是它今后持续存在的一项重要理由。同时会馆进行“祭祀”活动也切切实实是老百姓践行“儒学”的一种具体行为表现。 [全 文]
2022年02月28日
从文献勾勒青山亭的历史图像
曾玲2022-09-14T15:09:04+08:00在新加坡开埠初期,有不少处理去世移民的营葬与祭祀的华人坟山组织,同时也承担凝聚与整合所属移民社群的重要功能。 [全 文]
2022年01月13日
新加坡华语教学的变革与机遇
syayuan2022-09-14T15:32:49+08:001987年开始,除了特选中学之外,新加坡全面落实英语作为第一教学媒介语的语文教育政策,华语教育自此进入第二语文的时代。 [全 文]
2020年12月30日
新加坡古琴文化调研
罗苏理2023-01-30T14:16:22+08:00古琴,又称瑶琴、五弦琴或七弦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为崇高的乐器,历来受传统文人所喜爱,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笔者作为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古琴首席,自2016年起到新加坡进行访问演出开始,在此3年间,不断往返于中新两地,也调查了许多新加坡的古琴活动,感受到狮城群众对华乐的热爱,极为触动。有感于古琴文化近年来逐渐复兴,在大中华文化圈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国际学术交流期间,因缘际会结识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的罗必明先生,多次就古琴方面与其进行交流,并作为艺术顾问,受邀举办了数场古琴知识普及的公益讲座,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藉此机缘,本人从华裔馆的资料入手,结合亲身参与的一些古琴活动,将新加坡的古琴发展情况介绍如下。 [全 文]
2020年06月30日
马新华人建筑概述
廖文辉2023-01-31T15:12:11+08:00马新华人的建筑依据其使用功能的不同来分类。迄今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分成住屋、店屋、宗教和纪念建筑,后两者包括庙宇、会馆、石窟寺、戏楼塔和牌楼,至于农舍、渔民住所、矿工宿舍、窑洞、排屋、中西合璧的独立住宅和合院式住宅,则属住屋形式[1]。另一种分类法则有庙宇、会馆、居住建筑和混合功能建筑四类,居住建筑则分为排屋、合院式住宅、洋房/平房、别墅四种,混合式建筑则是指店屋。依据马新的实际情况而言,应以民居、神庙、社团建筑和学校四大类为主,民居属私人空间,后三者则属聚会、联谊、祭祀、教育等功能的公共空间。 [全 文]
2019年12月29日
2019年10月29日
2019年06月30日
元吉重来识此君—陈文希创作画论初探
刘岱松2024-01-18T16:27:28+08:00陈文希(1906-1991),祖籍广东揭阳,曾就读于上海美专和新华艺专,是南洋风格绘画的开拓者之一,新加坡国宝级画家。 [全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