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走过《华汇》10年

《华汇》迈入第10年,曾经受访的新移民与《华汇》幕后工作人员,分享他们一路走来的心情感受。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理事、《华汇》编委会主任周兆呈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理事、
《华汇》编委会主任周兆呈

《华汇》是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创办的第二本华文期刊,并得到了国民融合理事会的支持。犹记得在10年前创办之初,编委会的同仁们从刊物命名、策划架构,到采访主题、内容撰写,大家积极脑力激荡、集思广益,共同致力打造一本服务新加坡华族社会、体现社群多元背景特色的优质杂志。

宗乡总会10年前的决定,催生了《华汇》的独特定位:这是新加坡唯一以展现新兴移民文化为主旨的杂志。新加坡的华族文化,既有丰富的历史传统和在地演变,又由于新移民社群的增加,大量的新鲜元素丰富了本地华人社会生态的组成。跟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海外华人社会相比,新加坡的华人社群基于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独立国家特征,形成了独特的社会风貌,并且这一风貌随着新移民人数的增加,持续强化着兼容并蓄、活力纷呈的优势。

这正是《华汇》所依赖的精彩缤纷的素材。《华汇》10年来,采访报道了数以百计的人物故事,同时提供了各类与时俱进的信息,就像一个由文字和图片组成的舞台,展示了一个个和新移民有关的场景与故事,迈向创刊伊始定下的“凝聚华人  汇集新知”的目标。

下一个10年,故事更精彩。

特约攥稿人卢丽珊

受邀参与《华汇》的采访工作,曾访问杰出艺人和媒体人如戚玉武、Pornsak、徐冰和画家任建辉,每次会晤都鲜活演绎他们与新加坡交织的人生曲目。

他们一边说,我一边吸纳,丰富的生命场景跨越时空和国界(中国、泰国、新加坡)。这些场景在我意识中连番上场;或跌宕起伏,或昂扬前进,时而哀伤悲泣。

感谢他们敞开心扉,畅谈来到本地的始末,以及融入社会的种种回忆和挑战。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以坚定的信念一一克服,站稳步伐,在新加坡开展丰富的艺术生命和事业版图。

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岛国和移民型社会,从外地人变本地人的生命故事会一直延续和交汇,然后我们不分前后、不论新旧、不计得失一起为这片美丽的土地和家园谱写更壮丽、和谐和辉煌的乐章。

恭贺《华汇》作为华社的中文媒体杂志10年来坚守本位,再创高峰。

《华汇》前项目经理谢淑芬

岁月匆匆,转瞬间《华汇》迎来它的10周年。

我还记得刚接到这个项目时,心情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这是一本面向新移民的别致华文杂志,对我而言是一种新的尝试;另方面,如何在砥砺奋进的同时,完成“凝聚华人、汇集新知”的文化使命,让我不敢掉以轻心。

常说万事起头难,特别是创刊号,繁瑣的工作特多,从组团队构思内容到编采行政,再到印刷发行,我都全程参与,今日暮然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曾经消耗了多少脑细胞才敲定“华汇”二字;曾经花了多少时间与同事们脑力激荡,求好心切下在文字与设计上一改再改;最让我心惊胆跳的一幕是,当完成印刷,原以为可松一口气时,却发现封面颜色因纸质关系过于黯淡,考虑再三后赶在发布会的前一天,改用亮面重印。

虽说我参与了《华汇》从无到有的过程,但从有到优的阶段是更大的挑战,看到《华汇》10年靓丽的成绩,我为接手的团队鼓掌,让曾参与杂志初期工作的我,也深感光荣。

印度妇女协会前会长
Sukanya Pushkarna

自2015年以来,我一直在关注宗乡总会及其出版物《华汇》。

我觉得这本杂志是信息的宝库。虽然其目标受众可能是华人新公民,但对我这个懂华文的印度人来说,杂志中许多关于本地的文史与日常生活信息,让我更深入地了解新加坡。特别是《城市回眸》,启发了我和朋友一起在旧街漫步,探索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拼盘》介绍的众多节日和文化习俗也让我大开眼界。

2021年我开始为《华汇》撰写印度习俗的文章,让我有机会真正了解印度传统的灿烂多元文化。我非常感谢宗乡总会和《华汇》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在认识新加坡的同时,也深耕自己的文化。

业务拓展经理蔡腾凯

当时接受访问,心情兴奋,也很感恩。兴奋,是难得有机会将自己多年生活上的点点滴滴与其他人分享;感恩,因为一步一脚印地走来尚算平稳。

《华汇》是一本不错的杂志,访问对象涵盖各行各行,让我多了解自己生活圈中没有接触到的人和事。我也喜欢那些有关个人兴趣与爱好的报道,新鲜有趣。

我经常阅读《养生保健》专栏,希望可以有多些有关疫情后遗症的身体保养与作息调整的信息。对经常跑步的我来说,我希望可以阅读多些有关运动的报道与知识,例如如何避免运动受伤,或是报道多些有关华人社区的运动消息。

我很高兴《华汇》推出电子版,为读者提供了多一个选择。最后,祝愿《华汇》与时并进,更上一层楼。

潮店创业者薛寓宇

第一次接受《华汇》访问时,我在国大校园创业,现在我也算是创业成功,与友人经营潮店平台业务,我可说是跟着《华汇》一起成长。

我觉得这本杂志比较合我的胃口,喜欢它的多元,喜欢它的专业。

《华汇》的内容涉及很多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读者群都能从中找到一些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有关本地的历史、风俗、文化、也可读到贴近生活的潮玩、美食等资讯,达到了一个知识和享受的综合点。

身为创业者,我特爱阅读有关创业或成功人士的故事,当中有不少新兴创业或传统生意的资讯,蛮有意思。

我也很享受阅读《华汇》的感觉,它的整体风格清新,文笔流畅,不会让读者感到压力。它也不像那些八卦书刊,为了爆点而写故事。

特约摄影熊俊华

从事新闻摄影近40年,退休后以摄影与《华汇》结缘,打发时间之余,能经常在工作中与当“特约撰稿人”的前同事不期而遇,是件赏心乐事。

我尤其喜欢《华汇》专题报道,从中更了解新移民如何克服万难融入本地,如何在逆境求存,又如何在各领域发光发热造福人群,做出贡献。

这10年来,与前同事搭档采访自是畅快,和不熟悉的撰稿人合作,则像新移民般需慢慢磨合,直到我们和受访者“大汗淋漓”才罢休,配合如斯,夫复何求!

我也曾参与《华汇》各籍贯宗乡会馆呈现的美食系列,让我有幸在拍摄现场尝到真材实料、几乎失传的古早味,如莆田“妈祖面”、潮安“鼠曲粿”和客家“黄酒鸡”都是让人齿颊留香的传统美食。

会馆秘书许春竹

在新加坡办华文杂志向来是吃力不讨好,针对新移民与华人市场的《华汇》更是小众里的小众,可以坚持10年,可不容易。

记得每次《华汇》出现有关我的名字,旅游业、餐馆业与会馆的朋友就会打电话来,我的关注度即刻提高了,哈哈。

作为读者,我喜欢阅读《人物专访》与《新鲜人物》的报道,每当读到一些新移民或本地华人的成功案例,总是给予我一种正能量,激励我继续奋斗。我也喜欢看那些美食介绍,因为吃吃喝喝背后的文化融合,总能让我“惊艳”。

最后,借此10周年之际,祝愿《华汇》继续扛起传承本地文化的责任,迈向另一个10年。

讲师顾克余博士

一般上在新加坡的工作环境甚少使用华文,《华汇》提供了一个接触华文资讯的渠道,我也经常在《你说我说》平台发表个人浅见,在分享经历的同时,也重拾抛开已久的华文,一举两得。

杂志办得挺不错,内容都是有关新移民的事业发展、生活起居,对同是移民的我来说是倍感亲切。

记得有一期的访问了孙玲玲博士,她是我的老乡,读来颇有他乡遇故知之感,我们也同是江苏会的成员。

我对融入本地社会的报道特别感兴趣,因为自己也是过来人,别看我现在适应得很好,这都是一步一步地从工作、生活、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走过来的。新加坡是一个很特殊的环境,不只是种族多元、宗教多元,还有食物多元、语言多元……多认识一点,对融入新加坡就更有帮助。

《华汇》编辑罗一峰

10年,《华汇》于我而言,是良师,亦是好友,与我一起度过生活的高山低谷。

记得第一期的访问,我从身边认识的几个朋友开始,然后逐渐扩大到其他不同背景、不同阶层,来自不同地方的新移民,有的从校园里走入社会追逐梦想,有的恋爱结婚置业成家、甚至有的已经走过拼搏期提早退休……我感激他们对我的信任,敞开心怀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与他们一问一答的访问,也渐渐地变成朋友之间的闲话家常。一年又一年,他们的生活就像一张一张幻灯片般连续不断在我眼前切换,今日即便不照镜子,我也知道自己的头发白了不少。

与《华汇》一起走过10年,我感谢编委们给予的提点与协助,也感谢一起奋斗的同事们给予的支持,更感谢《华汇》让我扩大了生活圈。在此,我祝愿《华汇》走得更远,迎向更多的10年。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执行总秘书、《华汇》总编辑马进强

《华汇》是一本面向本地新移民社群,搭建新移民与本地人双向了解平台的杂志。

10年来,我们的杂志已经出版了40期,介绍了各行各业为我国做出贡献的新移民,也记录了来自各地的新移民通过各种方式融入本地的历程,以及新移民社群的变化。

纵观这10年全球的局势变化,一些地区因政治、经济、种族等问题而矛盾频发,社会分裂。新加坡在促进国民融合方面坚持不懈,包括宗乡总会在内的社会各界做了大量的工作,共同打造社会的和谐。

这10年,我们看到新旧移民之间开始接受彼此的不同,双方也互相影响,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比如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新移民带来的改变,本地人也接受了这些改变。我们通过《华汇》记录了这一变化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产生正面的影响。作为参与这一过程的我们而言,也带来了满足感和成就感。